皮内针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临床需要较长时间留针的病症,可采用本法。
1.针具
皮内针是用不锈钢特制的小针。有颗粒型、揿钉型两种。
(1)颗粒形(麦粒形):一般针长约1cm,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
(2)揿钉形(图钉形):针身长0.2~0.3cm,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
2.针刺方法
针刺前针具和皮肤(穴位)均进行常规消毒。
(1)颗粒型皮内针操作方法
刺入操作:左手拇、示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部皮肤撑开固定,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沿皮下将针刺入真皮内,针身可沿皮下平行埋入0.5~1.0cm。
针刺方向:采取与经脉成十字型交叉状,例如肺俞(膀胱经背部第1侧线上),经线循行是自上而下,针则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的横刺,使针与经线成十字交叉形。根据病情选取穴位。
埋藏固定:皮内针刺入皮内后,在露出皮外部分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之间粘贴一块小方形(1.0cm×1.0cm)胶布,然后再用一条较前稍大的胶布,覆盖在针上。这样就可以保护针身固定在皮内,不致因运动的影响而使针具移动或丢失。
(2)揿钉形皮内针: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须垂直浅刺的部位。用时以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选定的穴位,轻轻刺入,然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另外,也可以用小镊子夹针,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手执胶布将其连针贴刺在选定的穴位上。
埋针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病情决定,一般1~2d,多者可埋6~7d,暑热天埋针不宜超过2d,以防止感染。
3.注意事项
(1)每次取1~2d,一般取单侧,或取两侧对称同名穴。
(2)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
(3)埋针后,患者感觉刺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4)针刺前,应对针体详细检查,以免发生折针事故。
(5)注意消毒,暑热天埋针时间不超过2d,以防感染。
4.适用范围
用于需要长时间留针的病症,如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面肌痉挛引起的斜视及肥胖等。
(八)灸法
灸法是用艾叶(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柱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
1.艾灸的分类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柱施灸。
每壮艾柱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柱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施灸时由于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柱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柱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柱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柱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柱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用此法。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柱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再易柱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常用于因寒邪侵袭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柱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柱燃尽,易柱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柱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柱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3)艾卷灸
艾条灸: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cm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代)各等份的细末,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示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做反复地旋转施灸。
(4)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叶(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cm,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叶(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5)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叶(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2.注意事项
(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疱时,可用乙醇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再涂上甲紫即可。
(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4)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只要注意不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涂以甲紫,并以纱布包裹。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3.灸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灸法的适应证
《本章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尤为适宜。
①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可保健美容。脾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皮肤干枯,精神不振,形体消瘦或肥胖,形寒怕冷,经常腹泻,小便清长;气血虚弱表现为:面色萎黄,皮肤干枯,口唇色淡,头晕、心悸、失眠,毛发稀疏,形体消瘦。以上均可以在美容按摩的同时施灸。
②消瘀散结:对于乳痈初起、瘰疬、疔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③养生保健:常灸大椎、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调节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体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
(2)灸法的禁忌证
①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疔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②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③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得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