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13763400000019

第19章 针灸美容(3)

股关:臀与坐骨呈等边三角形的对耳轮下脚的上缘处。

便秘点:坐骨与交感呈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对耳轮下脚的上缘处。

(10)耳轮脚:相当于人体的横膈。

耳中:曾称支点、零点。耳轮脚中点的下缘处。

膈:耳轮脚起始部。

(11)耳轮脚周围:相当于人体的消化道。

口:外耳道口外上方,耳轮脚下方前1/3处。

食管:耳轮脚下方中1/3处。

贲门:耳轮脚下方外1/3处。

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十二指肠:耳轮脚上方外1/3处。

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

大肠:耳轮脚上方内1/3处。

阑尾:大肠、小肠两穴之间。

(12)耳甲艇:相当于人体的腹腔。肾:耳甲艇上缘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艇角:曾称前列腺,耳甲艇内上角处。输尿管:肾与膀胱之间,肾与前列腺连线的中外1/3处。膀胱:输尿管与艇角之间,肾与前列腺连线的中内1/3处。肝:耳甲艇外下方。胰胆:肝、肾两穴之间。艇中:曾称脐中、腹水点,耳甲艇中央。胆道:胆与十二指肠两穴之间。胰腺点:胰与十二指肠两穴之间。

(13)耳甲腔:相当于人体的胸腔。心:耳甲腔中心凹陷处。肺:在耳甲腔心区的周围。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支气管:肺区偏内侧的1/3处,有上、下二点。脾:胃穴外下方,耳甲腔的后上方。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14)屏间切迹:相当于人体的内分泌。内分泌:耳甲腔底部近屏间切迹处。目1:耳垂正面,屏间切迹前下方。目2:耳垂正面,屏间切迹后下方。升压点:在目1和目2两穴之间,屏间切迹下方。卵巢:屏间切迹外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

(15)耳轮耳尖: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肛门:又称痔核点,与对耳轮上脚内侧缘相对的耳轮处。外生殖器: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处。尿道:与对耳轮下脚下缘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直肠:曾称直肠下段。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穴同水平。

肝阳:在耳轮结节处。

轮1~6:在耳轮上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份。由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

(16)耳背上耳根:耳根最上缘。耳迷根:又称中耳根。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耳轮脚对应处。下耳根: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耳背沟:对耳轮下脚的背面,是一条从内下略向外行走的凹沟,又称耳后上沟。心:耳背上部。脾:耳背中部。肾:耳背下部。肝:耳背中部外侧。肺:耳背中部内侧。

4.操作方法

(1)耳穴辅助诊断方法: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阳性反应,如相关部位的耳穴电阻值下降、痛阈值降低、皮肤色泽、形态改变等。耳廓上耳穴部位的阳性反应,既是辅助诊断的依据,也是治疗疾病的刺激点,因而探查阳性反应点是正确使用耳穴诊治的重要操作内容。耳穴探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3种。

望诊法:用肉眼或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直接观察耳廓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但应排除色素痣、冻疮及随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反应等假阳性。

压痛法:用弹簧探棒等在与疾病相应的部位由周围向中心,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当患者出现皱眉、眨眼、叫痛、躲闪等反应,且与周围有明显差异者,可作为诊治时参考。

电测法:用耳穴电子探测仪器,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如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电者,可供参考。临床应用时,应互相参照,有机结合,才能全面了解阳性反应点的位置与变化,摒除假阳性,为耳针诊治提供依据。

(2)处方选穴原则:耳针法临床常用的处方选穴原则主要如下。

按部处方选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选取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穴等。

辨证处方选穴法:根据藏象、经络学说,选取相应耳穴。如骨痹、耳聋耳鸣、脱发等取肾穴,因肾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取肾穴主之;又如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可取胆穴治之。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法:如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消化道溃疡取皮质下、交感穴等。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取穴法: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等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等。上述耳针处方选穴原则,既可单独使用,亦可配合互用。选穴时要掌握耳穴的共性和特性,用穴要少而精。

(3)操作程序:首先要定准耳穴。根据处方所列耳穴,在穴区内探寻阳性反应点,做好标记,为施治的刺激点。其次要严格消毒。耳廓组织结构特殊,使用耳针法时,必须实施2次消毒法,即除了针具与医者手指消毒外,耳穴皮肤应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乙醇消毒并脱碘。正确选用刺激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应根据患者、病情、穴位、时令等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4)刺激方法:耳针法的刺激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①毫针法:即用毫针刺激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进针时,医者用左手拇示两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位的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减轻针刺时的疼痛,用右手持针,在选定的反应点或耳穴处进针。进针的方法有捻入法和插入法两种。针刺的深度应视耳廓局部的厚薄、穴位的位置而定,一般刺入2~3分深即可达软骨,其深度以毫针能稳定而不摇摆为宜,但不可刺透耳廓背面皮肤。刺激强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耐痛度而灵活掌握。针刺手法以小幅度捻转为主。留针时间一般是20~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起针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必要时再用2%碘酒棉球涂擦1次。一般来说,急性病证,两侧耳穴同用;慢性病证,每次用一侧耳廓,两耳交替针刺,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2~3d。

②电针法:指将传统的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利用不同波形的脉冲电刺激,强化针刺耳穴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凡适合耳针治疗的疾病均可采用。具体方法是将毫针分别刺入所选定的耳穴后,一对输出导线之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柄上,选择好所需要的波形和频率,再打开电针仪的开关,慢慢调节电流输出旋钮,使电流强度逐渐增大至所需要的刺激量。一般每次通电时间以10~20min为宜,疗程与毫针法相同。

③埋针法:指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作为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具有持续刺激、巩固疗效等作用,适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慢性病或因故不能每天接受治疗的患者,也可用于巩固某些疾病治疗后的疗效。操作方法是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医者左手固定耳廓,绷紧耳针处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耳穴内,再用胶布固定。用环形揿钉状皮内针时,因针环不易拿取,可直接将针环贴在预先剪好的小块胶布上,再按揿在耳穴内。一般仅埋患侧单耳,每次埋针3~5穴,每天自行按压3~5次,留针3~5d。必要时也可埋两耳。若埋针处疼痛时,可适当调整针尖方向和深浅度,埋针处不要淋湿浸泡,夏季埋针时间不宜过长,有感染现象,起针后,针眼处红肿或有脓点,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④压籽法: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压豆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简易方法。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创、无痛,而且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此法适用于耳针治疗的各种病症,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儿童、惧痛的患者和需要长期进行耳穴刺激的患者。

压籽法所用材料一般为王不留行籽、油菜籽、莱菔子、六神丸、喉症丸、绿豆、小米等。操作方法是先在耳廓局部消毒,将材料粘附在0.5cm×0.5cm大小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3d1换,也可两耳同时贴压。在耳穴贴压期间,应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min。

⑤温灸法:指用温热作用刺激耳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多用于虚证、寒证、痹证等。温灸的材料可用艾条、艾绒、灯心草、线香等。

艾条灸:可温灸整个耳廓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艾柱灸时,先用大蒜汁涂在选好的耳穴上,然后将麦粒大小的艾柱粘附其上,用线香点燃施灸,当皮肤感到灼热即换柱再灸,一般每次灸1~3穴,每穴灸3~9壮,此法适用于面瘫、腰腿痛、痄腮、缠腰火丹、痹证等。

灯心草灸:即将灯心草的一端浸蘸香油后,用火柴点燃,对准耳穴迅速点灸,每次1~2穴,两耳交替,适用于痄腮、目赤肿痛、缠腰火丹等。若需要对单个耳穴施灸时,可将卫生线香点燃后,对准选好的耳穴施灸,香火距皮肤约1cm,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灸3~5min。

⑥刺血法:用三棱针在耳廓皮肤上刺出血的治疗方法,有泄热解毒、消肿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用于实热、阳闭、瘀血、热毒等多种病症。操作方法是先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规消毒后,手持针具用点刺法在耳穴处放血3~5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按压止血。一般隔日1次,急性病可1天2次。

适应范围:耳针在临床治疗的疾病很广,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5.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耳廓暴露在外,结构特殊,血液循环较差,容易感染,且感染后易波及软骨,严重者可致软骨坏死、萎缩而导致耳廓畸变,故应重视预防。一旦感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局部红肿疼痛较轻,可涂2.5%碘酒,每天2~3次;重者局部涂擦四黄膏或消炎抗菌类的软膏,并口服抗生素。如局部化脓,恶寒发热,白细胞增高,发生软骨膜炎,当选用相应抗生素注射,并用0.1%~0.2%的庆大霉素冲洗患处,也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剂,外敷中草药及外用艾条灸之。

(2)耳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4)对年老体弱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高血压病者,治疗前应适当休息,治疗时手法要轻柔,刺激量不宜过大,以防意外。

(5)耳针法亦可能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三)皮肤针疗法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它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皮肤针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针具及术前准备

皮肤针是针头呈小锤形的一种针具,一般针柄长15~19cm,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用针具针支数目多少的不同,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针尖不宜太锐,应呈松针形。针柄要坚固具有弹性,全束针尖应平齐,防止偏斜、钩曲、锈蚀和缺损。针具的检查,可用干脱脂棉轻沾针尖,如果针尖有钩或有缺损时则棉絮易被带动。

针具在使用前应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乙醇浸泡30min。

2.针刺方法

右手握针柄,以环指、小指将针柄未端固定于小鱼际,针柄末端露出手掌后2~5cm,以拇中二指夹持针柄,示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

叩刺分为3种: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这样可减轻针刺部位的疼痛。中等度刺法,用力介于轻刺、重刺之间。

叩刺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防止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着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针刺部位须准确,按预定应刺部位下针,每一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1.5cm。

3.针刺部位

可分为3种,一种是局部叩刺,即在病变局部按经脉循行叩刺,或在其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另一种是按经脉辨证循经取穴。还有一种是整体叩刺,即先刺脊柱两旁,由背至骶,后刺项部及病变局部。对某些病变在脊柱附近及其他有关部位上所出现的一些特殊所见(如敏感点、条索状物、结节等)均为重点叩刺部位。上述3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应用。各部位叩刺顺序如下:头部、项部、颈部、肩胛部、脊背部、骶部、上肢、面部、眼部、鼻部和耳部。

4.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3)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