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13761800000120

第120章 排尿异常提示哪些疾病

(1)排尿不畅:主要表现为排尿迟缓或尿频、尿痛、尿潴留等。常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或肿瘤、尿道炎症、外伤、尿道结石、尿道憩室、尿道口狭窄等。

(2)排尿分叉:排尿时尿线分叉提示前列腺增生。此外,急性尿道炎、尿道狭窄也会导致小便分叉。

(3)尿急、尿频、尿痛:尿急是指排尿有急迫感,迫不及待,不易控制,尿意一来,即需尽快排尿,不可稍有懈怠。尿急多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亦可见于膀胱结石、膀胱癌或其他异物刺激等。三者多同时发生,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肾盂肾炎等。肾结核、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也可发生上述症状。若反复发生尿急、尿频、尿痛,又伴有血尿,或者只有无痛性血尿,都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此外,如仅有尿急而无尿痛者,多属精神因素,每因迫不及待而出现尿失禁。尿急常伴有尿频,但尿频并不一定伴有尿急。

(4)多尿:每日尿量超过2.5升,称为多尿。多尿有时会伴有尿频,可能无任何其他症状。老年人夜尿增多,往往是因为肾浓缩功能欠佳,或因老年人睡眠较少,易醒所造成的;中老年人如发生持续性多尿,并伴有多食、多饮,且体重又逐渐减轻、消瘦,首先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低血钾、高血钙等代谢疾病以及慢性肾炎多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都可能使尿量明显增加。

(5)少尿或无尿:少尿、无尿所体现出的疾病有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包括肾前性、肾后性。其中肾前性多见于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如严重的腹泻或呕吐、失血或大量失液等;肾后性常为机械性梗阻,如前列腺肥大等。

(6)尿潴留: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以及膀胱肿瘤,都会造成尿液排出不畅,使大量尿液潴留于膀胱和肾盂内。发生偏瘫后膀胱麻痹,排尿无力,也可造成尿潴留。

(7)尿失禁:即膀胱失去了储尿作用,有尿即排,这种现象在高龄老人中极为常见。这种情况多是排尿肌过度收缩,尿道口括约肌松弛或麻痹所致。

(8)尿中有泡沫:尿液排入容器,如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则可能为蛋白尿。多为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若不及时就诊,则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此外,越是疲劳的人,所排尿液在容器中越容易起泡沫,且泡沫停留的时间也长。因为过度疲劳后,体力劳动者的血液中乳酸增加,脑力劳动者大脑内糖原消耗多,这些生化改变能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分子蛋白质趁机渗透,尿就容易起泡沫。因此,只要观察尿液,就可以得知是否有了“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