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错事情是常有的事,只要不遮遮掩掩,大胆地承认自己做错事,并勇于承担责任,就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对于普通的不当领导的人,学点幽默也有助于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公司的电话员,工作主要是不停地应付客户、接电话、做记录,在职员和经理之间传达信息。一位不知姓名的人打电话来,用命令式的口气说:“我要和你们的经理说话。”她按照惯例客气地问道:“能否告诉我你是谁?”那人话中带着火气,嚷道:“快给我接你们的经理,我要立即同他说话!”电话员只好温和委婉地说:“很抱歉。经理的电话都是我‘过滤’后再传给他的。”最后那人只好自报家门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告诉她。后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经理,经理大笑并称赞她处理得好,从而使她与经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每个人学会运用幽默,都能够促使事业的成功。
(2)举止行为礼仪
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也日益加深。温文尔雅、从容大方、彬彬有礼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文明标志。的确,礼貌的举止行为是一种教养,更是无形的财富。
①举止行为及其意义
所谓举止行为,就是指一个人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各种身体姿势的总称。它主要由躺卧式、曲膝式、直立式及其他一些辅助性姿态与活动组成。人通过身体各种姿势的变化来完成各项活动,以此展现人所独具的形体魅力。
举止行为的好坏、美丑除了对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外,对人的心理状况也有着一定的透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行为举止也是一种语言,它是无声的,但有时比有声的言语更富表现力。
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身体姿势,或静或动,或快或慢;同一种姿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面前也会有极其细小且微妙的差别。行为举止的变化,最终还是由人的心态变化所引起的,任何一种举止行为都毫无掩饰地反映了个人当时的某种心理状态和一个人的内在素养。
举止行为是人内心活动的一面镜子。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就可以推知其有无教养。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就来源于对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观察和概括。生活中,美来自各个地方,优雅、大方的举止行为是人体动态美和静态美的造型,它来自人本身的修养。
②举止行为应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体可呈现出多种姿态:躺、卧、曲膝、直立等。不同的姿势有其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表现,反映着人的不同心态,同时也会给他人以不同的印象。
站姿
站姿是人的静态造型动作,是其他人体动态造型的基础和起点优美的站姿能显示个人的自信,并给他人留下美好而隽永的印象。
正确健康的站姿,人的脊椎骨是呈自然垂直的状态,身体重心应置于双足的后部;双膝并拢,收腹收臀,直腰挺胸;双肩稍向后放平;梗颈、收颏、抬头;双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体前相搭放置小腹位。
男性站立时,双脚可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亦可在后腰处交叉搭放以体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其他部位要求不变。
女子站立最优美的姿态为身体微侧,呈自然的45度,斜对前方,面部朝向正前方。脚呈丁字步,即右(左)脚位于左(右)脚的中后部,人体重心落于双脚间。其余与上同。这样的站姿可使女性看上去体态修长、苗条,同时也能显出女子的阴柔之美。
无论男女,站立时要防止身体东倒西歪,重心不稳,更不得倚墙靠壁,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另外,双手不可叉在腰间或环抱在胸前,貌似盛气凌人,令人难以接受。
坐姿
正确坐姿的基本要领应为:上体直挺,勿弯腰驼背,也不可前贴桌边后靠椅背,上体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脚自然垂地,不可交叉地伸在前,或腿伸一前一后,甚至呈内八字状。双手应掌心向下相叠或两手相握,放于身体的一边或膝盖之上;头、额、颈保持站立时的样子不变。坐着谈话时,上体与两腿应同时转向对方,双目正视说话者。
总的说来,男女的坐姿大体相同,只是在细部上存在一些差别。
如女子就座时,双腿并拢,以斜放一侧为宜,双脚可稍有前后之差,即若两腿斜向左方,则右脚放在左脚之后;若两腿斜向右方,则左脚放置右脚之后。这样人正面看来双脚交成一点,可延长腿的长度,也显得颇为娴雅。男子就座时,双脚可平踏于地,双膝亦可略微分开,双手可分置左右膝盖之上。另外,男女还可双腿交叉相叠而坐。但搭在上面的腿和脚不可向上翘“二郎腿”。最后,无论男女,就座时下意识地随意抖腿在任何时间都是不雅的。
如果站姿和坐姿被称作是人体的静态造型的话,那么,步态则是人体的动态造型。步态,即行走的姿势,它产生的是运动之美。走路,我们每个人都会,但如果走出风度、走出优雅、走出美来,则要靠平时的练习与注意。
要求人们走起路来两眼平视前方;抬头含颏梗脖;上体正直,收腹、挺胸、直腰;身体重心落于足的中央,不可偏斜。迈步前进时,重心应从足中移到足的前部;腰部以上至肩部应尽量减少动作,保持平稳;双臂靠近身体随步伐前后自然摆动;手指自然弯曲朝向身体。行走路线尽可能保持平直,步幅适中,两步的间距以自己一只脚的长度为宜。
6.家庭礼仪及成员称谓
(1)家庭礼仪有哪些内容
家庭礼仪的内容有:
①称谓礼仪
一个人的姓名称谓其实是一种约定俗成,并得到了大家公认的符号,称谓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一要礼貌,二要规范。
②成员礼仪
家庭成员是家庭活动的主体,也是家庭礼仪的具体操作者,其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家庭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即成员礼仪。成员礼仪主要指成员之间的礼仪规范。
③仪式礼仪
家庭活动中离不开某些仪式,这些仪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行为准则与活动规范,举办者与参加者由于所处的地位、立场不同,其行为都应遵从或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和要求。
④待客与应酬礼仪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不仅制约施动者一方,同时也要求另一方遵守规则和规范。在家庭礼仪中就涉及到主人的待客与客人的应酬的问题。
(2)常见礼貌称谓
称谓莫颠倒
就是说,称呼自己家中比自己辈分高的,在称呼前要加一个“家”字,如家父、家兄等;称呼自己亲属中比自己辈分低的,在称呼前加一“舍”字,表谦虚,如舍弟、舍侄、舍婿等;称呼外人时,则不分对方长幼尊卑,一律前加“令”字作为敬语,如“令堂、令兄、令弟、令郎”等等。
兄弟相称并非一定要有血缘关系,朋友间表示彼此尊重友好,也这么称呼。“愚兄”是自谦的客气语,而“贤弟”是礼貌敬语,切不可颠倒使用。
尊称语
古时常以“尊、贵、大、台”等词构成尊称语。
现在对长辈,以“老”字构成尊称语较多,如“老伯、老人家、老先生”等。对德高望重的老人,常于“老”前冠其姓氏表敬重,如“钱老、赵老、吴老”等。
“同志、师傅”是我国除了亲属以外的一种常用敬语,使用上不受年龄、地位、性别限制,但也有以“先生、女士、小姐、夫人”相称。
自谦语
使用自谦语的目的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是我国的一种良好的交际传统,不过,大多自谦语还是以“愚、愚下、敝人、不才、卑人、鄙夫、区区”等词构成。并由此延伸,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为“拙文、拙著”,称自己的住所为“寒舍、陋室”等等。
家庭成员的介绍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亲属时,应谦恭地先说对方的姓名,如:“老王,这是家母。”
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人们为使自己的礼节更显庄重优雅,往往使用敬称美称自谦语。
因为这些敬语和自谦语在语气上已包含了人称的意义,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再前冠人称代词。
职衔称谓
用职衔称呼对方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用语,但无亲切意味,同事亲友或关系密切的上下级之间往往很少采用,但有时在庄重场合,还得以职衔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