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13759500000006

第6章 科学用药(5)

儿童肾脏病专家指出:肾病患者即使在全身水肿期也不可滥用利尿药。更不能随意使用强效利尿药。若患者全身水肿明显而尿量少,必须在补充血容量(如输入人体白蛋白或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基础上使用利尿药,但时间不易过长(3~5d)。当水肿稍消退、尿量明显增多时就可进食少量钠盐,并注意补钾,以预防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诱发休克的发生。

7.健康人不宜长期服蜂胶

各类蜂产品一直受到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很多人都有长期服用的习惯。但专家指出,蜂胶是一种典型的天然抗生素,健康人群绝对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专家介绍,蜂胶是工蜂从植物幼芽或树干破伤部位采集树脂后,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合成的胶状固体物,是蜂房的建筑材料和蜜蜂的日常防护材料,其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经研究发现,蜂胶具有抗菌、抗霉变和抗病毒等特点,其杀灭或抑制的细菌、病毒比较多,包括:链球菌、链霉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黑曲霉、以及疱疹、马铃薯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根据国内外医学报告,蜂胶及其提取物确实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在降低血压、防止胃溃疡、抗辐射、抗肿瘤等许多方面,辅助疗效较为明显。

但蜂胶的这些特性都表明,它是一种作用显着的天然抗生素。如果健康人常年服用天然抗生素,与长期吃药没什么区别。专家认为,蜂胶产品应该是严格地对症下药,控制剂量,而不是人人皆可服用的滋补品。另外,蜂胶中的成分复杂,受加工工艺的限制,蜂胶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可能难以根除,若常年服用,日积月累造成的损害同样不可小视。

8.千万别拿鱼油代替降脂药

许多患者放着公认的降脂类药物不用,却只认深海鱼油等效用不确切的保健品。这种预防和治疗的盲目性导致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在直线上升。脑血管病患者千万别拿鱼油代替降脂药。

如今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头号杀手。每死亡5个人中,就有1人是因为脑卒中。而由此导致的残疾更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人群”的不断“壮大”,脑卒中的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据统计,我国1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近300万,由此而造成的医疗负担极为沉重。在急性期医疗支出达97亿元,而1年的康复费用近300亿元。

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高居世界第一,预防和治疗不规范是我国脑卒中患31者复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只有1/4的患者接受规范治疗,仍有不少人把类似深海鱼油等保健品当成是降脂药来用。医学界公认的科学疗法是戒烟、服用阿司匹林,出现血脂波动时应使用降血脂药物的治疗剂量或维持剂量,才有可能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降总胆固醇同时降三酰甘油的辛伐他汀类、氟伐他汀类、普伐他汀类,且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但出于主客观原因,很多患者都做不到有效服用。其实仅采用药物正确预防这一项,就可以使脑卒中的危险降低25%,这意味着我国75万人由此可避免脑血管病困扰。

为了使人们远离脑卒中的危害,“三高人群”以及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们在无病时要预防患病,一旦患病更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预防复发。

9.药物可致口腔干、臭、苦

目前了解有许多药物可直接影响唾液分泌,降低味觉功能,导致出现口腔干燥、口臭和味觉异常。老人多病,经常服用多种药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味觉发生较大变化,出现口腔干燥、口臭和口苦以及味觉异常等变化。唾液分泌减少是药物引起这些变化的基本原因,而药物通过体液分泌到唾液内是味觉异常的另一种原因。

可引起唾液分泌障碍的药物很多,比较多见的主要有:抗抑郁药丙咪嗪、氯丙咪嗪和氟伏沙明等;抗胆碱药丁溴东莨菪碱;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降压药可乐定、利舍平和甲基多巴等。

老年人出现口腔干燥、口臭和味觉异常,首先要检查是否在服用上述药物,若是,通过更换其他药物,口腔异常可能得到改善。如更换药物情况并无改善,则应去医院请医师检查处理。

10.溃疡患者少服胶囊类药品

胶囊简单易服,口感又不苦,很多人生病时都习惯选择服胶囊类药物。但有些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服了胶囊类的药物后,会觉得胃肠很不舒服,这可能和胶囊的溶解性有关。

目前药用的胶囊,主要原料是明胶,它一般不会和所包裹的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且易于在胃肠溶解,对正常的胃肠道不会造成刺激。

然而,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由于病灶局部的黏膜已受到损害,失去保护作用,黏膜非常脆弱。胶囊溶解后可能会对溃疡产生刺激,引起不适,并妨碍溃疡的愈合,临床可见到这种情况。因此,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在用药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最好少用胶囊剂。

但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及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服用一些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和中成药,这些药物以胶囊类制剂较多,患者怎样避免本身“脆弱”的消化道黏膜再受伤害呢?在服此类药物时,如果感觉胃部不适,可以把服药时间改在饭后,这样口感较软的饭菜会对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药物对黏膜的刺激。

11.使用常用药时要注意安全

(1)老年人慎用利尿药:患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要慎用利尿药。因为老年人使用利尿药容易发生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发生直立性头晕、低血压、意识模糊、暂时性轻度偏瘫、跌倒、惊厥和心律失常等,重则可危及生命。

(2)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易致肝损害:对乙酰氨基酚切忌剂量过大,若过量(成人日服量超过10~15g)则会产生中毒症状,初期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厌食和腹痛,服药12~48h内出现黄疸、谷丙转氨酶(GPT)升高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肝损害症状,严重者可致肝昏迷甚至死亡。

(3)前列腺肥大者慎用氨苯那敏:前列腺肥大患者一般都有排尿困难的症状,但服用了感冒药为何会加剧呢?这是因为不少感冒药都含有氨苯那敏成分。

当人体内支配膀胱排尿活动的神经兴奋时,能释放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物质,氨苯那敏能破坏乙酰胆碱的活性,使膀胱的排尿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排尿能力进一步下降;由此病人更感到排尿困难。因此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必须慎用含氨苯那敏的感冒药。

(4)抗过敏药无效赶快停用:许多人并不知道抗过敏药会导致过敏,当服用抗过敏药而发生过敏症状加剧时,却误解为药量不够,于是擅自加大剂量,这33是十分危险的。所以一旦发生抗过敏药导致变态反应,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去医院治疗。一般来说,过敏症状在停药几天后即可消失,症状较重者应由医师采用其他抗过敏药治疗。

(5)股骨头坏死别滥用激素:医学研究表明,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中,滥用激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已占首位。因此,凡大量使用激素的患者以及酗酒者,都应该关注股骨头的变化,一旦发现髋部、双腿有持续的疼痛感,一定要尽早就医。

(6)烧心吐酸慎用止酸药:烧灼感、反酸不能轻易用止酸药。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再使用止酸药,无疑是因小失大,促使其向反向发展。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趋势是向低酸发展,而低胃酸、真性无酸是恶变不可忽视的因素。

(7)腹泻不一定吃小檗碱(黄连素):无论居家还是旅游,小檗碱也许是人们最常提到的必备药物了。小檗碱对多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小檗碱口服后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只是停留在肠道,对抗致病的细菌。这一特性使小檗碱对胃肠道以外的感染没有效果。由于小檗碱不被吸收入血液,所以不良反应很小。小檗碱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需要指出的是,腹泻后如果口服两三粒小檗碱即可见效,大多属于非感染性腹泻或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对于这些与细菌无关的腹泻,小檗碱毫无作用。虽然服药后常常症状缓解,但一般与用药无关。

有不少人一腹泻就吃小檗碱,确实很不必要。

(8)常服止痛片反致头痛:医学专家警告说,如果在1个月中服用止痛片的天数超过14d,那么止痛片对患者可能会弊大于利。因为除了偏头痛和压力引起的头痛病,还会添上由药物引起的头痛。而由药物引起的头痛治疗起来甚至比其他类型的头痛更麻烦。

(9)哪些药物容易导致胃病:有些药物会导致各种胃病。服用普通剂量的阿司匹林就可以引起胃黏膜糜烂和无痛性胃肠道出血,甚至会引起大出血。

此外,服用较大剂量的吲哚美辛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出血;服用保泰松会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并有少数患者会发生胃腐烂和胃溃疡;服用泼尼松会使胃内的胃酸明显增加,使胃黏膜变薄,从而诱发胃溃疡;服用氯化钾片会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等。

(10)40岁后别用紧急避孕药: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不要使用紧急34避孕药,最好用工具避孕。紧急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40岁以上的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服药后易引起月经紊乱或闭经。

(11)服用补铁剂后别忘漱口:有些人服用铁剂可能会出现牙齿色素沉着,还有一些人服用含铁糖浆制剂时,可能因某些药物成分附着,使牙齿变色。建议用吸管服用含铁糖浆,并在服药后用清水漱口,减少药物在牙齿附着和口腔内滞留。

(12)气雾剂喷后要漱口:激素气雾剂用于对轻度哮喘的治疗。由于气雾剂对个别人会有刺激,能导致咽喉部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因此在每次喷完药物后要认真漱口,以减少咽部并发症。

12.润喉片不可随意含服

润喉片清凉爽口,味道香甜,因此有些人感到咽喉干燥、口腔不适,甚至口渴嗓子干时,就随意含服1片,用来滋润咽喉。但是,这样做实为不妥。

一般的润喉片,是由主药碘、金银花等消炎杀菌药和辅药薄荷脑、桉叶油等制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用法不当都会有不良反应。像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对碘过敏的人,就不适合使用含碘的润喉片。另外,消炎杀菌类药物不仅能杀死口腔中及咽喉部的致病菌,同时也能杀死口腔中的有益细菌,使菌群发生失调,更易引起疾病。过多含服具有薄荷脑成分的润喉片,可引起口腔黏膜血管收缩,使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引起口腔及咽喉的疾病,故不可随意含服。

13.复方地芬诺酯不可长期服用

复方地芬诺酯(含地芬诺酯2.5mg、阿托品0.025mg)主要用于急、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性腹泻及慢性结肠炎所致腹泻的治疗。复方地芬诺酯用于成年人,不良反应少,偶尔有口干、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嗜睡、烦躁、失眠等症状,减量或停药后可自然消失。虽然该药常规剂量安全性高,但也不可长期服用,以免引起成瘾现象。另外,成年人也要严格控制剂量,因为大剂量可致欣快35感,过量可致呼吸抑制和昏迷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童用复方地芬诺酯要慎重,特别是对婴幼儿要慎之又慎。必须使用时要尽可能小剂量、短暂用药,以防引起药物中毒而造成不良后果。

14.营养药吃多了也致病

多吃钙的危害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老人容易缺钙,若补钙过多,超过了血液的溶解能力,钙便会在人体其他组织中沉积。若沉积在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疼痛,沉积在肌肉就导致肌肉坚硬结节,沉积于肾脏就会导致肾结石或尿路结石,沉积于心脏将会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甚至出现心律失常。

多吃维生素A的危害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易在体内大量蓄积,随尿液排出体外较少,可能出现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缺乏等症状。

孕妇若每日摄入维生素A量超过3000μg,肝脏就会受损,出现困倦、头痛、呕吐、眼球震颤、高钙血症等,而婴儿则会出现先天性前囟膨出,甚至腭裂、脊柱裂、肢体缺陷等。

多吃维生素B6的危害孕妇超量服用维生素B6在200mg以上,可使胎儿出现维生素B6依赖症,出生后易出现哭闹不安、兴奋易惊厥、眼球震颤。而成人在严重时可出现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多吃维生素E的危害长期服用每日达到400~800mg量,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大、头痛、头晕、恶心、胃痉挛、免疫功能下降,甚至造成出血倾向,如脑出血。而长期服用每日量超过800mg,妇女可出现月经过多或闭经等。

多吃维生素C的危害每次服用维生素C超过1g时,有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尿频,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孕妇的胎儿发育,甚至致婴儿患先天性维生素C缺乏病等。体内存在大量维生素C,易形成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钙结晶,引起肾结石等。

多吃维生素D的危害超量服用可导致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乏力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初生婴儿会出现神经性反应迟钝。儿童长期超量服用1800mg维生素D后,就会出现生长停滞,影响生长发育。

多吃维生素K的危害孕妇多服维生素K,其婴儿可能患有严重的黄疸病或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