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13759500000033

第33章 内科疾病安全用药(1)

第一节心脏病

1.服“救心药”须知

用于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和中药速效救心丸,被简称“救心药”。如果服法不当,“救心药”就难以发挥急救作用。专家为服“救心药”者便于记忆和掌握,编了24字诀:药物要“新”,防止“上瘾”,先嚼后含,讲究姿势,事不过三,药不离身。

药物要“新”这些药物虽说是有效期1年,但患者平时应注意药物有无变软、变黏、变色、破碎现象。发现变质就要立即更新,以免急救使用失效而影响治疗。

防止“上瘾”经常服用这类药物也可能“上瘾”。要防止“瘾”可两种急救药交替使用。

先嚼后食:多数人都是按照说明书所说的舌下含服,其效果固然不错,但是,如果能在心绞痛发作时先嚼后再压在舌下含服,则效果更好。因为嚼碎后更便于溶化和舌下黏膜吸收,能高浓度地迅速到达心脏,见效更快。

讲究姿势:含服本药时应取坐姿。因为站着含服,头部位置较高,常因周身血管扩张而致血压降低,引起晕厥。躺着含服也不妥,因心脏位置较低,而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致使心脏储血量突然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事不过三:在药物有效的情况下,通常用药数分钟后心绞痛就应缓解。若仍不见效,应隔5~10min后再服一次。如此重复2~3次,若仍然无效,就应考虑有心肌梗死或其他疾病的可能,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因此,“事不过三”应是服用“救心药”者的座右铭。

药不离身:救心药应随身携带并放置在固定、掏取方便的衣袋中。更换衣服时也千万不要忘记同时转移好“救心药”;晚上睡觉时应把“救心药”放在枕侧易取之处,以便急用时伸手可得,做到药不离身。

2.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心绞痛急性发作舌下含服10~15粒,能快速起效,如嚼碎再舌下含服,起效更加迅速,必要时可加服1~2次。如心绞痛不能缓解,应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要立即去医院治疗。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配合治疗对于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肌肥厚及缺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在配合临床治疗的同时,加服速效救心丸,每次10粒,3/d,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心肌缺血和坏死面积,帮助心功能恢复。

日常治疗和预防:急性发作病症缓解稳定后,可服用预防量:每次4~6粒,3/d,长期服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者,可减为2/d,每次4~6粒。

应急预防:在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气候明显变化时,可预防性服用,每次服4~6粒。

3.使用硝酸甘油注意什么

硝酸甘油主要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多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疼痛可向肩、上肢放散。此外,硝酸甘油尚可用于解除胆绞痛、肾结石所致的肾绞痛等。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急救药。

服法:发作时舌下含服1片(0.3mg或0.6mg)。2~5min即发挥作用,作用大约维持30min。

注意事项:①服用时以靠在座椅上效果较好,直立可能产生晕厥;②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在大便前含服,可以预防发作;③本药不可吞服;④青光眼患者忌用;⑤用药后有时出现头涨、头内跳痛、心跳加快等。初次用药可先含半片,以避免和减轻不良反应。

4.正确使用硝酸甘油、效更高

对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硝酸甘油在关键的时候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会耽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及家属必须学会硝酸甘油正确的使用方法。

(1)硝酸甘油片是抢救用药。不要像其他治疗药那样每日服用。当心绞痛发作时,强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要及时含服硝酸甘油,如含1片无效,待5min后再含1片。如剧烈胸痛仍持续的话,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要尽快送医院。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增加用药剂量,以免引起血压骤降,心率加快,使病情恶化。

(2)给药方法要科学。心绞痛发作时,将硝酸甘油片放在舌下含化,紧急时可用牙齿咬碎后含于舌下让它尽快溶化。硝酸甘油在嘴里囫囵吞下去是没有效果的。硝酸甘油可扩张体内的动脉血管,当大脑血管扩张时,可引起头晕、头涨等不适,所以,用药时患者宜取坐位,将身体靠在椅子或沙发上,忌站立或躺着用药。

(3)硝酸甘油片是急救药品,不一定会经常使用,而它的有效期比较短,所以,要根据药品包装上注明的有效期,经常更新。药品应存放在拿取方便的地方,不仅患者本人熟悉,家属也要知道药品存放的位置。

5.预防心绞痛、晨起服药好

劳力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下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后,疼痛可迅速消失。

目前用于劳力性心绞痛发作的药物主要有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多心安,钙拮抗药如硝苯吡啶,及阿司匹林等。传统服法是3/d口服,其实这种服法不是最佳选择。近些年,医学界多主张患者于早晨7至8点服用,一来可起到良好预防效果,二来1/d可大大减少不良反应。

晨起后服药预防心绞痛发作,是基于心绞痛发作生物节律而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发作的存在着典型的生物节律,以午夜到凌晨6:00发作频率最低,6:00后开始增加,10:00~11:00达发作高峰,而且这一节律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节律基本相同:β-阻滞药、钙拮抗药和阿司匹林,这几类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一次性服用的维持时间在3~4h。因此,于7:00~8:00服药,可使患者避过心绞痛发作高峰期,减少发作,同时有预防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效果。

6.强心药不宜与哪些药合用

强心药包括洋地黄、地高辛、毛花苷C、洋地黄毒苷等,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使用。切勿随意与其他药物合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现举例如下。

洋地黄毒苷与利福平:利福平能增强肝内的药酶作用,加速洋地黄毒苷的排泄,使其疗效降低。必要时可用地高辛代替。

洋地黄毒苷与保泰松:保泰松会促进药酶对洋地黄毒苷的代谢、分解,使其作用降低。必要时可用心得安代替洋地黄毒苷。

洋地黄毒苷与鲁米那:催眠药鲁米那是药酶的促进剂,能使洋地黄毒苷加速代谢过程,以致维持疗效的时间大为缩短,因而需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增加洋地黄毒苷的剂量。

洋地黄毒苷与苯妥英钠:苯妥英钠能增强药酶的活性,促使洋地黄毒苷的代谢加快,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剧。必要时可用心得安代替洋地黄毒苷。

地高辛与麻黄碱: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是外用药,鼻黏膜对其吸收较快,它还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会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从而增强地高辛的作用,以致引起心律失常。

地高辛与复方氢氧化铝:复方氢氧化铝含有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颠茄浸膏等成分,均能使地高辛在体内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同理,地高辛也不宜与乐得胃、胃铋镁、陈香白露片等合用。

地高辛与甲氧氯普胺:甲氧氯普胺能增加肠蠕动,使肠道中的地高辛未完全溶解吸收,便随粪便排出体外,故应改用其他止吐药。

地高辛与氢氯噻嗪:利尿剂氢氯噻嗪能引起血中的电解质紊乱,如引起低镁、低钾、高钙、可增强地高辛对心肌的毒性,尤其是低钾能提高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以致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两药必需合用时,应检查肝、肾、心脏功能,对血钾低的患者应补充氯化钾药物。

7.服用中成药抗心血管病有“四忌”

忌用药不对证

治疗心血管病的中成药很多,其中复方丹参滴丸、参芍片、冠心苏合丸比较有代表意义,可治疗不同证型的冠心病。但是,如果不是在中医辨证指导的基础上对证用药,有时还是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年老体虚的冠心病患者大多伴有气虚症状,以服用参芍片为宜,如果服用了复方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则达不到预期疗效,还有可能加重气虚症状。

忌同类中成药联用

治疗心血管病的中成药虽然药名不同,但多为治疗气滞血淤型冠心病的药物,因此使用一种即可。若几种药物同时使用会造成药效叠加,很有可能引起血管的过度扩张,出现头痛、头涨等不适症状。因此,心血管病患者一般选用1至2种药物即可。如病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忌中西药联用不当

如果将中西药同时合用,其相关作用十分复杂。例如,中成药冠心苏合丸和西药亚硝酸异酯同用,能生成含汞离子的有毒沉淀物;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心可宁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合用,则可能引起心率缓慢、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在用药时,最好以一类药为主,或西药或中药。如需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而且服药时间要间隔1h以上。

忌长期服用一种药物

凡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都尽可能不要长期服用。如病情需要长期用药,可以在治疗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中,依据不同时期、不同证型,随时在医师指导下增减剂量或交叉配伍使用,否则易造成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8.治疗心绞痛药物不能随便停

何某患原发性高血压病已多年,由于有心绞痛,一直在吃普萘洛尔。现在他的心绞痛好了,所以特地来向我咨询:是否可以停用普萘洛尔了?

心绞痛患者服用一段时间抗心绞痛药后,虽说自我感觉症状消失了,但不能认为万事大吉,突然停药,否则心绞痛会复发,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普萘洛尔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也用于抗心绞痛及高血压,以及作为心肌梗死的次级预防用药。如果骤然停服普萘洛尔,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动过速。高血压患者骤然停药可能引起头痛、焦虑、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此外,防治心绞痛的常用药,如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等,突然停药都会引起心绞痛再次发作,病情较重者,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吃一段时间药后症状消失了,做心电图等项检查未发现其他问题,要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减少药量,切忌在服药期间突然来个急刹车,以致发生病情反跳现象。

9.警惕药物诱发的心力衰竭

可以增加心力衰竭危险的药物主要包括。

抗癌药物:如蒽环类抗生素、米托蒽醌、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和曲妥珠单抗;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α2、白介素2、英夫利昔单抗及依那西普;治疗糖尿病药物:包括罗格列酮、匹格列酮和曲格列酮;治疗偏头痛药物:包括麦角胺、美西麦角;食欲抑制剂:包括酚氟拉明、右酚氟拉明和酚特明。

三环抗抑郁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

抗震颤麻痹药物如培高利特、卡麦角林;

糖皮质激素

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如选择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也被归入可引起心脏病的药物,特别是对已存在心肾功能不全者危险更大。

有两类药物特别值得关注:

一类是蒽环类抗生素及其衍生物,该药可以引起心肌病。这些患者发病隐匿,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几年后出现症状。这一危险似乎在所有接受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均可发生,但资料提示,儿童更易受到伤害。接受以蒽环类抗生素为基础化疗的癌症生存者,必须确保完全知晓这个问题。

第二类药物是一直存有争议的NSAID类药物,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

这类药物可以引起肾功能不全和血压升高,进而导致易感人群出现心力衰竭。

尽管与NSAID相关的心脏毒性相对罕见,且通常发生在高龄并有合并症的患者中,但由于这类药物需要长期应用且应用很普遍,因此对高危人群可能存在危险。在综合安全性分析结果得出以前,NSAID类药物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需要有所限制。

鉴于不同类别药物中的许多药物可以导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详细了解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患者的用药史非常必要。

10.强心药不宜与哪些药合用

强心药包括洋地黄、地高辛、毛花苷C、洋地黄毒苷等,通常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力衰竭)患者。这类药在使用过程中有个特点,即排泄缓慢,容易在体内蓄积起来,而且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安全性很小。每个患者对其需要量和耐受量又有所不同,这就增加了用药的困难,药量用小了毫无效果,稍微过量又会中毒,因而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使用。切勿随意与其他药物合用,以免引起中毒反应。现举例如下:

洋地黄毒苷与利福平:利福平能增强肝内的药酶作用,加速洋地黄毒苷的排泄,使其疗效降低。必要时可用地高辛代替。

洋地黄毒苷与保泰松:保泰松会促进药酶对洋地黄毒苷的代谢、分解,使其作用降低。必要时可用心得安代替洋地黄毒苷。

洋地黄毒苷与鲁米那:催眠药鲁米那是药酶的促进剂,能使洋地黄毒苷加速代谢过程,以致维持疗效的时间大为缩短,因而需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增加洋地黄毒苷的剂量。

洋地黄毒苷与苯妥英钠:苯妥英钠能增强药酶的活性,促使洋地黄毒苷的代谢加快,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剧。必要时可用心得安代替洋地黄毒苷。

地高辛与麻黄素:盐酸麻黄素滴鼻液虽属外用,但鼻黏膜对其吸收较快,而且它还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会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从而增强地高辛的作用,以致引起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