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13759500000017

第17章 安全使用维生素、(1)

微量元素

第一节维生素新知

1.维生素与疾病的关系

患下述疾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老人常因吸烟、饮酒、手术、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维生素缺乏,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

老人因肝肾功能不良,调节钙磷代谢功能明显降低,易患维生素D缺乏症,故老人需适量补充维生素D。

老年性白内障、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B2,糖尿病患者服用维生素E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卒中的危险,富含抗氧化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有助于降血压。凝血障碍、血液不易凝固或出现老年性紫癜,补充维生素K是必要的。发生老年瘙痒症时建议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谷维素等。

患下述疾病慎重补充维生素:高血脂者慎用维生素E。肾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多服维生素C,长期超剂量使用维生素C可引起胃酸增多,胃液反流,甚至导致泌尿系结石。长期服用维生素E易引起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过量服用还可引起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加重心绞痛,甚至可致乳腺癌。维生素D过量可致高钙血症,引起厌食、呕吐、蛋白尿、血尿等,严重的可致肾衰竭。

服用维生素保健的方式目前在国内外依然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而且这种争论肯定还会持续下去。面对大量的但仍然是有限的研究,保守主义者认为用维生素保健仍然缺乏证明其有效并且绝对安全的证据,所以反对服用维生素保健;而实99用主义者则认为哪怕是或许有效和相对安全就值得一试,所以支持服用维生素保健。显然,现在后者的声音占了上风,一些有关服用方法和剂量的建议,很受老百姓欢迎,类似的图书在大众中大行其道,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服用维生素的人越来越多了。

2.维生素虽好,量大亦伤身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导致新陈代谢的某些环节障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会引起特殊的疾病,且可危及生命。作为药物的维生素虽然对保健有功,但如果使用过量也会中毒乃至丧生。

一般说来,维生素的不良反应有两类:一类是在通常用量下,由于患者是特异体质而出现变态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另一类反应是用之过量的不良反应,包括因过量引起的急慢性中毒及轻重不等的特异反应;其中以维生素A、维生素D过量中毒较为严重。

维生素A:急性中毒的表现,成人主要有嗜睡、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现象;婴幼儿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除嗜睡、呕吐外,尚有前囟饱满、眼底水肿、体重减轻、四肢关节疼痛等。

孕妇一旦服用维生素A过多会导致胎儿畸形。有泌尿生殖器官畸形、脑积水伴小耳、小眼畸形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症状。

维生素D:它是防治维生素D缺乏症的良药,因此,过量中毒者主要发生在小儿身上。维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的个体差异很大。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会形成草酸,易与血中钙离子结合,从而形成草酸钙以引发肾结石。

中毒主要表现是:引起高钙血症,异位性钙化及纤维性骨炎。中毒的小儿可出现食欲缺乏、腹泻、便秘、烦渴、尿频以及低热、发育迟缓等。

维生素E:若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E后,会出现消化道异常、骨骼肌萎缩、生殖功能障碍等。另外,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过量维生素E,反而会使血脂更高,使病情恶化。此外,尚会引起月经紊乱,男性乳房发育增大等。

维生素C: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小儿可出现疲乏、脉缓、失眠等。

维生素B1:过量服用可导致神经过敏、抽搐、头痛、乏力、心律失常、水肿、脉快等反应。

维生素B6:用量过大,主要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异常、骨痛、烧灼感、蚁走感等。孕妇用量过大可能累及胎儿,医学上称为“维生素B6依赖症”,婴儿会出现一些病理状态,如惊吓,眼球震颤等症状。

维生素K:国外有资料指出:当用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时,会产生溶血性贫血。孕妇过多地服用维生素K时,可产生溶血性贫血,而其新生儿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核黄疸等症。

总之,服用维生素时一定要遵医嘱,定时定量以保证安全,并非用量越多越好。

3.维生素缺乏影响健康

维生素缺乏会出现以下症状:

常感疲劳、常易感冒、咳嗽、抵抗力下降;而无工作过度劳累、环境急剧改变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客观原因。

消瘦、贫血。

牙龈出血、牙龈发炎、口腔黏膜发炎、溃疡。

口角炎、口角裂、唇炎、舌炎、杨梅样舌、舌水肿、游走性舌炎。

皮肤粗糙、毛囊角化、皮炎、脂溢性皮炎、皮肤淤点、淤斑。

眼睑炎、眼角膜干燥、角膜软化、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

多发性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下肢肿胀、维生素B1缺乏病。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不良、易出汗、毛发稀少、出现帽圈状脱发。

鸡胸、串珠胸、O型腿、X型腿、软骨病。

中老年人腰背、关节疼痛,容易骨折、骨矿物质量下降。

4.男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四种维生素都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功能。除此之外,维生素A对保护视力有好处。

维生素B6对治疗失眠症有效,还可以保护肾脏不患结石症,因为男性患肾结石病的可能是女性的两倍。维生素B6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免疫功能。

维生素C可以保护心脏,防止动脉硬化。维生素C可以减少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可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还可以延缓衰老。

维生素E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在动脉内集结,维生素E还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杂质。维生素E可以有效抗衰老,促进肌肉生长发育;维生素E还可以治疗贫血、抑制肿瘤,并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我们在生活中多吃含维生素的食品,可以补充维生素,以提高自身免疫力,特别是男人在生活中补充维生素尤为重要。

5.维生素有益孕育功能

现在不少人为了身体健康,尝试在饮食外补充维生素。但你是否了解,有一些维生素对增强你的“性趣”及孕育功能还会大有帮助。如果你感到“性趣”下降,不妨试试补充以下这些维生素: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维生素A缺乏时可影响睾丸组织产生精母细胞,输精管上皮变性,睾丸重量下降,精囊变小,前列腺角质化。卵巢缺乏维生素A,则影响雌激素的正常分泌。

维生素C的作用是降低精子的凝集力,有利于精液液化。精子细胞中遗传基因DNA通过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得到保护,如果遗传基因被破坏,可导致精子受精能力减弱以致不育。

维生素E有调节性腺和延长精子寿命的作用。维生素E能改善血液循环,可以提高毛细血管尤其是生殖器官毛细血管的运动性,可提高性欲、促进精子的生成。

长期素食者会因缺乏维生素B12而使精液中精子的数量明显降低,精液产生量也较其他人少,影响正常的性功能。

6.维生素有防治肿瘤的作用

维生素A:用维生素A治疗已确诊为乳房瘤的病人疗效肯定,对有可能发展为乳腺癌的患者起一定作用,对预防上皮癌、食管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意义。

维生素B6: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中体内维生素B6的含量低,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对这些患者确有疗效。另外,维生素B6具有防治膀胱癌的作用。研究证实,约50%膀胱癌患者的尿中色氨酸代谢物增高,而每日口服25mg维生素B6,可使色氨酸代谢物正常,其机制与维生素B,参与体内色氨酸代谢物的分解有关。

维生素C:维生素C能明显提高癌症患者血清中的干扰素水平,恢复和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维生素C可刺激人体的防御系统,增强个体的全身免疫功能。

维生素D:常服维生素D和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患结肠癌的比率为其他人群的33%。阳光照射可增加维生素D的含量,其预防结肠癌的机制尚不清楚。

维生素E:维生素E可通过干预细胞分裂,对癌细胞生长起干扰作用。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血液中的维生素E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这表明维生素E缺乏与患癌症的概率有关。医学界认为维生素E和各类抗癌药物合并应用的潜力很大,能增加抗癌药物的疗效。

维生素M(叶酸):据报道,吸烟可使肺出现癌前病变,而叶酸可使其逆转。另外,叶酸还可使宫颈癌前期病变消失。而在正常情况下,癌前病变几乎不逆转。

7.维生素与人体健康

(1)亚健康应补充维生素: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是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潜伏期,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失眠、精神不振、易患感冒等症状,可由心理和生理等多重因素导致,如精力透支、自我污染和自我消耗等。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补充某些抗氧化营养素能降低一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补充微量元素硒可降低肝癌的发病率,补充维生素E可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等。抗氧化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C、部分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硒,他们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经常补充这些抗氧化营养素,对保持人体的健康,防治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均有一定的作用。

(2)维生素B缺少引起口腔炎:口腔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身体状况欠佳、免疫功能低下、缺乏B族维生素均为发病原因。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口腔炎,患者服用B族维生素制剂后都有明显好转。

维康福复合维生素B含有均衡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钙等,能有效预防B族维生素的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改善身体健康。

(3)维生素C缺乏引起白内障:白内障是眼睛中的晶状体变浑浊以至于看不清前方物体的疾病。原因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β-胡萝卜素、谷胱甘肽、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缺乏等,此外还与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亦参与晶体蛋白质的代谢有关。因此,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对防治白内障的形成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故老人平时应多食用富含以上维生素的食物,并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制剂,如多维元素片。

8.老人该补哪些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力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老人来说,由于生理吸收能力的老化及抵抗力的降低,维生素的作用相对而言就更重要了。但是,由于不少老年朋友对维生素种类及需求量不甚了解,摄取品种过多,或剂量过大,对身体反而不利。老人新陈代谢减弱,减少的幅度大抵是60岁的人基础代谢比20岁的人减少16%,70岁的人减少25%。因此总的原则应是饮食平衡补充,药物适量辅助,用量切勿过度。

维生素有许多种类,主要有七种,即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上3种为脂溶性,即存在于动、植物脂肪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以上4种为水溶性,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尤其是绿色蔬菜瓜果之中)。

对老年朋友有特殊保健意义的约有4种,即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A:为脂溶性,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为维持各种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视紫质”的再生;预防夜盲症及角膜软化症,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老人的上皮细胞容易受到损伤,抵抗力也相对较低,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A很有必要。除可从饮食中(如胡萝卜、动物肝类、深色蔬菜、蛋类、乳类)获取部分之外.可另行服用维生素A胶丸,1/d,每次服1粒,含量为25000国际单位,间断性服用。

维生素E:为脂溶性,又叫“生育酚”。对人体的主要功能为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清除体内的“过氧化脂质”、消除体内的“脂褐素”,从而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维生素E可使动物平均寿命延长,并使癌症发生率下降。因而应补充维生素E。除饮食中(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尤其是各种天然植物油中)摄取到的之外,另外可口服维生素E胶丸,每日量400mg以上)但应注意避免其不良反应。

维生素C:水溶性,又被称为“抗坏血酸”。对人体的作用比较复杂,主要是维持血管、肌肉、骨骼、牙齿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预防出血,故被称之为维生素C。还可增加机体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结缔组织的生成。对老人来说,通过服用维生素C,增加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同时,保持血管,尤其是各部位的毛细血管的健全,防止出血等,对老年人更有特殊保健价值。除从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新鲜水果及蔬菜)中摄取部分之外,可另行口服维生素C片,3/d,每次1~2片(每片含量为100mg),可长期服用,一般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