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境中有害物质知多少
13757000000019

第19章 环境中的易挥发性有害物质(7)

有机氯农药种类很多,自从1940年首次发现滴滴涕具有杀虫效果以后,又陆续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毒杀芬等有机氯农药,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作物、林业及卫生害虫,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有机氯农药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氯化苯及其衍生物,如六六六、滴滴涕等;另一类为氯化亚甲基萘类,如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氯丹、七氯及毒杀芬等。

由于有机氯农药的使用范围广,用量大,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不易被破坏和分解,易被土壤吸收,可长期储存于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并可通过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及食物链作用等聚集于生物体内。大气中的有机氯农药在被雨水吸附后又可降落于地面。

有机氯农药除可长期残留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外,对食品的污染也极其普遍,特别是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粮谷类、薯类、蔬果类、豆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有机氯残留。乳制品、禽肉、蛋类中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农药残留,鱼及水产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水域污染和生物富集作用。粮谷类及果蔬类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壤污染或直接使用农药。动物性食品中滴滴涕和六六六残留量普遍高于植物性食品。

有机氯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食品摄入后造成的。食品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在储藏、加工、烹调过程中损失很少,因此,长期摄入含高残留量有机氯农药的食物,可使体内农药蓄积量增加而产生毒害作用。有机氯农药的慢性蓄积性中毒危害较大。有机氯农药还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有机氯农药对皮肤和眼睛也有一定的损害。长期接触可导致过敏性皮炎、角膜炎等疾患。一些患者可见有流泪、眼痛、眼红、角膜肿胀等,较重的会发生溃疡。

有机氯农药中毒如何急救

有机氯农药急性中毒多发生于误服者。主要积蓄在含脂肪较多的组织内,如神经系统、肝、肾和骨髓等。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应激性显着增加,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大脑运动区和小脑,尚能通过大脑皮质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

有机氯农药中毒的潜伏期的长短依毒物的种类、剂型、量及侵入途径而各异,多在半小时或数小时内发病。轻度中毒时头痛、眩晕、全身乏力、易激动、睡眠障碍、咽部不适、鼻衄、视力模糊。有时有不自主的轻度抽搐、出汗、流涎、食欲缺乏及恶心。中度中毒时症状加重,并有神经系统兴奋性明显增高、四肢疼痛、脸部及四肢抽搐、惊厥、眼球震颤、视力障碍、多汗、共济失调、剧咳、咳痰和咯血、呼吸困难、呕吐和腹泻等。重度中毒时体温升高、癫样抽搐(二二三、六六六、狄氏剂和艾氏剂等中毒时,多呈肌强直性阵挛性抽搐,而毒杀芬则以全身癫样抽搐为特点)。抽搐时间很短,呼吸先快后慢,血压下降,脉搏频数、心律失常,甚至可发生心室颤动、口吐白沫、深浅反射减弱。抽搐剧烈和反复发作时,亦可陷入木僵、意识丧失,甚至昏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并可有少尿或尿闭及肝脏、心肌损害。呼吸道侵入时有肺水肿。接触有机氯农药后可有黏膜刺激症状及皮疹等改变。

发现有机氯农药中毒时,要清除毒物及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脱去受污衣服。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受污皮肤或眼睛。经口中毒者可催吐及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导泻可用30克硫酸镁口服。禁食,以免加速毒物吸收。禁食脂肪性食物及酒类饮料。抢救治疗时禁用儿茶酚胺类制剂,如肾上腺素等药物。禁用巴比妥类和阿托品类药物,前者与毒物的毒性有协同作用,后者可抑制中毒者出汗、散热而加重病情。急性中毒时,可进行脑电图监护。应与苯、煤油、士的宁中毒及癫等区别。

滴滴涕有何毒害作用

滴滴涕原粉为白色、淡灰色或淡黄色固体。纯品为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对热稳定性好,对酸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水解。为低毒性杀虫剂。

滴滴涕在土壤环境中消失缓慢,一般情况下,约需10年。滴滴涕降解缓慢,可经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在动植物脂肪中蓄积。例如牡蛎能将其体内的滴滴涕含量提高到周围海水水体中含量的7万倍。残留量高的食品有畜禽肉、蛋、奶、水产以及部分蔬菜粮食作物等。长期摄食滴滴涕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可造成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

滴滴涕进入人体后,仅有约1%以原形态由尿中排出,被吸收的滴滴涕约有47%~65%很快在乳糜中出现。滴滴涕在哺乳动物体内可经肝脏转化分别脱去一个和三个氯原子形成代谢产物,可长期蓄积于体内脂肪组织,还可通过胎盘储存于胎儿的脂肪组织中。

滴滴涕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出汗、失眠、恶心、呕吐,偶有手及手指肌肉抽动震颤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发高烧、多汗、呕吐、腹泻;神经系统兴奋,上、下肢和面部肌肉呈强直性抽搐,并有癫样抽搐、惊厥发作;出现呼吸障碍、呼吸困难、发绀、有时有肺水肿,甚至呼吸衰竭;对肝肾脏器损害,使肝大,肝功能改变;少尿、无尿、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等;对皮肤刺激可发生红肿、灼烧感、瘙痒,还可有皮炎发生,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性失明。滴滴涕一般毒性与六六六相同,属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对人和大多数其他生物体具有中等强度的急性毒性。它能经皮肤吸收,是接触中毒的典滴滴涕型代表,由于其在常压时即使在12℃以下,也有一定的蒸发,所以吸入滴滴涕蒸气亦能引起中毒。对人不论是故意的或是过失造成大量服用时,即能引起中毒。

氯丹有何毒害作用

氯丹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遇碱迅速分解失效,是一种高效、中等毒性、高残留的杀虫剂。

氯丹使用后,可在土壤、水体、各种动植物、水生生物和乳制品内残留,长期摄入环境中残留的氯丹,对健康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慢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可出现全身不适、乏力、失眠、头痛、眩晕、视力模糊、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度中毒时,还可有腹痛、四肢酸痛、抽搐、震颤、共济失调、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心率紊乱、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反射亢进、眼球震颤、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肝肾损伤等症状。慢性中毒时可发生自主神经紊乱。

林丹有何毒害作用

林丹又名高丙体六六六,纯品为无色结晶,微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胃毒作用、高触杀性和一定的熏蒸活性。主要用于防治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烟草、森林、粮仓等方面的多种病虫害。

使用后可在土壤、水体、水生生物、畜产品以及蔬菜、瓜果、粮油等作物中残留。污染环境后,还可间接对食品造成污染。长期食用林丹残留量较高的食品或饮水,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毒害作用。

林丹属于神经及实质脏器有害物质。中毒症状大多较轻微,主要表现为乏力、多汗、肌肉震颤、抽搐、失眠、眩晕、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甚至呼吸衰竭。长期摄入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组织,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多发性神经炎,肝、肾功能损害,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等症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如何污染环境的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较新的杀虫剂,药效大而副作用小。目前常用的有溴氰菊酯(敌杀死)、戊酸氰酯(速灭杀丁)、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目前使用的主要有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杀灭菊酯、溴氰菊酯和甲醚菊酯等。这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在光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易转变成极性化合物,不易造成污染。

拟除虫菊酯进入机体,被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含量较高。该类农药在体内代谢较快,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拟除虫菊酯在生物体内基本不产生蓄积效应,对哺乳动物毒性较小。

尽管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作物中降解速度快,残留浓度低。但是,对于多茬采收的蔬菜,即便使用农药的降解半衰期比较短,仍然存在严重污染的可能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于中枢神经有害物质。其毒害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毒者可出现头痛、乏力、流涎、惊厥、抽搐、痉挛、共济失调、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类农药还具有致突变作用。当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农药混合污染环境时,可产生协同毒害作用,增加毒性危害,延长毒性反应时间。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如何急救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该农药侵入人体的量。急性中毒症状与接触方式有关,主要有三类,即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刺激症状及口服者的消化道症状。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轻度中毒时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委靡、食欲缺乏、流涎、乏力、面部异常感觉、口鼻分泌物增多和肌束震颤。重者可出现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阵发性抽搐或惊厥(每次数秒钟、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进一步可发生意识障碍、肺水肿。危重病例可发生死亡。

皮肤接触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局部可引起瘙痒、烧灼感、红斑、疱疹和针刺感等皮肤感觉刺激症状,尤以面部异常感觉最为常见。这些症状的出现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口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流涎、头昏、恶心、呕吐、胃灼痛、腹痛等。

发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时,要立即脱离现场,更换沾染毒物的衣服。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眼部沾染时,可用清水或2%硼酸水冲洗。口服中毒者用1%~2%碳酸氢钠溶液或温水彻底洗胃,然后用4次,24小时内总量可达1000毫克。可迅速治愈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皮肤有刺激症状者,应避免强光照射,可用护肤剂进行局部处理,并可应用止痒药物。口腔分泌物增多可用小剂量阿托品0.5~1毫克肌内或皮下注射,仅用作控制症状,无解毒作用。适当输液,给予维生素B6、巴比妥类或地西泮等镇静剂、糖皮质激素和能量药物。含氰基的拟除虫菊酯中毒,可静注硫代硫酸钠1~2克。

溴氰菊酯有何毒害作用

溴氰菊酯是目前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的一种,纯品为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溶于丙酮及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本品为中等毒性农药。溴氰菊酯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但对螨类、介壳虫、盲蝽象等防效很低或基本无效,还会刺激螨类繁殖,在虫螨并发时,要与专用杀螨剂混用。

溴氰菊酯防治农业害虫,主要以乳油兑水喷雾。溴氰菊酯防治仓库害虫,主要采用乳油兑水喷雾,对原粮、种子的防虫消毒,一般持效期半年左右。严禁在商品粮仓和商品粮上使用。对空仓、器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作防虫消毒,一般采用喷雾法。溴氰菊酯防治卫生害虫,主要以可湿性粉剂兑水作滞留喷洒,或涂刷处理卫生害虫活动和栖息场所的表面。对蟑螂还可配制毒饵诱杀。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