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共和先锋卢性正
13754500000036

第36章 南北议和(3)

“好。卢性正,你的看法呢?”孙先生又问。

“我的看法与黄先生的差不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乱,多为百姓考虑,只要达到共和目的,建立民国政权,采取妥协和退让的策略,就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可以解决很多棘手问题。”

“行,我们就不再争论了吧。”孙先生接着道,“履行协约是必然的。当然前提是袁世凯必须赞成共和,维护民国权利。此外,我想在选举袁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我们还要坚持以南京为都,让袁到南京来就职,这样可便于约束和监督其滥用权利。”

“对,选老袁任职可以,但一定要多设限提防他。”景耀月赞成道。

“那就这样定了,明天我们就促议会选举!”孙先生最后一锤定音。

第二天是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开会,按照孙中山的建议,议会即选举了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5、平息叛兵

袁世凯获知自己当选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一时也不急着上任,虽然孙中山一再电告,并派教育总长蔡元培为欢迎专使到北京,邀他来南京就职。他却以北方危机隐伏,“舍北而南,则实有无穷窒碍”为理由拒绝南下。在蔡元培等欢迎专使到达北京后的第三日,又怂恿其部属曹锟部故意闹事,抢劫放火,声称兵变。由此再次强调南下之难。蔡元培在京城目睹兵变后,亦电孙中山,主张妥协,取消袁南下就职要求,确定临时政府建都北京。孙中山乃根据临时参议院决议,复电袁世凯,允其在北京就职。这样,袁世凯即在3月10日于北京宣誓就任了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就在老袁就任的前数日,卢性正在办公室找到黄兴商议道:“克强,我想推荐个人到临时政府来工作,你看怎样?”

“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中医学校毕业的女孩,叫黎梦花。当年我在萍浏醴起义中负伤,就是这女孩的父亲救了我。我曾跟你说过那次负伤的事。”

“啊,那女孩怎么到了南京?”

“她是在南昌读书毕业后,来南京找事做,我在一家药店无意中碰上的。”

“行啊,你可真有缘分呀!”黄兴点头道,“可以让她来,但安排什么事呢?”

“我看让她来临时政府的医务室工作比较合适。”

“好吧,就这样定。你可以通知她来。”黄兴答允道。

两人商议完毕,卢性正遂以陆军部的名义填了一个聘请书,下班后即找到黎梦花道:“你的事办好了,看,这是聘书,明天你就可来临时政府陆军部的医务室来报到了。”

黎梦花接过聘书,有些激动地说:“卢大哥,多谢你啊,帮我找了这份好工作。”

卢性正却慨叹一声道:“谢什么,我告诉你,这临时政府能坚持多久,我都难料了。”

“为啥呀?”

“因为袁世凯不肯来南京就职,他还要坚持定都北京。”

“定都北京,临时政府是不是就要取消?”

“是啊,现在袁世凯已当选,若定都了北京,这南京临时政府恐怕迟早会取消,因为这老袁会重新组阁。”

“如此来说……”

“是的,世事难料”卢性正接过话说,“你自己要想好了。”

“不,那我还是要来,这样,也能常见到卢大哥了。”黎梦花非常坚定地说。

第二天,黎梦花就高兴地来到临时政府陆军部的医务室报到上了班。

又过不久,袁世凯在北京开始组阁。3月13日,经南京临时参议院同意,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3月30日,袁世凯任命各部总长,分别为外交陆征祥(未到任前由胡惟德署理)、内务赵秉钧,财政陆征祥,陆军段祺瑞,海军刘冠雄,教育蔡元培,司法王宠惠,工商陈其美,交通唐绍仪(兼)。与此同时,袁世凯又任命黄兴为参谋总长并统辖两江军队,但黄兴拒绝接受此任命。本来,以两广为首的南军曾力推黄兴为陆军总长,而北军亦为段祺瑞力争,是黄兴力辞陆军总长新任才止息风波。3月31日,袁世凯再加调整,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总司令,统帅南方各军。黄兴遂电告各省都督、各部总长,告以就南京留守职。并称“留守一职,转为维持南方现时军队起见,原系暂设。……俟布置略定,仍当归息林泉,以遂初志。”

黄兴接受留守新职后,遂将卢性正找来相商道:“性正,老袁已任我为南京留守总司令,我决定调你来总司令部当副官长。期望你能继续协助我做好工作。你看怎样?”

卢性正笑道:“好啊,不管他袁世凯要吹什么风,反正是我们是老搭档了,你说该怎么干,咱就照办吧!”

“你要知道,留守这个职务也是暂时的,现在,留守南京的部队有10万之众,这么多的人,光吃喝就是个巨大的开支,而财政又指靠不了拨款,所以,我这个担子不好挑啊。我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经费问题。必须尽快筹款,才能解燃眉之急。”

“这筹款是大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

“我想自己专门抽时间去筹措,必要时要到上海或南洋去筹款。这留守的事,你就帮助多操点心,不能让军队闹事起哄。我如果不在南京,你就代我履行职责,可以全权处理所有公务。”

“好,你放心吧,我会尽力而为。”

黄兴交代毕,即忙于筹款去了,卢性正从这时起,则坐守司令部内,每天协调处理着各种繁杂的大小事务,黎梦花这时也转而到了留守府医务室工作,两人每天都会碰到面,且都忙碌不堪地干着各自不同的工作。

南京留守府设立后,面临着两个大的难题。一是经费问题。财政没有拨款,办事经费全靠自己筹措。二是缩编裁撤军队问题。其时,驻守各军达10万之众,这些军队原为拱卫南京及准备北伐使用,现在南北和谈成功,不需北伐打仗了,军队当然要裁撤遣散。而哪些部队需要裁撤,哪些部队需要保留,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被裁撤的部队工作难做,巨额的遣散费也毫无着落。黄兴为此很伤脑筋。俗话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而南京临时政府自成立以来,这经费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没能很好解决。现在临时政府北移,南京留守府只是个过渡机构,日子当然更不好过了。

一天下午,黄兴为筹款去了上海。卢性正在留守府内正值班。有值日官匆匆进来报告道:“卢副官长,卑职刚才接到警局报告,赣军邓立辉部哗变,抢劫了白门桥、太平桥一带的商店,你看怎么处置?”

“敢抢商店,简直无法无天。给我下令王芝祥军长,让他马上派兵去平息叛兵。”

“是!”

值班参谋随即以留守府司令部名义,电告驻宁的广西王芝祥军长,请其派兵镇压。哗变的一伙叛兵当晚即被逮捕处决,局势很快得到了控制。

过了两日,黄兴从沪返宁,见到卢性正就夸赞道:“性正,我这几日不在留守府,听说你下令派王军长的兵平息了邓立辉部的叛变,干得不错嘛!”

“你让我当副官长,你不在时,就代任总司令履职,我可是遵守你的嘱托才敢果断处置此事件的。”

“很好,我不在,你就该这样履行职责。维护好治安秩序。”

“可是,现在军队缺饷,要防止哗变,得尽快筹集资金,才能解决问题啊!”

“我正在筹措谈判,日本三井洋行最近答允可借款给留守政府,如果争取到位,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太好了,期望能早日谈成。”

5月13日,经黄兴多番联系,南京留守政府与三井洋行终于签订了借银35万两的合同。这笔钱到账后,终于解了留守政府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