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人生每日的心灵鸡汤
13753500000006

第6章 一月 人生是一幅被刷新的画布,任由你挥毫泼墨(5)

格里当即对他说:“我遇到麻烦了。我犯了个大错。”他接着解释了所发生的一切。尽管公司主管不是个喜欢大手大脚地花钱的人,但他深为格里的坦诚所感动,很快设法给格里拨来所需款项。手提包一上市,果然深受顾客欢迎,卖得十分火爆。而格里也从超支账户存款一事中汲取了教训。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这样一点,当你一旦发现了自己陷入了事业上的某种误区,怎样爬出来比如何跌进去最终会显得更加重要。

点滴哲理

当你不小心犯了某种大的错误,最好的办法是坦率地承认和检讨,并尽可能快地对事情进行补救。只要处理得当,你仍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向优秀看齐

有一次,林先生去美国,一位美国的朋友开车带他去一个富人居住区观光。林先生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去名胜风景区观光,偏要选择这样的富人区呢?”

朋友笑着说:“这里非常漂亮,看了后,可以让你心情舒畅,并会有所收获。”

“有所收获?”林先生说,“难道看到别人住这么漂亮的房子,生活得如此惬意,你们不嫉妒吗?”

“我为什么要嫉妒他呢?他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做得更好。来这里,可以提高我寻找机会的积极性,让我产生一种奋斗的动力。这就是收获。”朋友认真地说。

后来,林先生又去了日本。巧的是,日本朋友也是陪林先生去了富人区。林先生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日本朋友笑着说:“那里会发现做得比我们自己强的人,我们会千方百计地接近他,和他拉上关系,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虚心地向他学习经验。——然后,暗暗地努力,发奋工作,再利用自己的长处,想方设法去超过他。”

点滴哲理

美国人和日本人并不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嫉妒,而是以他们为行动的目标和动力,使自己也成为宝石。这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托尼在美国中部一个大制造公司做了4年的人事官员,他有一个体面的心理学学位。他自称适度自信,性格外向,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大体上是乐观的,工作顺利,婚姻幸福。然而他却常常陷入一种莫名的不快中。他承认:“我总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我在工作中并不很受欢迎,因为我对同事们从没有真正的亲密感。或许在内心深处我不相信任何人。即便跟妻子在一起,我大多数时候也是小心谨慎。当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有关我自己的问题时,我通常闪烁其词。作为人事官员,我需要人们的支持和信任。但我总觉他们有点儿躲着我,甚至提防我。或许他们是在回报平日里我对他们的喜怒无常和神经质吧。”

托尼的想法没有错,恰恰是因为他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让人觉得他神经质,同事们才躲着他。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安娜是一个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其组织中相当数量的办公室成员承担着广泛的责任。她同丈夫离婚了,与十多岁的儿子和女儿住在一起。她的烦恼是:“我总是无法克制地经常向别人发脾气,虽然事后常常后悔,但又总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恶劣情绪。我们办公室的职员流动得相当快,所以对大多数的人很难有真正的了解,而我周期性地与这样或那样的人发生口角。我试图强硬些,也试图亲切愉快些,可怎么都不管用。如果我粗暴强硬,他们就怨恨不满并予以回击。而如果我态度可亲,他们又觉得我软弱可欺,想趁机利用我。我在家里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我的孩子们都怨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使我感到我令他们失望了。

但更令我自己失望的是,我即便付出这么多的代价,却仍然得不到同事们的理解和拥戴。我曾失落之极,认真考虑过辞职。可是我在个人生活上已感觉失败,如果现在辞职,那么我在职业上也失败了。”

那么错在哪里呢?托尼与安娜显然都是成功的职业人士,他们的工作涉及到操纵其他同事并又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他们要么有不错的学位和职位(像托尼),要么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像安娜),可显然他们都有工作中的苦恼。而他们的共同症结就在于不能信任同事,尊重同事,无法良好地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既伤害了自己,又得罪了他人。

点滴哲理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秘诀。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

自我反省

夏朝时,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衣着朴素,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点滴哲理

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虚心的检讨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坦然面对排挤和嫉妒

海军军人伯利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探险家,他1909年4月6日乘雪橇到达北极。这次探险取得的圆满成功,使他占尽风流,名噪全球。这次纪录是几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勇敢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饱尝艰难险阻之苦也没能达到的。伯利的身体也患上了严重的冻疮,他不得不切除了8个脚趾头;接二连三而来的苦难,使得他几乎要发疯了。尽管这样,他的上司却因为他独霸了名声而对他表示出极大的怨愤。因此,当伯利再度提出北极探险计划时,他们立即予以强烈反对,抨击他是借“科学探险”之名,行募集资金“到北极去逍遥快活”之实。他们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竭力阻挠伯利北极探险计划。后在麦金雷总统的干预下,伯利才得以继续进行他的北极探险计划。如果伯利一直都呆在华盛顿的海军总部大楼里进行他的日常事务,那么,他还会遭到那种抨击吗?当然不会。这是因为,他在海军总部的重要性、知名度、影响力,都还不至于招引某些人的嫉妒。

点滴哲理

当你被不公正的批评所困扰的时候,你遵循的第一项原则应该是:把不正当的抨击当作经过伪装的赞美。记住:一只死狗,根本就没有谁愿意花费心力去理睬它。杰出的人才会遭受嫉妒。

永远鼓舞自己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他母亲报告赛车的结果时情景对他的成功影响很大。“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第二。”“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但,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个第二是很好的事吗?特别是这么多辆车参加比赛。”“理查!”她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被打破。他从未忘记他母亲的教诲——“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是的,“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一旦你从内心决定要得第一,那么你就会获得更大的动力。在生活中你敢不敢说“我是第一”?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困难。如果你是个渴望成功的人,并且意识到以个性为中心是成功的基础,请回答:“当然,我就是第一。”如果想保持一点谦虚的绅士风度,你也可以回答:“不是第一。”但要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是并列第一”。为什么一定要是第一呢?因为你本来就是第一。至少,你要在意识中播种争第一的信心,这样,你的个性才会真正成熟起来。记住!生活需要个性。

点滴哲理

你一定要学学理查·派迪,相信自己是第一。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能指望别人相信吗?鼓舞你的人恰恰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