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动物的神奇本领
13749300000016

第16章 动物的生存之道(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先天不足或者是弱小的动物,在残酷的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动物世界中,不断进化,改变生活习性,扬长避短,最终使得物种得以生存和延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繁衍和生存,有些动物练就了超常的生存本领。人类具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应当学习动物生存之道。

鹤能在沼泽上自由行走

鹤类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重4~9千克,经常出没于青藏高原,平原的湖泊、农田、池塘、溪流、海湾、芦苇塘以及宽广的沼泽地带,从不飞到树上。它们常在沼泽地、海滩或芦苇塘上悠闲地来回踱步,慢条斯理地寻觅食物,有时展开双翅在地面上奔跑,并发出嘹亮的鹤鸣。夜间多栖于滩头或四面环水的浅滩上。

沼泽地或海滩由淤泥沉积而成,是人类和动物难以跨越的地方。人和动物在沼泽地上行走,一不当心,就可能陷进淤泥,难以自拔而惨遭灭顶之灾。那么,鹤类和其他涉禽(如鹬类、鹳类等)为什么能在沼泽地上行走自如呢?

鹤类等涉禽要在沼泽地寻觅鱼虾及软体动物、青蛙等食物,必须使身体在淤泥中不下陷。惟一办法,只有增大身体某一部分与淤泥的接触面,以增大浮力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这就像一个汽车的轮子陷进淤泥,人们总是在被陷的轮子下塞进一块木板或草垫之类东西一样。如果观察一下鹤类的足,就会发现它们都具有细长的腿,尤其那与身体比例很不相称的特别长的趾:后趾小,节位高于前三趾;三趾间具半蹼。这些结构都有利于增加足与淤泥的接触面,从而增大浮力支撑身体。

贴士:鹤为长寿仙禽,经说:鹤寿无量;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中国人称健寿者长寿白叟,又呼“鹤发童颜”,就连惦念离世老人都冠以“驾鹤西游”美意。

在沼泽地上,人们还可看见,正在觅食的鹤类,突然展开双翅,在沼泽地面上奔跑或向前飞一段距离,然后再次停立,在沼泽地里继续觅食。鹤类突然奔跑或超低空飞翔,说明它走进了比较松软的淤泥,脚趾已无法承受身体压力,预感即将要陷入淤泥。这时它借助翅膀振动所产生的向上浮力,将整个身体拔出淤泥而向前奔跑或飞离一段距离,以摆脱困境。

更有趣的是鹤类的头部构造,它们经常站立在泥沼中,用细长的颈和嘴潜入水中捕食鱼虾等,当头部埋入水中时,它鼻孔上的被膜会自动地把裂状鼻孔盖上,以阻止泥沙进入气管。

鹤类的脚趾和头部构造与行为如此巧妙配合,完美无缺地适应了沼泽地的生活环境,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天鹅不怕高空缺氧

我们知道,氧气的分布是与海拔高度有关系的。海拔高度越高,氧气就越稀薄。对于人类来说,如果平时生活在平原地区,突然到了高原地区,比如西藏高原上,会特别不适应,出现呼吸急促、头晕等情况。假如登上海拔8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情况就会更糟糕,不经常参加锻炼,身体不健壮的人一定会因体力不支而倒下。这是因为高山空气稀薄,氧气供应不足造成的。

贴士:在我国雄伟的天山脚下,有一片幽静的湖泊——天鹅湖,每年夏秋两季,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在碧绿的水面漫游,就像蓝天上飘动着的朵朵白云,好看极了。

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有些鸟类却能随意在高空自在地飞行,似乎从来不怕缺氧。有的鸟类,比如天鹅,它们甚至能安全地飞越喜马拉雅山。

天鹅居住在中亚地带,秋天一到,便结队穿越喜马拉雅山,到温暖的印度过冬。天鹅为什么不怕缺氧呢?原来,天鹅有特殊的身体结构,肺的前后面都有能储存气体的囊,一次能吸收很多空气,储在气囊里,所以有足够的氧气使用。

企鹅不怕寒冷

世界上有18种企鹅,都生活在南半球。无论哪种企鹅,背部的羽毛都是黑色的,腹部则是雪白色。在人们的印象中,企鹅都生活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是冰雪、寒冷的象征。其实不然,从赤道到南极大路,都有企鹅的影子,而且生活在温带的企鹅种类是最多的。

有许多企鹅生活在南极圈内,那里终年气候寒冷,但企鹅却照样能繁衍生息。这是因为那里的企鹅身体上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小羽毛,上面还有一层厚厚的油脂,起到了防水的作用。在紧贴皮肤的地方,还有更加柔软轻便的绒羽,皮肤下面覆盖着厚厚的脂肪,这些优点可以让它们经受住刺骨严寒。

贴士:和鸵鸟一样,企鹅是一群不会飞的鸟类。虽然现在的企鹅不能飞,但根据化石显示的资料最早的企鹅是能够飞的哦!65万年前,它们的翅膀才慢慢演化成,能够下水游泳的鳍肢,成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企鹅。

企鹅的腿非常短,并不像其他动物一样和肚子相连,而是像人那样直接长在臀部。这种结构使企鹅不管是站立还是走路,都必须把身体挺得笔直。当企鹅要从高处走向低处时,就会趴在冰地上,用两条小短腿推动整个身体向前滑行。

企鹅是所有鸟类中最擅长游泳的,而且潜水本领也是最好的。企鹅一次可以在水下待20分钟,最多可以下潜到200米深的海里。它们凭借着流线型的身体,在水中来去自如,可谓是鸟类中“最出色的潜水员”。

北极熊防寒有高招

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对北极冬天寒冷的天气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即使气温下降到零下35℃,北极熊也不会担心。并且,在寒冷的巨大冰块上,它们还能繁育自己的后代。北极熊之所以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是因为它们全身长着独特的皮毛。

北极熊的毛非常奇特,是一些中空的小管子,这些小管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变成美丽的金黄色,但如果是阴天或有云天气,毛管对光线折射和反射很少,人们就可以看到白色的北极熊。北极熊的毛是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对于北极熊十分重要。有了它,北极熊才能够抵御北极的严寒。

贴士:一般说来北极熊在每年的3.5月非常活跃为了觅食辗转奔波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在严冬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几乎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

北极熊身上披着长毛,多油脂,即使它的体重达600千克,跳进寒冷的海水里也不会沉到水底。北极熊身上的毛能够排斥水。当它从海里爬出来时,只需要将身抖几下,体毛就会变干,这和狗在游泳后要抖掉身上的水是一样的道理。北极熊浓密而柔软的体毛就像是一件温暖的羊毛大衣。此外,北极熊在外出寻找猎物或睡眠时,常常喜欢把自己埋在雪里,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寒风的侵袭。

当夏季来临时,冰层逐渐退缩,北极熊易受攻击的弱点完全暴露了出来。因为北极熊适应寒冷的气候,所以全球变暖对北极熊非常不利。

大熊猫也会吃肉

大熊猫的食物含有的营养较低,无法储存足够的能量。为了保存体能,它们不常进行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大熊猫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不喜欢爬高坡。平时,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很小,它们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互相并不直接接触。大熊猫除了喜欢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但食量很少。大熊猫并非完全吃素,偶尔也会吃“荤”。在大熊猫的栖息地里,生活着一种害鼠,名叫“竹鼠”,也称“竹溜子”,它们以箭竹的地下根为食,这会导致箭竹枯死。但竹鼠的肉却鲜嫩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俗语曾赞说:“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捕食竹鼠的办法。它们能根据闻到的竹鼠的气味,尽快发现其踪迹,找到竹鼠的洞穴,然后用嘴向洞里吹气,前爪使劲拍打,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趁此时机一跃而上,前爪按住竹鼠,撕去鼠皮,食尽鼠肉。如果竹鼠不出洞,大熊猫就会挖开它的洞穴,进行捕捉。

贴士:近几年,科学家的野外隐藏摄像机发现,雄性野生熊猫在树上留下气息记号时,会抬起一条后腿,像公狗一样,然后把尿往树的高处撒去。尿撒得越高,雄性大熊猫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大熊猫虽然也吃肉,但是它们却很少捕食动物或吃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说它们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吃肉的机会。因为在大熊猫分布的地区,很少有大型的食肉兽,当然,也没有多少残尸剩骸供它们食用。而大熊猫从那些鼠类等小动物身上获得的营养往往还不能够抵偿为此消耗掉的能量。

黑熊储能冬眠

栖息在不同纬度的黑熊,其冬眠习性是不一样的。冬眠之前的一段时间,黑熊每天要花20多个小时,尽最大的努力去寻觅营养最丰富的食物,吃得膘肥体壮,在皮下积累厚厚的脂肪,储备丰富的能量以供冬眠时消耗。冬眠时间最长的黑熊,一般会从每年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3月,时间大约为6个月。

黑熊多喜欢在密林深处的阳坡树洞或嵩涧冬眠。洞口朝天的为“天仓”,洞口靠近地面的为“地仓”。有时,黑熊也会利用倒在地上的树根扒坑作仓。进涧冬眠之前,黑熊先用树枝、树叶等封住洞口,整个冬眠期间,黑熊不吃、不喝、不动,也不排泄体内的废物。它们在冬眠之前直肠内会形成一个结实的栓形粪便,俗称“粪栓”,冬眠醒来后再将其排出体外。

贴士:黑熊多数时候在夜间出行,白天则躲在树洞或岩洞中休息。到了秋天它们更少在白天外出。别看体形笨重,但它们都是游泳和爬树的好手。它们也能长时间依靠后腿站立,并利用前爪攻击对手或者获得食物。

一些真正的冬眠动物,在休眠时心率和呼吸会减弱,体温迅速下降,稍微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如松鼠、土拨鼠和一些爬行动物,它们躲在洞里沉睡,没有任何知觉。但是黑熊并不是这样。它在冬眠时睡眠很浅,警惕性也非常高,并且随时都会醒来,有时黑熊还会出来晒太阳,以升高体温、抵御严寒,黑熊对外界情况的反应也很灵敏。一旦黑熊受到惊扰,它就会立刻冲出洞外进行反击,如果逃离此处,黑熊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洞穴。因此,人们都认为,黑熊算不上真正的冬眠动物。

黑熊经过冬眠之后,由于体内消耗了大量脂肪,体重逐渐减轻,需要补充许多能量,所以黑熊必须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觅食。每年7~8月,是黑熊的繁殖季节。在这些季节,黑熊会变得异常凶猛。雌性黑熊的孕期约为7个月,冬眠后1~2月雌性黑熊就会产仔,每胎产1~2仔。幼仔出生时体重达250克,1个月后,黑熊幼仔才能够睁开眼睛,但生长速度很快,3个月后,幼仔就能跟着雌性黑熊外出活动。5个月时,幼仔就可以断奶,4~5岁时,幼仔达到性成熟。

海豚惊心动魄的生育

全世界有30多种海豚,而且分布较为广泛,从温暖的赤道海洋到寒冷的北极地区,都能听到海面上海豚欢愉的叫声。海豚和鲸归属于同一个大家族。由于海豚的大脑结构复杂,其智力远远超过其他哺乳动物。它们十分聪明伶俐,学习能力很强,并常常对落海的弱小动物和人类积极地救助。因此,海豚是一种非常惹人喜爱、心地善良的动物。

海豚妈妈要怀胎一年,海豚宝宝才能出生。出生时,小海豚先伸出小小的尾巴,最后探出头来,这样是为了避免被海水呛着。接着海豚妈妈会马上帮助它的小宝宝们游上水面,呼吸第一口新鲜空气。

贴士:海豚是在水面换气的海洋动物,每一次换气可在水下维持二三十分钟,当人们在海上看到海豚从水面上跃出时,这是海豚在换气。同时,海豚的栖息地多为浅海,很少游入深海。它们会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活动,休息或游玩时,会聚集在靠近沙滩的海湾,捕食时则出现在浅水及多岩石的地方。

在海豚妈妈分娩前,海豚们先将“产妇”包围起来。因为海豚妈妈分娩时会流大量的血,引来凶狠的鲨鱼,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当恶鲨出现时,一对雄海豚会同时出击,一个用尖嘴巴猛击鲨腹,另一个则以尖锐的牙齿咬断鲨鱼的咽喉,同心协力将鲨鱼杀死,以保障“产妇”的安全。

刚出生的小海豚的牙齿中间是空的,成年后才变成实心的。海豚的牙齿是从里往外一层层生长的,犹如树木的年轮。按照海豚牙齿的年轮计算,海豚的平均寿命为20多岁,最长的可活到40岁。

骆驼不怕风沙

骆驼的鼻孔里生有防风沙的鼻膜,狂风来袭时它会自动关闭鼻膜;它的眼睑上还长有一排厚厚的眼睫毛,能防止风沙吹进眼睛里;骆驼的耳朵里还生有浓密的细毛,可帮助它挡住无孔不入的沙粒。此外,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大,脚底长着厚厚的肉垫,行走时不易陷入沙窝里去。骆驼背上高高隆起的驼峰里面储存了大量的脂肪。正因为骆驼具有特殊的身体结构,才使它能够无所畏惧地在沙漠里奔走,成为沙漠居民的好帮手。因此,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贴士:12月,是公驼发情的季节,人们发现,在这个季节公驼追赶母驼或追逐骑马人的速度,远远超过平时的速度,每小时可达70~80公里,一般的骏马根本赶不上它。

食物丰富时,骆驼将多余的脂肪储存在驼峰里,条件恶劣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储备度过困难时期。驼峰内的脂肪不仅可用作营养来源,它氧化时又可产生水分,因此骆驼可以几天不吃不喝。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季一天仅排尿一升左右。而且它们不容易出汗,也不会轻易张开嘴巴,这些都有助于骆驼在无水的沙漠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