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13748900000052

第52章 软组织损伤(33)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4例,男性表现为阴囊明显肿胀,单侧或双侧睾丸水肿充血,压痛质硬,有坠重感,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内缘呈广泛青紫瘀斑。女性多表现为会阴部广泛青紫瘀斑,大小阴唇肿胀压痛,有硬结,小便时有涩痛,行动时牵拉痛可波及双侧腹股沟。经治疗均获愈。自服药后至局部肿胀、疼痛、硬结瘀斑消退,最短8d,最长21d。合并错缝的须行手法复位,合并骨折的1个月后方可正常行走。

治验:李某,女性,26岁。患者1d前因骑自行车与人相撞,急刹车时,阴部骑跨在自行车横杆上,当时疼痛难忍,在家自服三七及云南白药等,症状无明显减轻,反而加重。诊见双侧大阴唇高度肿胀,青紫,质硬,拒按,局部皮肤发亮发烫。舌苔黄,脉弦数。诊为外阴挫伤。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的消肿止痛化瘀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外敷、熏洗和保持外阴局部清洁。3d后复诊,肿痛明显好转,但外阴部硬结未消,用原方案配合消肿止痛化瘀汤药渣煎汤熏洗患处,7d后症状消失。

【经验心得】阴部损伤,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外溢于肌肤,血瘀内滞,脉络受阻而形成瘀肿。阴部属足厥阴肝经,肝经布胁肋循阴器。治疗用药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宜。本方取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泽兰、槟榔、车前子以活血化瘀,消肿利水;加入乳香、没药、血竭以入肝经,祛瘀、通络、生肌、止痛,配合土鳖虫,炮山甲破血逐瘀,软坚散结;桔核、乌药、荔枝核等疏肝理气、舒筋活络止痛。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软坚散结、消肿利水之功。配合中西药外敷、温敷、熏洗,可起消炎退肿作用。

【方剂出处】甘浩庆,等.消肿止痛化瘀汤为主治疗阴部挫伤64例.中国民间疗法,1998;(1):50自拟化瘀消肿汤治疗阴部挫伤【药物组成】桃仁12g,红花8g,炮山甲12g,制乳香6g,制没药6g,小茴香6g,乌药6g,橘核10g,荔枝核10g,川芎6g,赤芍15g,土鳖虫8g,当归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药渣可再加水煎沸后熏洗患处,每日2次。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理气止痛,软坚散结。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0例,男性多为整个阴囊明显肿胀,单侧或双侧睾丸水肿,质硬压痛,伴有坠胀重感,会阴部及双侧股内缘呈弥漫性青紫瘀斑,严重的伴有阴茎及龟头青肿、小便涩痛等症;女子表现为会阴部广泛青紫瘀斑,大小阴唇肿胀压痛,严重者有硬结,小便时伴有涩痛,行动时牵痛,甚则可波及阴阜部。病程最短的3h,最长的7d。80例均获得痊愈。自服药后至局部疼痛、肿胀、瘀斑消退,时间最短为7d,最长24d,其他并发症状也随之消失。

【经验心得】阴部属足厥阴肝经循环部位,肝经布胁肋循阴器,因损伤后致气血运行不循常道而外溢,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内滞,脉络受阻而形成瘀肿,用药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宜。本方的活血化瘀之品乃为四物汤加减而成,取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川芎以活血化瘀,使瘀祛肿消;复加制乳香、制没药皆入肝经,既可祛瘀通络,又可行气止痛;土鳖虫、炮山甲破血逐瘀,软坚散结;橘核、小茴香、乌药等疏肝理气、舒筋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活血祛瘀、理气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

【方剂出处】吴鹏强.自拟化瘀消肿汤治疗阴部挫伤80例.中医正骨,2001;13(3):18散瘀膏外敷加绷带固定治疗踝关节扭伤【药物组成】黄芩3份,黄连2份,黄柏3份,大黄9份,生川乌、草乌各1份,细辛1份。

【治疗方法】上药置烘箱焙酥研粉。乳香、没药各3份,混入前药研粉混匀。加入适量凡士林软膏加热调匀,冷却后成半固体状备用。取散瘀膏适量,均匀敷于适当大小的油纸上面,贴敷于患部。根据患者扭伤部位,用纱布绷带做内翻或外翻“8”字包扎固定。3d后更换药物,调整固定。再过3d解除固定。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生肌止血,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5例,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8%。

治验:林某,女性,23岁。1d 前左踝关节扭伤,疼痛,不能行走,左外踝前、下方瘀紫、肿胀,踝下压痛明显。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筋脉损伤,气血瘀滞。治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采用散瘀膏外敷加“8”字绷带外翻固定。3d后疼痛缓解,肿胀明显减轻,已能着地跛行。换药调整固定,再过3d后行走如常。

【经验心得】有效的固定是治疗关节韧带扭伤的主要方法。传统的石膏绷带固定方法,由于固定时间较长而且笨重,费用较大,多难以为患者所接受。根据患者踝关节韧带扭伤不同部位(主要有距腓韧带,胫腓前联合韧带,三角韧带的损伤),采用内翻或外翻“8”字绷带固定法进行治疗。该方法不但能有效保持关节处于功能位置,又可以保持关节的适当活动度,体现了中医学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动静结合的原则。同时,还采用了散瘀膏外敷,旨在提高疗效。散瘀膏方中黄芩、黄连、黄柏清热解毒消肿,大黄活血逐瘀,乳香、没药生肌止血,川乌、草乌止痛,细辛止痛而辛温引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生肌止血、消肿止痛之功。

【方剂出处】杜汉中.散瘀膏外敷加绷带固定治疗踝关节扭伤45例.浙江中医杂志,2000;(5):294深刺阳陵泉治疗踝内翻扭伤【穴位选择】阳陵泉。

【治疗方法】取患侧阳陵泉,选用75mm 毫针向阴陵泉方向缓慢深刺,使触电样针感向下传导至踝部,得气后留针。若没有触电样得气感,可将针退至皮下,调整角度后重新进针,直至得气为止。深刺过程中注意避开大血管,同时配合损伤局部取穴(丘墟、阿是穴等),针刺以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功效主治】通络止痛,行气活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0例,全部治愈,1d内治愈10例,最多治疗5d,平均治疗时间2.46d。

【经验心得】针刺阳陵泉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踝内翻扭伤是远刺和近刺相结合的方法,由于行走不慎或外力使踝关节突然内翻,致踝关节外侧筋脉肌肉损伤,深刺阳陵泉穴使针感至踝,气至而有效,气机调畅,通则不痛,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内翻扭伤时深刺该穴,激发其精气直达病所,使损伤部位气机调和通达而痛止,故有立竿见影之效。

【方剂出处】陈义良,等.深刺阳陵泉治疗踝内翻扭伤50例.江西中医药,2001;32(6):34双黄散治疗踝关节扭伤【药物组成】大黄12g,黄柏6g,泽兰6g,板蓝根6g,薄荷5g,白芷5g,甘草5g。

【治疗方法】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功效主治】将已调好的膏剂,加少许米酒,调成糊状,匀涂在塑料薄膜上,敷于患处,用绷带包扎,抬高患肢。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5例,经双黄散外敷后,迅速见效,3d内疼痛基本消失,肿胀明显减退,基本可以下地走动,5~7d 完全康复。

【经验心得】双黄散由黄柏、大黄、泽兰、板蓝根、薄荷、白芷、甘草等中药组成。其中黄柏、板蓝根内含碱、酮、酚成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活血散瘀的作用。薄荷和泽兰含有挥发油,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消肿,特别是薄荷油,尚可解热,并通过麻痹神经末梢而达到止痛。白芷内含芷素醚,也可消肿止痛。因此,双黄散应用于踝部扭伤效果显著。对于重度扭伤,可在辨证施治原则下,内服活血化瘀和消热解毒药物,联合双黄散外敷,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方剂出处】孟祥森.双黄散治疗踝关节扭伤45例体会.海军医学杂志,2000;21(2):154损伤熏洗液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药物组成】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制川乌、草乌各15g,防风30g,桂枝30g,苏木24g,威灵仙30g,三棱24g,莪术24g,当归尾24g,红花18g,川牛膝24g,桑枝24g,千年健20g,刘寄奴20g。

【治疗方法】用清水3000ml煎沸3min 后,将患处在药液上熏蒸15min,待药水稍凉,再将患处置于药液中搽洗,以外踝痛点为阿是穴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2min,每日3次,每剂药可反复使用6次。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舒筋活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7例,经治疗后均治愈,外踝肿胀、疼痛消失,压痛消失,足内翻时无疼痛,行走正常。其中1周内治愈者31例,2周治愈者11例,3周治愈者5例,平均治愈时间10.1d。

【经验心得】踝关节扭伤属中医“伤筋”范畴,陈旧扭伤是新鲜扭伤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而成。主要病机为瘀血未尽,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治疗重点是积极改善损伤组织血液循环,减少瘢痕形成和组织粘连。损伤熏洗液能活血祛瘀、舒筋活络,乘热熏洗患处,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改善患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肿胀的消散及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少瘢痕组织形成和粘连。

【方剂出处】秦纲.损伤熏洗液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47例.中国民间疗法,2002;10(2):28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治疗方法】以疏经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祛肿为主。针刺取穴以病变局部为主,取悬钟、丘墟、解溪、昆仑、跗阳、三阴交、太溪、照海、商丘、中封、太冲等,每次选用3~5穴,针法以平补平泻为主,留针20min。出针后,取中药“四黄散”(生黄栀、生大黄、生黄芩、黄柏各等份,研碎组成)适量水调,外敷于扭伤局部,直径大于肿痛区2cm,药厚0.5cm,并以绷带固定(内翻扭伤以外翻位固定,外翻扭伤以内翻位固定),次日针前取下,针后敷上。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祛瘀消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0例,经1个疗程治疗,针药组40例中,治愈3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

治验:患者,男,40岁。因不慎跌倒,左足疼痛不能站立。检查见左足外踝部肿胀,有明显压痛,外展时疼痛加剧。X线摄片示无骨折,无脱位。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诊断为左踝关节急性扭伤,经针刺悬钟、昆仑、丘墟、解溪,疼痛稍瘥,再加以中药“四黄散”外敷,治疗3次后肿痛消失而告愈。

【经验心得】急性踝关节扭伤,是由气血瘀滞于局部,经气运行受阻所致,俗称“伤筋”。针刺可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祛瘀消肿;中药“四黄散”具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作用,针药相伍为用,更提高了治疗效果。

【方剂出处】谢凯.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80例.上海中医杂志,2002;21(3):32乌头煎熏洗治疗踝关节外伤后遗症【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各10g,逍遥竹24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桑枝30g,桂枝20g,川姜10g,路路通20g,木瓜20g,独活20g,细辛10g,土牛膝20g。

【治疗方法】上方先用冷水浸泡1~2h,然后文火慢煎,开后30min使用。先将患肢放热气处熏蒸,待水温降至50℃左右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洗30min。每日熏洗2~3次,每日1剂。无骨折脱位的踝关节扭挫伤,伤后7d 熏洗,边熏洗边活动关节;有脱位者,复位后2周再熏洗、活动关节;有骨折者,骨折临床愈合后再熏洗、活动关节;手术后无石膏外固定者,拆线后3d 方可熏洗、活动关节;有石膏外固定者,去除石膏后方可熏洗、活动关节。

每个疗程7d,疗程间休息1~2d再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功效主治】舒络止痛,温经散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12例,合计共治愈74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4例。

【经验心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病机在于瘀血停滞,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形伤则肿,气伤则痛,故临床多见患处肿胀疼痛、皮下青紫、筋肉挛急,治当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散结解凝。乌头煎选用活血化瘀药物与舒络止痛、温经散寒药物相配伍,能够使血行瘀消、经络通畅而诸症自愈。应用本方还需与功能锻炼并举,才能做到动静结合。骨折、脱位后关节固定者,应尽早解放固定的关节,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但可以调节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方剂出处】李景银,等.乌头煎熏洗治疗踝关节外伤后遗症112例.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67自制药酒外涂治疗踝关节扭伤【药物组成】红花625g,泽兰300g,生草乌250g,生川乌250g,木瓜325g,栀子325g,续断250g,怀牛膝125g,当归尾325g,桃仁250g,生大黄150g,川芎250g,三七625g,莪术250g,三棱250g,刺五加300g,骨碎补325g,樟脑6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