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13748900000020

第20章 软组织损伤(1)

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要严格贯彻首重气血,筋骨并重,标本兼治,内外结合的治疗原则。既要注意局部损伤的变化,又要重视脏腑、气血的盛衰;既要注意内服药物的治疗,又要重视外用药物的运用;并以八纲辨证和经络、脏腑、气血等辨证为治疗依据,根据损伤的虚实、久暂、轻重或缓急等具体情况,而选择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第一节全身通治方

一、内服方

复方苦酒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和腱鞘炎

【药物组成】①白面粉100g,薏苡仁100g,桑白皮25g,地榆40g,自然铜(煅)20g;②鸡血藤20g,五加皮5g,生草乌20g,肉桂5g,透骨草10g,海桐皮20g,独活20g,黄柏10g,醋2000ml。

【治疗方法】将处方②各药酌予粉碎,用醋浸泡7d,过滤,滤液备用;将处方①各药(除白面粉)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与白面粉混匀备用。取上述滤液700g 加热至沸,另用滤液400g 将处方①细粉调成糊状,随即将糊状液倾于沸腾的滤液中,不断搅拌,至全部成糊化膏状时停火即成复方苦酒膏,放凉备用。使用时,将上述复方苦酒膏均匀抹在棉纱布上外敷于患处,用弹力网状绷带外部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00例,软组织损伤70例中,3d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52例,1周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8例,总有效率100%;腱鞘炎30例,3d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8例,1周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1例,治疗超过1周肿胀、疼痛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96.7%。

治验:张某某,男,18岁。右脚踝关节扭伤,扭伤部位肿痛,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排除骨折,临床诊断为软组织损伤。肿痛部位外敷复方苦酒膏治疗,每日1次。敷药3次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又敷药3次,患者右脚踝关节疼痛消失,活动恢复正常。

【经验心得】软组织损伤一般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损伤。外伤后经脉受损,离经之血瘀滞于筋肉之间,阻滞脉络、瘀肿作痛。故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瘀血化热则局部红肿发热;气血凝滞、筋脉失其濡润则活动受限。腱鞘炎是肌腱在腱鞘内长时间机械性摩擦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腱周组织出现炎性细胞,出现水肿、组织肥厚、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困难,属中医“伤筋“范畴,病因病机是由于风寒湿邪侵犯,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经脉阻滞不通所致。虽然软组织损伤与腱鞘炎病因不同,但都伤及筋脉,造成经络受阻、气滞血瘀,故都可采用活血化瘀之中药治疗。方中的薏苡仁、桑白皮具有利水除痹舒筋的作用;地榆、黄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自然铜、鸡血藤具有活血散瘀之功,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五加皮、生草乌、透骨草、海桐皮、独活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和消肿止痛的功能,临床常用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和跌打损伤;肉桂具有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作用;醋有散瘀止血的作用。本方寒热并用,诸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和消肿止痛功能,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和腱鞘炎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

【方剂出处】孟凡珍,等.复方苦酒膏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和腱鞘炎100例.四川中医,2006;24(8):80复方田七液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挫伤【药物组成】田七、土鳖虫各300g,穿山甲珠、天花粉、川牛膝、骨碎补、赤芍各5000g,乳香、没药、红花各3000g,桑寄生、乌药各6000g,杜仲1500g。

【治疗方法】以上药物分别浸泡1夜,按煎煮法提取两次,煎液合并,浓缩至30L,加10%尼泊金乙酯醇溶液适量,搅拌,静置24h,过滤,分装成每瓶500ml,115℃灭菌30min,即得。成人每日3次,每次100ml;伤情较重者每次150ml,每日3次,连服6~10d;儿童及年龄较大者略减,孕妇及有内脏损伤者忌服。(也可依上方比例配成汤剂煎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54例,治愈493例,好转36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95.5%。

治验:李某,女,16岁。3d前因被摩托车撞倒,左下肢大腿外侧先着地,部分表皮擦伤,左大腿、小腿肿胀如棒锤状,局部青紫,有压痛,活动障碍,X线片无骨折,局部清创换药,给予复方田七液每日3次口服,每次150ml。治疗10d,肿胀消退,疼痛消失,活动正常,随访1年无后遗症。

【经验心得】方中红花、赤芍、土鳖虫、穿山甲珠活血破瘀止痛;乳香、没药、田七收敛止血;乌药、天花粉理气活血且生津,气行则血行,津生则润泽;川牛膝、桑寄生、杜仲、骨碎补引药走行肌肤。早期应用,达到标本兼治,促使伤处肿消痛减,止血与活血并举,养血与生血同步。乌药、川牛膝、赤芍、桑寄生均有较强的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尤其对金葡菌、甲型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疗效较强,并能兴奋大脑、心肌,促进呼吸、血液循环,加强关节肌腱的康复作用;乳香、没药、红花、田七、土鳖虫有抑制血小板黏集,提高血小板cAMP的含量,加强局部血肿吸收功能,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天花粉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骨碎补、杜仲具有镇痛、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上述诸药组合使用,起到了消炎、止痛,加强血液循环,改善机体伤后局部缺血缺氧及血小板功能障碍作用。川牛膝、天花粉、红花、土鳖虫等均有较强的兴奋子宫的作用,故孕妇不宜使用。

【方剂出处】胡安奇,等.复方田七液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挫伤554例.湖南中医杂志,1998;14(6):33活血除湿法治疗软组织挫伤【药物组成】当归15g,川芎10g,苏木10g,没药10g,姜黄10g,防己15g,苍术10g,羌活10g,防风10g,厚朴10g,枳壳10g,白芍15g,甘草3g。

【治疗方法】每日1剂,加水以浸没药物为度,煎煮20min,去渣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同时均伤处外搽红花油,每日3次,7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除湿,行气祛风。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3例,痊愈17例,有效4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2%。

【经验心得】软组织挫伤,因其为外来暴力打击,损伤血脉,伤处疼痛且位置固定,压痛拒按,肿胀瘀斑等特点而辨为血瘀证。然究其疼痛虽固定拒按,但多为酸胀痛且伴重着感,虽肿胀瘀斑皆是,但其处同时又麻木不仁,这些无不是湿证之征,所谓“湿邪伤肉,肿胀不仁”,“湿性重浊”是也。分析其病因病机有内外两方面,在内是因伤处经脉受损,气血水液运行失常,造成既有局部的气血瘀滞,亦有局部的水湿停滞。在外是因伤处腠理受损不固,湿邪乘机而入,又风为百病之长,兼挟其中。由此内外邪合,故而治疗既要活血行气,又需除湿祛风。本治疗组方中用当归、川芎、苏木、没药、姜黄、厚朴、枳壳等活血行气,防己、苍术、厚朴、羌活、防风等除湿祛风,白芍一味,与活血药相配可调理营血,与除湿祛风药相配可防其温燥发散之过,与甘草相配可缓急止痛,数药合用,共奏活血除湿、行气祛风之功。本观察提示该理法方药针对软组织挫伤与单纯活血化瘀之论相比,有着其较好的疗效。

【方剂出处】易景红.活血除湿法治疗软组织挫伤63例.中医研究,2002;15(1):32活血定痛汤治疗软组织损伤【药物组成】当归12g,甘草5g,没药9g,木通12g,乳香9g,陈皮5g,红花9g,乌药9g,桃仁12g,续断12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和急性局部肿胀明显者,加用本方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注意勿烫伤),2/d,每次20~30min,疗程2~10d。

【功效主治】活血定痛,舒筋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23例,痊愈112例,显效11例,治愈率91%,有效率100%。

治验:王某,男,18岁。扭伤腰部30min,由同学搀扶就诊。症见腰部持续性剧痛,腰不能挺直,左右转动困难,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查体:腰5至骶1椎间隙压痛明显,左侧腰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诊断:急性腰扭伤,遂投本方3剂,同时配合局部用药热敷,3d后痊愈。

【经验心得】软组织损伤是由直接外力或冲撞所致。表现为局部疼痛,瘀肿和功能障碍。受伤后使人体局部气血瘀滞,形成血肿、肿胀、青紫、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方药中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乳香、没药行瘀、消肿、舒筋止痛;桃仁、红花化瘀、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诸药同用,共奏活血定痛、舒筋通络之功效。以通治病,不断消除肌肉、筋膜、韧带、神经、血管等处无菌性炎症所造成的痛点。同时配合局部热敷,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标本兼治,收到药到病除之功效。

【方剂出处】桑德敬,等.活血定痛汤治疗软组织损伤123例.吉林中医药,1997;(2):9接骨七厘片联合外用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药物组成】接骨七厘片。

【治疗方法】接骨七厘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下。联合用外用药膏:大黄100g,黄连100g,冰片10g,天花粉100g,白芷100g,血三七50g,青木香30g,栀子50g,透骨草30g,泽兰50g。先将上述10味药研粉,过100目筛,密封备用。使用时取药粉100g,按1∶1的比例配入面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视肿胀面积大小将药膏摊于布上3~8mm 厚,贴于患处,外用绷带包扎3~5层,视病人伤情每2~3d 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为7d,15d后观察疗效。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7例,痊愈3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

【经验心得】急性软组织扭伤属中医“急性伤筋”范畴,常因跌仆闪挫等外力所致,多见于四肢及胸腰背部。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治疗大法为疏通经络,理气止痛。中理牌接骨七厘片方中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自然铜、骨碎补补肾续筋接骨,活血散瘀止痛;乳没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散瘀消肿。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扭挫伤患者经常发生,治疗此类病症绝大多数患者觉得服煎熬的中药很不方便,这就促使中药必须改变剂型,中理牌接骨七厘片问世之后解决了这一突出矛盾,符合病人治疗要求,并且中理牌接骨七厘片,除由于腰部和髋关节损伤部位较深,药物渗透较差外,对其余部分损伤的止痛、消肿效果较快,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是治疗外伤必备之药。

【方剂出处】鲁伟明,等.接骨七厘片联合外用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57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50利水渗湿法治疗损伤性肿胀【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各8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延胡索10g,木香10g,陈皮10g,木通10g,泽泻10g,滑石12g,薏苡仁30g。

【随症加减】瘀热互结证,加入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脾虚湿潴证,加入生芪30g,茯苓12g,白术10g,砂仁10g;风寒湿者,加入羌活、独活各10g,防风6g,五加皮10g,防己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主治】活血行气,利水消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2例,痊愈19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

治验:陈某某,男性,71岁。颜面部、胸背部及左侧小腿部多处肿胀、青紫、疼痛,行动不便,X线片提示鼻梁骨线形骨折,无移位。给予丹参注射液、先锋V等静滴,芬必得口服,以及中药治疗,2周后颜面部、胸背部肿痛、青紫明显好转,但左侧小腿部肿胀无明显减退,时轻时重,热敷及抬高患肢后改善,舌淡紫、苔白腻,脉浮缓,后以中药行气血、利水湿,兼祛风胜湿法治疗。处方:桃仁10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木通10g,泽泻10g,薏苡仁30g,独活10g,防己10g,五加皮10g。每日1剂,经7d治疗,左小腿肿胀基本消退,行走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