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13748900000001

第1章 骨折(1)

骨折是指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或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骨折的药物治疗以“祛瘀、生新、骨合“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有内服与外用药物两种途径,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内服和外用药物,对纠正因损伤而引起的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促进骨折的愈合均有良好作用。

第一节内服方

八珍汤加减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药物组成】熟地黄、自然铜各15g,党参、白术、茯苓、芍药、当归、川芎、炙甘草、骨碎补、土鳖虫、续断各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30d 为1个疗程。在不影响骨折端稳定的情况下,加强骨折端上下关节的活动。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荣筋健骨。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3例,服药1个疗程后治愈者15例,服药2个疗程后治愈者6例,服药3个疗程后治愈者1例,放弃治疗者1例。治愈率为95.7%。

【经验心得】影响骨折愈合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局部的血液供应,无论是膜内成骨还是软骨内成骨,都有新生血管参与,成骨组织的生长功能主要取决于血液供给的好坏。新生血管来自骨外膜、骨内膜、骨断端的髓腔以及周围的软组织。该组病例中多例行手术治疗,而手术往往造成骨膜的广泛破坏,破坏骨折端的血供,不可靠的内固定又造成骨折端的应力作用,影响了骨折的愈合。非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多为外固定不合理,拆除固定过早,同样造成骨折的迟缓愈合。八珍汤源出《正体类要》,功用为补益气血,主治气血两虚之证。气血旺盛,筋骨才能得到濡养、滋润。筋骨受损,必伤气血,长期卧床,日久必使体质虚弱而出现气血亏损,筋骨得不到滋养而难以生长接续。运用八珍汤益气补血并重,同时运用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续断接骨续筋,使之气血旺盛,筋骨得养,促进骨折愈合。

【方剂出处】陈建斌.八珍汤加减治疗骨折迟缓愈合23例.山西中医,2003;19(1):36补骨益筋散治疗骨折【药物组成】鸡内金(炒)、地龙、麻黄根炭、煅自然铜、公鸡腿骨、续断各90g,血余炭、麻黄各45g,乳香、没药、陈皮、砂仁、血竭各30g,甜瓜子(炒)、补骨脂各60g,木香20g。

【治疗方法】共研为细末冲服,每次3g,每日3次。

【功效主治】补肝养肾、强筋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接骨续断。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2例,治愈33例,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6%。

【经验心得】骨折的愈合过程就是“祛瘀、生新、骨合“的过程。清·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指出:“盖打仆跌……必有恶血留内,……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故用鸡内金、地龙、血余炭、血竭、乳香、没药、麻黄、麻黄根炭、甜瓜子补阴生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骨脂、续断、煅自然铜、公鸡腿骨补肝肾、强筋骨、养阴血、填骨髓。陈皮、砂仁、木香行气调中,健脾益气。诸药配伍,共奏补肝养肾、强筋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接骨续断之功效。

【方剂出处】王卫国,等.补骨益筋散治疗骨折82例.新中医,2004;(11):485补肾复活汤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药物组成】丹参、淫羊藿、煅狗骨、骨碎补各15g,续断、三七、枸杞子、当归、土鳖虫、川芎、牛膝各10g,黄芪30g。

【随症加减】早期(即伤后1周内)去煅狗骨,加酒大黄、枳实各10g,厚朴12g。

【治疗方法】水浸泡20min 后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早、晚各服1次,30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补肾活血、通经活络、化瘀长骨。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8例,痊愈3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经验心得】中医认为“肾主骨“与“瘀血不去,新骨不生“,在骨折端良好对位,有效固定情况下,抓住“肾虚”、“淤滞”两大病机关键,确立补肾活血通脉的治疗原则,“补肾复活场“中淫羊藿归肝肾经,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增强性腺功能,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黏度,抑制红细胞凝集,促进成骨细胞生成,使钙化骨形成增加的功能;骨碎补归肝肾经,有补肾、接骨、活血止血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增加成骨细胞的功能,提高血钙浓度,维持正常骨组织的力学框架,有利于血管长入和骨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作用;续断归肝肾经,有补肝肾、续筋骨、通利血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促进骨的再生,提高骨的机械强度的作用。故与淫羊藿、骨碎补共为君药。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之功效,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其对骨内高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改善骨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增加骨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全血黏度下降,并改善骨内微循环及缺血、坏死等病理状态;丹参有活血通经、除烦清心、凉血消肿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还可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电泳,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性得以改善,使红细胞由聚集变为分散,对祛除淤血状态起一定作用;黄芪功能补气升阳、托毒生肌,能促进抗体形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此三药为臣药。煅狗骨乃血肉有情之品,用之以形补形,有同类相须之意,还可促进骨基质中胶原纤维的生成,提高骨细胞活性而促进骨折愈合;枸杞子滋补肝肾、安神养血;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土鳖虫破血通瘀、接骨续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牛膝补肝益肾、祛风通络,且有使药直达下肢痛所的引经作用,诸药皆为佐使药。全方共奏补肾活血、通经活络、化瘀长骨的功效。

【方剂出处】林永城,等.补肾复活汤治疗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中医药学报,2005;33(2):21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药物组成】熟地黄30g,杜仲、补骨脂、当归尾、红花、姜黄、独活、五加皮、狗脊、鸡血藤、陈皮各12g。

【随症加减】早期疼痛甚者加用田三七6g;阴虚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各12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补肾活血,强筋健骨。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00例,治疗3个月,痊愈140例,显效58例,好转2例。

【经验心得】肾主骨,生髓藏精,关系到骨的生长、发育和衰老、修复。五旬以上老年人肾藏亏虚,骨髓不足,气血运行失调,筋骨懈惰。肾虚血瘀是许多老年病的病理基础。”肾虚则骨痛“,外伤后更容易发生骨折。故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其肾虚为本,骨折引起血瘀为标,治疗中应遵循这一原则。方中熟地黄、杜仲、补骨脂、狗脊补肾强骨,使骨得肾髓生养;红花、当归尾、姜黄、独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使骨折血瘀得以祛除,达到标本同治。补肾必须佐以活血,能使肾脉通畅,肾藏之精得以濡养筋骨。

【方剂出处】黄子毅,等.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折200例.吉林中医药,1999;(3):22跌损妙方治疗四肢骨折【药物组成】生地黄12g,当归尾、槟榔、赤芍药、乳香、没药、骨碎补各9g,血竭6g。

【随症加减】上肢骨折加桂枝6g;下肢骨折加牛膝、木瓜各9g。

【治疗方法】上药头煎加水500ml,煎30min,取汁200ml;二煎加水200ml,煎30min,取汁100ml,二药汁混合,分早、晚温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8例,2周时有较明显X线改变,骨折端趋向模糊,有轻度骨膜反应,7例患者有少量骨痂形成;4周时28例(占48.28%)骨折边缘完全消失,大量骨痂形成,且密度接近骨皮质;6周时52例(占89.66%)骨痂大量形成,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已基本愈合。

【经验心得】根据中医学理论,骨折后血离经脉,瘀积不散,使经络受阻,影响骨折愈合,所以跌损妙方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为治则。方用当归尾、乳香、没药、赤芍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相须为用以增强活血止痛之功;血竭活血止痛;骨碎补接骨续损;槟榔、生地黄理气生津;桂枝为上肢骨折引经药;牛膝、木瓜为下肢骨折引经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之功效。

【方剂出处】黄月容,等.跌损妙方治疗四肢骨折58例.福建中医药,2001;32(4):18复元活血汤治疗肋骨骨折【药物组成】柴胡10g,天花粉10g,当归10g,红花10g,甘草6g,酒大黄30g,桃仁10g,穿山甲3g(代)(研末),三七5g(研末)。

【随症加减】若痛甚加乳香、没药;痰中带血加藕节、贝母,发热者加生地黄、黄芩;气血胸加紫苏子、厚朴。

【治疗方法】前7味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吞服穿山甲、三七,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行气,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00例,痊愈64例,有效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

【经验心得】肋骨骨折多发生于第4~7肋,西医治疗原则为止痛和处理并发症。中医属于内伤范畴,认为胸廓遭受暴力打击造成肋骨骨折,胸壁局部有离经之血留滞,故症见肿胀疼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灵枢·贼风篇》曰:“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先。又胸胁为肝经循行部位,“败血必归于肝“,故宜辅以疏肝行气通络。复元活血汤方中当归、桃仁、红花、三七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穿山甲祛瘀通络,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和引血下行,天花粉”续绝伤“和清除瘀热,柴胡疏肝调气,甘草缓急止痛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瘀去新生,气行络通,而骨续痛止。

【方剂出处】曾庆明,等.复元活血汤治疗肋骨骨折100例总结.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2):75骨愈汤治疗骨折【药物组成】炙黄芪40g,当归12g,炒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菟丝子15g,续断12g,自然铜12g,红花8g,牡丹皮10g,丹参15g,白芍12g,三七8g,骨碎补12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骨折早期加车前子、赤芍药;中期加木瓜、伸筋草;后期加枸杞子、生地黄。上肢骨折加川芎、炒桑枝;下肢骨折加怀牛膝;腰背部骨折加杜仲;胸胁部骨折加延胡索、枳壳等。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至骨折愈合或确定为不愈合。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10例,无1例迟缓愈合或不愈合,无1例感染,治愈率为100%。

【经验心得】人体的损伤,有外伤和内伤之分,从表面上看,外伤似乎主要是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受外力影响而遭受的局部损伤,多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紊乱。正如《正体类要·序》中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和。”在各个脏腑中,尤以肝、肾、脾、胃和骨折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所以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需依赖肾脏精气的涵养和推动。肝主筋藏血,肝血充盈才能使身体的筋脉得到充分濡养,以维持正常活动。而伤筋伤骨也影响肝肾功能,肝肾不足则又影响筋骨愈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胃和才能生肌长肉,助骨折修复。反之皮肉、筋骨受损,脾胃也一定受损。因此,在治疗骨折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不能只看到皮肉筋骨损伤引起的气血瘀阻、经络阻塞,还要注意到由此引起的气血亏损和脏腑不和,同时要考虑到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联系。骨愈汤正是基于这些原则而创制的。骨愈汤方中红花、丹参、自然铜、三七、牡丹皮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炒党参、炒白术、茯苓调理脾胃,使化源充足,肌肉得养;菟丝子、续断、骨碎补、白芍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黄芪、当归合用,取其当归补血汤之意,气血双补。诸药合用,共同促进骨折愈合。组方从整体观念出发,用药精当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方剂出处】陈向阳.骨愈汤治疗骨折11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1;23(6):431活血续骨汤促进骨折愈合【药物组成】血竭20g,骨碎补20g,当归15g,熟地黄20g,赤芍15g,红花15g,乳香10g,没药10g,黄芪10g,人参10g,甘草10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

【功效主治】舒筋活络、补益肝肾、宜气养血、接骨生新。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1例,在骨折复位20d 后,每隔5d 进行临床检查1次,以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日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