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犹豫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致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爬满你的心,且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即应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但是消除犹豫的方法,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常留在你的身边,把机会从你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请牢记,对自己绝不可放纵,你应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正面去尝试解决。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意见,就应在大庭广众前与人交谈;如果你为了加薪问题想找上司谈判,但因心生胆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无法获得解决。建议你不妨一鼓作气走到上司面前,开门见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结果一定比你想像的还好。
如果你现在心里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切勿迟疑,赶快开始行动吧。
不要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违背大原则,就可以决定取舍。虽然没有生动事例说明它的危害,但养成这种毛病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你引向困惑的境地,使你丧失判断力。
15.痛苦只是自己的
人在遭受挫折时,会变得非常脆弱,但问题不论多严重,请不要让别人同你分享这份伤感。
对于每个人来说,随时遭遇各种各样的危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家人生病、亲友死亡、婚姻不和睦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使我们压力倍增,心力交悴,进而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
不客气地说,这个世界上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每个人的视角则完全是被自己先天或后天形成的思维框架左右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注意力,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上。比如说,你们夫妻最近经常无端发生严重的口角,你察觉你和太太的婚姻关系已经亮起了红灯。而且也许这个时期又是公司最紧张的时候,你的业务也很繁重。在家庭和业务的压力下,你很容易跌入无奈情绪的陷阱,处于一个相当低落的时期。大多数人在情绪低潮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给予关怀,对自己伸出援手。所以你在这种情况下,一不留神就会失去自控,家庭问题上的苦闷和事业的压力都让你急需要有人倾听你的感受,帮你发泄心中的郁闷和不满意。
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朋友,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对他们倾诉一些你自己觉得感人泪下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博得他们的同情,甚至会觉着你小题大作,没能力处理好一些简单事件等。
深究起来,这种渴望同情与注意的心理是一种小孩心态。我们都见过这样的画面:许多时候,当一个孩子摔倒以后,他并不是马上张嘴大哭,而是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他,有人的话,他就会惊天动地哭起来;没有人,他一般就会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他的游戏。小孩子的这种把戏会让人觉得可爱好玩,换做一个成年人呢?
再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少烦恼。大家可能都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何必总拿自己的不开心强加到人家头上呢?除非需要帮助,否则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要拉着人家陪你一道悲伤,还是自我调节为好。
其实人就是不断地在调节、受挫之间一分一秒度过的,对于人生,时变时忧,但真正能读懂的只有自己。
16.磨难带来完美人生
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是虚幻之景,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磨难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教科书,是一所磨炼意志的最好大学,它就像音符,强者把它奏成凯歌,弱者把它谱成哀曲,只有正视磨难,才有权在胜利面前点头微笑。
17.“正义”的辩解
《犹太法典》说:“原以为一定会有人带蜡烛进去,可是一走进房间里,发觉整个房间都是黑漆漆的,没有半个人拿着蜡烛。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拿一根小蜡烛进去,这个房间就会像白天那般的明亮。”
犹太教是反对犹太人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
古代的拉比们说过:“好事可以分享,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
因为不管是把事情推给别人,还是归咎于环境,自己的责任仍然存在而无法消失,所以犹太人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而是自己动手去做。
因为人总是在世界的中心,不能完全抹消自己,当然也就不能抹消自己的全部责任,只要存在一天,人们就会有一天的责任,即使可以把其中的一半责任推给环境,但自己仍须负担另外的一半责任。
不朽的上帝对他的使者盖博瑞儿说:“去!在那些正直人的前额上用墨水做个标记,这样破坏天使就不会伤害他们;在那些恶人的前额上用血做标记,破坏天使就会消灭他们。”
这时正义站在上帝面前说:“宇宙之王,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有什么不同?”“第一种人是彻底的好人,”上帝回答说,“第二种人是彻底的坏人。”
“宇宙之王,”正义争辩道,“正直的人有力量反抗其他人的行为,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你知道,”上帝回答说,“即使他们反抗过了,邪恶的人也不会听他们的话。”“宇宙之王,”正义说,“你知道那些坏人不会改变,可是那些正直的人知道这一点吗?”
由于正直的人没有反抗,上帝改变了主意,没有把他们和邪恶的人分开。
这是上帝对于一个放弃自己责任的人的处置。
放弃自己的责任是上帝不宽恕的事情,所以犹太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从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为了负起自己的责任他们甚至可以去倾家荡产,可以去牺牲性命。正是因为犹太人在任何时候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们在别人心中讲究诚信,在商场注重契约。
在犹太人眼中,人永远无法逃避责任。自瞒自欺易,但却无法逃离世人锐利的眼睛。因此,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
有一个犹太人,接到美国芝加哥一个公司3万个刀叉餐具的定货单,双方商定的交货日期是9月1日。这个商人必须在8月1日从本港运出货物,才能在9月1日如期交货。
但是,由于一些意外事故,商人没能在8月1日赶制出3万个刀叉餐具。这位犹太商人陷入了困境,但他丝毫没有想到要给对方写封情真意切的信,要求延期交货并表示歉意,因为这本身就是违背契约,不符合犹太商法,并且也是逃避责任的做法。结果,后来这位犹太商人花巨资租用飞机送货,3万个刀叉如期交货了,这位犹太商人损失了1万元。
不逃避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这是犹太人处世为人的一个原则。也正是他们这样做了,犹太人才在世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夜空里有许多无名的星星,不论是否有人注意到它们,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闪光。只有生活在强烈的责任之中,生命才会有坚实的支柱。
18.守株待兔
有当然,有自然,有偶然。君子尽其当然,听其自然,而不惑于偶然。小人拘泥于偶然,拂其自然,而弃其当然。噫!偶然不可得,并其当然者失去,可哀也。
人人都想取得成功——学子想考上清华北大或出国留学,老板想让自家的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科学家想在高科技领域上取得更大突破,网络公司老总想在纳斯达克上市,电影演员想捧得奥斯卡金奖……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们先看两个寓言故事。
古代有一个农夫,非常想发财。他总觉得每日劳作,难以很快实现发财梦。这天,他干着干着就不想干了,一不高兴,就坐到树底下睡觉去了。有一只兔子,冒冒失失跑来,一头撞在树上,死了。农夫不费吹灰之力,得了一只兔子。他很高兴终于找到既不劳作又能发财的方法了。这以后他就天天坐在树底下,等更多的兔子来撞树。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也是个宋国的农夫。他在田里插好了秧,就盼着秧苗快快长大,好有一个大丰收。他性子太急了,每天都要去看看秧苗长高了没有。这天他干了一天活回来了,非常疲劳。人问他忙什么,他回答:“我把秧苗都往高拔了拔,这样它们就可以长得快了。”这就是另一个成语“揠苗助长”的出处。
这两个人的做法在每一个人看来,自然是可笑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在追求成功时,也常会这样做,只是没意识到罢了。
明朝人吕坤说,事有当然,有自然,也有偶然。有见识的人做事,都是尽力按应该的做法,即“当然”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要顺遂自然规律。而对于偶然发生的情况,不要被它迷惑,干扰自己做事。
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如“守株待兔”中的那个人,偶然白捡个兔子,就死抱着“偶然”不放了,放弃了原来“靠劳作致富”这个“当然”。结果呢,田荒了,兔子也没有再来。
“揠苗助长”里的那人,犯了另一种错误。他虽然看起来也在努力实践“当然”,但他却违背了自然,结果也不妙,那些秧苗全死了。
可见,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把握好“当然”、“自然”和“偶然”。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是不言而喻的。“强扭的瓜不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光有成功的愿望是不行的,“听其自然”并非“听天由命”,只要在不违背自然的前提下,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仍是宽广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因此而灰心,放开在另一条路上“尽当然”的努力。
在处理当然”、“自然”和“偶然”的问题上,吕坤尤其对“拘泥于偶然”的人提出了批评。他说,这样的人,不但“偶然”得不到,连应该做的“当然”也一并失去了,真是可悲呀。
拘泥于偶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失败和犯错误。再高明的骑手,也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常胜将军也有可能打败仗。这时候决不可惊惶失措,一蹶不振。你只需坚定地继续努力,就能走出失败和错误的阴影,重铸辉煌。
人生之路,有平坦,也一定有坎坷,人生之事,有成功,也一定会有失败,要学会对生活泰然处之。把胜利和成功看成偶然的赐予,把失败和挫折看成生活对每个人的考验,看成人生剧场上必然会出现的一幕场景,方达人生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