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下的人情世故
13748000000003

第3章 做人不能太“透”,适度地伪装自己(2)

嘉靖中期,夏言写得一手好文章,又为朝廷的重臣,因此,颇受皇帝的器重。当时,严嵩在翰林院任低级职务,当他打听到夏言是他的江西同乡时,就想利用这层关系去接近夏言,但几次都没成功。但是严嵩并不死心,他特意准备了酒筵,亲自到夏言府上去邀请夏言。

夏言没有把这个同乡放在眼里,找借口回绝了严嵩,严嵩就跪在堂前,反复地高声朗读自己的请柬。夏言被他感动了,于是开门将严嵩扶起,慨然赴宴。严嵩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宴席上,他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夏言。

从此,严嵩受到了夏言的器重,一再得到提拔,官至礼部左侍郎。夏言担任内阁首辅后,又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位达六卿之列。夏言甚至还向皇帝推荐他接替自己的首辅位置,由此可见夏言对严嵩的器重与信任程度。但是,严嵩极有心计,内心阴狠,他做事小心谨慎,不露一点锋芒。平时对夏言仍是俯首贴耳,暗中却在寻找、制造机会,欲将夏言一下子打垮。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他曾下令制作了五顶香叶冠,然后赐给几位宠臣。而夏言一直反对迷信活动,不肯接受香叶冠,严嵩却趁皇帝召见时把香叶冠戴上,外边还郑重地罩上了一层轻纱,以显示他对皇上的忠心。皇帝对严嵩大加赞赏,对夏言则表示出了不满。除此之外,夏言撰写的青词使皇帝感到不满意,而严嵩却恰恰写得一手好青词。严嵩利用这个机会,在写青词方面大加研究,同时,为迎合皇上的心意,还给他引荐了好几个得道的“高人”。从此,皇帝逐渐地疏远了夏言,对严嵩却越来越满意。

以后又连续发生了几件事情,使皇帝对夏言越来越不满。严嵩眼看时机已到,一改往日的谦卑与隐忍,在皇帝面前说了夏言许多坏话。

有一次,严嵩与世宗单独在一起时,世宗与他谈及夏言,并对他们之间的不和略有询问。严嵩见状,突然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全身颤抖,匍匐在地,痛哭不已。他的如此举动使世宗产生了侧隐之心,世宗催问他是否有难言之隐。严嵩见世宗已经被打动,反而号啕大哭。世宗见他这样伤心,安慰他说:“你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有朕为你做主,不要害怕。”严嵩见有皇上在撑腰,于是便将平时所搜集到的所谓夏言的种种罪状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地一一哭诉出来。世宗闻听,非常恼怒,马上下令罢免了夏言的一切官职,令严嵩取而代之。

虽然严嵩藏器于身,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的行为不可取,甚至有些卑鄙,但从处世的角度来说,他显露得当,将藏露之术用到了家。

很多成大事者反复强调人不可锋芒太露,应该隐其锋芒,不要咄咄逼人,这也是对做人处世经验的深刻总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锋芒容易招来嫉恨或者陷害。任何人在处世的过程中,都必须谨记这一点。

5.喜怒不形于色

能忍会磨,就要善于伪装,让对方不易发觉,这就要求你的伪装必须是喜怒不形于色、不露锋芒,完全让对方感觉不到。

处世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外露型的,一种是隐忍型的。

外露的处世者一般生性耿介,心直口快,有啥说啥,眼里装不进一粒沙子。这种人自然不失其热心肠,花花肠子少,不记仇,也不会对别人动什么坏心思,不会处处算计别人,但缺少婉转回旋,尤其是在机智上稍微逊色。隐忍的处世者就会深沉许多,什么事都能搁在自己的肚子里,喜怒不形于色,比较圆通。碰到委屈的事,他们不会锋芒毕露,大动拳脚,他们会咬咬牙吞进肚里,能屈能伸。这种人通常不动声色,让人防不胜防,亦被人认为狡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露型还是隐忍型的,也不可以随便给谁贴上标签。相反,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二合一”式的为人处世方式。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很深的城府,那些让人老觉着阴险的人,很可能张口就称自己是个直肠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的处世哲学。

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这些人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而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换句话说,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用以控制对手的一种重要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否则就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一不小心便被对手钻了空子。

中国古代帝王隋炀帝就是这样一个善于伪装自己、喜怒不形于色的处世高手。

隋炀帝杨广在登基前本是隋文帝的次子,文帝内定的接班人原是杨广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杨勇。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将来做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可谓煞费心机。

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珍惜国力,崇尚节俭。他的妻子独孤皇后深得文帝宠信,政见常与文帝相和,宫中称为“二圣”。

太子杨勇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拘小节。其实,杨广同他哥哥一样,也是个纨绔子弟,声色之徒,但他在父母面前将这些斑斑劣迹统统掩盖了起来。每逢父母来他家,他都将娇妾、美姬藏于密室,只留老丑者穿上普通衣服侍候在自己左右。他还撤去华美的屏帐,改用廉价的素缣,弄断乐器的丝弦,使其落满厚厚的尘土;更甚者,掐死庶出子女,以示只和正妻生儿育女。从而显示自己处处以父母为榜样,勤俭持家,不近声色。杨坚夫妇见状不由大喜。老夫妇每次派人到儿子们那里,杨勇只把他们当仆人看待。杨广却不然,他和妻子一定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致送厚礼,于是老夫妇耳畔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声音。杨广出镇江都,每次入朝辞行时,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以表现他的孝心。他所展示出来的,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的风范,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好学不倦、礼贤下士、不爱声色犬马——集人类美德于一身。

一切布置成熟后,杨广便把“诬以谋反”的罪名罩到杨勇头上,杨坚下令把杨勇贬为平民,囚禁深宫,改立杨广当皇太子。几年后,杨广趁文帝病重派亲信闯入宫中将其父杀死。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阴谋。

杨广从开始采取夺嫡行动,到他行凶之日,历时十四年,一直保持伪装后的样子,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杨广竟做得天衣无缝,可见他具有绝顶的聪明才能。当然,他的行为是不值得我们提倡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把握好藏与露的关系。何时当露锋芒,是没有一定之规可循的,只有伺机而动,任时而出才能成大事,否则只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一般来说,置身官场,当自己的力量处于弱势,比如党羽还不够众多,威望还不够高等不及别人的情况下,必须学会韬光养晦,做到深藏不露。但藏而不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藏而在于露,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立刻脱颖而出。当然,在藏的时候,并非被动地四处躲藏而是藏中有露,时而藏时而露,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保证他日时机一到,你能一出必成。武则天初期摄政时,在高宗面前将其目的掩藏得天衣无缝,而在文武大臣那里,已经显示了她的执掌政权的实力,所以日后她能一举成功取代高宗。

做事时,懂得藏匿,不动声色,使意图不为外人所发现,是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这种不动声色的方式能让你在做事时少去许多人为的阻碍而增加许多想要的帮助。

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社会阅历,便多多少少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去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并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人际交往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可是谋取利益的另一面,有时却是对你的伤害,就算不是伤害,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控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喜怒不形于色。

比如:一个易因某事就“乐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乐”之事,好迷惑他,以遂行其意图;一听到别人的奉承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者便会以奉承来向他接近,向他要求,甚至向他进行“软性”的勒索;一听到某类言语,或碰到某种类型的人就发怒的人,有心者便会故意制造这样的言语,指使这种类型的人来激怒你,让你在盛怒之下丧失理性,失去风度;一听到某类悲惨的事,或自己遭到什么委屈,就哀感满胸,甚至伤心落泪的人,有心者了解你内心的脆弱面,便会以种种手段来博取你的同情心,以达到他的目的……

说起来,似乎人生到处充满了凶机和痛苦。诚然,连喜怒哀乐都不能自由表达的话,这种人生实在没太大意思。但是,若因喜怒哀乐的外露而招致别人伤害,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做人何妨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

把喜怒哀乐由情绪中抽离,你便可以理性、冷静地看待它,思索它对你的意义,并进而训练自己对喜怒哀乐的控制,做到该喜则喜,不该喜则绝不喜的地步。

喜怒不形于色,变成一个无缝的“蛋”,是为了免受苍蝇的叮咬。

6、韬光养晦是一种应变术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事情没有取胜的把握时,不必四处张扬,以免对方早有准备,对自己不利。

韬光养晦作为处世技巧中的应变术,主要是应付个人所处的不利环境,保存实力,以图他日东山再起。雍正就是这样一位韬光养晦的高手,由于他隐藏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意图,因而迷惑了自己的政敌,解除了对手对自己的戒备,当时机成熟时,他才一鸣惊人。

你对成功有多么渴望,那么你在忍耐时的克制就应有多顽强。在三种情况下你应该暂且忍耐:第一种,敌人比你强大;第二种,有利的时机尚未出现;第三种,你尚未准备好。当年雍正皇帝与他的兄弟们争夺天下时,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忍耐,就是因为以上三种情况几乎同时存在。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皇储出现空缺的时刻,当时作为四皇子的胤稹采取了等待时机、坐山观虎斗的策略。要知道,当时诸皇子的争斗早已白热化起来,胤禔靠胤禩结为一党,想拥立胤禊的人实在不少。胤祯和胤禟结为一伙,势力也不小。众兄弟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在这一非常时期,胤稹显得格外聪明,他自知就当时情形而言替补储位没有希望,便以退为进,比较巧妙地处理了各方面的关系。

先说对被废太子胤礽,在众人落井下石的时候,胤稹却“十分着急,很想救他”,表示出救援的态度。康熙帝让胤稹参与对胤礽的监视,胤稹却设法奏请解掉了胤礽脖子上的锁链。胤礽在危难时刻得此相助,自然打心底里感激。再说对胤禊和胤祯两伙人,胤稹与他们分别维持了良好的关系,不时往来。在父皇面前,胤禛在不同场合为各位兄弟频频说些好话。康熙帝曾说,胤稹“为诸阿哥陈奏之事甚多”。当胤稹被封为贝勒,而胤禟、胤祯等封为贝子时,胤稹启奏说:“都是一样的兄弟,我愿意降低自己的世爵以和兄弟们的地位相当。”胤稹故意不显山不露水,因此,激烈争夺储位、相互敌视的兄弟们都对他怀有某些好感,至少没有把他作为对手。

康熙帝看到胤稹对上孝敬,对下谦让,也增添了几分喜欢。几个月后,胤礽重新立为太子时,康熙帝特传谕表彰胤稹,说:“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唯四阿哥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如此高度的表扬,胤稹听了本应高兴,却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说他从来没有保过废太子,因而“皇父褒嘉之旨,臣不敢仰承”。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便承担这个责任和领受这份荣誉,免得将来太子一旦出事而受牵连,也免得遭受众兄弟的妒忌。

在太子废而复立的这场宫廷斗争中,胤稹八面玲珑,提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表现了不平凡的政治活动才能。他虽然也对皇位怀有渴望,但手段却十分高明。胤稹以退求进的方略是成功的。

在中国历史上,善于等待时机、以弱胜强的智者不胜枚举。

东汉时期,有个叫苏不韦的人,其父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被上司李皓泄私愤判了死刑。当时年仅18岁的苏不韦把父亲的灵柩运回家乡,浅浅地埋在地下,发誓报仇后再为父亲正式下葬。接着,他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也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伺机刺杀李皓。几年以后,李皓升迁大司农,其官署紧靠堆积军用秣草的场地,苏不韦带领亲从,暗中潜入场地中,夜挖地洞,白天躲藏起来,这样持续干了一个月时间,终于把地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带人从地道潜入李皓卧房,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事情暴露后,苏不韦又用其他计策将李皓气死。古人因此评论说,李皓能凭着私愤杀了苏谦,却不能治苏不韦,这是因为苏不韦善于隐藏自己的缘故。

韬光养晦也是处世之道,是人生应变之术。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锋芒毕露,招惹是非。洪应明先生在《菜根谭》中说:“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露锋芒,并不是销蚀锋芒,不是改变操守,而是指人应隐其锋芒,不要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其实,这也是一种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学会以此来应变人生,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也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踏踏实实地走人生路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