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当嗓音变得沙哑的时候:中学生自我性教育(男生篇)
13747800000013

第13章 性疾病离我们有多远——男性青春期性传播疾病预防(2)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本病发生于16~35岁人群中,该病主要发生在生殖器、会阴及肛门部位,故临床也称为生殖器疣、性病疣。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多发于性混乱的人群中。其次为间接(非性)接触传染,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如内裤、浴盆、浴巾等间接传染,或在家庭中通过非性行为的密切接触传染。此病毒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繁殖,可通过性接触和非性接触传染,感染后导致人皮肤黏膜异常增生,引起症状病变和乳头瘤改变。

临床表现:男性感染尖锐湿疣临床表现:冠状沟、龟头、包皮、包皮系带、尿道口、阴茎体及其周围皮肤初起为淡红色的小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增生。

危害:尖锐湿疣如不及时治愈,其分泌物浸润部位呈白色、污灰色或红色,痛痒、灼痛、局部压迫感,破溃及感染者有恶臭味。由于疣体继续增生,可相互融合成大团,形成大的赘疣,部分尖锐湿疣可发生癌变。

治疗: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万不可自行用药或求私医诊疗。

预防:洁身自爱,避免性混乱,严防性疾病传播;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不与他人共用浴盆、浴池、浴巾;患病期间,内裤要煮沸消毒,症状消失后要注意复查。

梅毒——梅毒亦称硬下疳、花柳病、杨梅疮等。它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也可通过患者污染的器具、衣物等间接传染。临床表现:感染梅毒后,病情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

一期梅毒:发生于感染后的3~4周,主要表现有硬下疳和附近淋巴结肿大。硬下疳即是在外生殖器部位产生一个无痛的、硬的溃疡。初起时为一小红色斑疹,迅速变成丘疹,形成糜烂或浅溃疡。男性多发生在阴茎的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上(男性同性恋者发生在肛门、直肠等处)。

二期梅毒:常发生于感染后的6~8周,多为梅毒泛发期。临床表现为类似感冒样的全身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和梅毒疹三个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二期梅毒还可引起多个器官的损害。

三期梅毒:指未经治疗或治愈不彻底的梅毒患者再次复发的一种活动性晚期梅毒(一般发生在感染病毒后2年以上)。三期梅毒除有皮肤黏膜损害外,血管、内脏、骨骼、神经系统均可受到侵害。常见表现为皮肤大疱、皮疹、鼻炎、肝脾大、鞍鼻、耳聋、脑膜炎等。造成严重的组织缺损或器官损害。如侵害重要器官,也可造成残疾和死亡。

危害:梅毒不仅引起生殖器官的病变,还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引起梅毒性心脏病、梅毒性关节炎、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脊髓痨等均可危及生命;病死率及致残率颇高,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严重性疾病之一。

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正规治疗、足量用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对患病者的配偶及子女也应进行检查,必要时同时治疗。

预防:梅毒是性行为主要传播的疾病,在性病中的蔓延时间长,给患者带来身体痛苦。只有人人树立良好的性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减少或杜绝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治愈患者,对密切接触者及时检测及治疗,是预防梅毒的重要环节;讲究个人卫生,要洁身自爱,严防性疾病传播。

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为AIDS)”。它是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81年,人们认识这种新的性传播疾病,1985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艾滋病病例。到年6月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人数已达100万人;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据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毒感染人数将发展到1000万人。

传染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传播:

性传播:如果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发生性关系(口腔性交、阴道性交、肛门性交等),就有感染的危险,其中肛交传染性最大。带有皮肤黏膜溃疡的性病患者更易被感染。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血液制品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具及其他刺伤皮肤的用具,都有被传染的危险。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76。5%是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母婴传播(也叫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或哺乳时可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三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而感染,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循环中。

HIV(艾滋病毒)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从感染HIV到出现症状一般是2~4周,但少数病例的潜伏期可长达10个月。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淋巴腺病、咽炎、皮疹;口腔、食管或生殖器黏膜溃疡、肌瘤或关节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肝脾大、鹅口疮、脑炎、末梢神经紊乱等。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不经治疗,1周左右就可自行消失。

是否被HIV感染,目前惟一的诊断依据是HIV的实验室诊断,即HIV抗体检测阳性。想得到确定结果的惟一办法,就是到具备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

危害:AIDS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能治愈AIDS的特效药物。最终,患者通常死于严重的感染和肿瘤。

治疗:自艾滋病向人类挑战的第一天,人们就想征服它。在10多年与HIV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知道了哪些是预防HIV传播的有效办法,而且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抑制HIV在体内复制的药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艾滋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防:艾滋病属于传染性疾病,从广义上说,传染的预防可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是预防未感染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二级预防是感染者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得到治疗、教育和咨询服务,延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同时减少艾滋病病毒在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三级预防是通过医疗和其他社会支持服务改善艾滋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

如何全面预防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它的传播、流行、控制与社会诸多因素密切相关。针对性传播疾病,必须早期全面地采取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性传播疾病防治与监测机构。培养专业医务人员和防治人员,形成专业与基层相结合的预防网络。通过各种途径,早期发现性传播病患者,及时予以正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2)教育青少年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生活卫生用品,自己的内衣裤单独浸泡清洁,公共卫生场所使用蹲式厕所及淋浴等。

(3)夫妇双方洁身自爱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是维系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婚外性生活只会危害自己,伤害家人,甚至危害社会。

(4)妇女在怀孕前,夫妇任何一方若曾有过婚外性生活史,均要进行性传播疾病检查。若有婚外性生活史,又未做孕前检查者,在孕初及孕末3个月应做性传播疾病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必要时中止妊娠,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胎儿的影响,达到优生的目的。

(5)夫妻双方有性传播疾病者,必须同时进行血清测定,阳性者应接受正规治疗,治愈后追踪随访3年,转阴性后方可怀孕。

(6)提高性道德修养,做到洁身自爱,防止错误的性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