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带教医案实录
13747600000009

第9章 消渴病(4)

处方:柴胡30g,黄芩25g,甘草20g,半夏15g,生龙骨40g,生牡蛎50g,乌梅25g,土鳖虫15g,焦山楂30g,白术30g,罗布麻20g,7剂,水煎服。

二诊:晨起手肿,目花。餐前血糖6.8mmol/L,餐后血糖9.0mmol/L。舌红苔厚,脉细。

处方:黄芪50g,黄精50g,土鳖虫15g,红花5g,乌梅25g,罗布麻20g,焦山楂30g,牛膝20g,甘草15g,郁金20g,香附20g,防己15g,7剂,水煎服。

三诊:乏力,汗出,时感胸闷头晕。舌淡苔白。处方:上方加白参10g,生牡蛎50g,7剂,水煎服。

四诊:全身痛。舌淡红苔白。处方:上方加徐长卿25g,7剂,水煎服。

【按语】

该患者为消渴,血脉伤损,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健脾化瘀之品以和气血。二诊血糖稍有下降,改以填精活血化瘀理血脉之品治疗。

【病例30】

李某,女,50岁。乏力,双下肢肿,易饥,餐前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7.5mmol/L,舌淡红苔白,脉细。

辨证:消渴气伤。

治则:补气、填精、活络。

处方:黄芪50g,黄精30g,桂枝10g,白芍20g,土鳖虫15g,通草15g,红花5g,桃仁10g,焦山楂30g,三七(碎)15g,防己15g,7剂,水煎服。

二诊:肿轻,头痛,腰痛。空腹血糖6.8mmol/L。处方:上方减桂枝加杏仁15g,生薏苡仁20g,桑寄生30g,7剂,水煎服。

三诊:右胁下痛(胆结石史)。空腹血糖6.2mmol/L。舌红苔薄白,脉弦。处方:上方加旋覆花(包)2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患者为消渴初期,脾伤未重,适宜中药独立治疗,且疗效肯定。

【病例31】

杨某,男,44岁。近日腰痛,住院治疗,头微晕胀,身痛。有“糖尿病”史,近日血糖增高,血尿酸增高,尿蛋白(+),管型(+++),有“高血压”史,8年余。舌红苔厚腻,脉细。

辨证:消渴、风眩、风水、湿郁气分为外感。治则:当先解其外,治以清热化湿利气。

处方:三仁汤加狗脊30g,杜仲20g,通草10g,生薏苡仁15g,瞿麦30g,牛膝50g,7剂,水煎服。

二诊:腰痛减,空腹血糖7.9mmol/L。舌红苔厚腻,脉沉细。处方:上方加夏枯草50g,酒大黄10g,7剂,水煎服。

三诊:腰不痛,身转轻,舌红苔白微腻。处方:上方加车前子(包)15g,7剂,水煎服。

四诊:腰不痛,排便难。尿蛋白(+),管型(+)。舌红苔厚腻。上方加生白术40g,7剂,水煎服。

五诊:近期多饮酒,管型(+++),尿蛋白(+)。舌红苔白厚腻。处方:三仁汤+通草10g,生薏苡仁15g,牛膝50g,杜仲3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患者素有风眩、消渴,酒后汗多,易受风气,挟湿郁于气分,皆有传肾,当先解其外,以三仁汤法。

【病例32】

赵某,成年男性。乏力,头晕,站立久即小腿胀感,牙龈出血,大便数日一行。有“糖尿病”史,注射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7.0mmol/L左右。舌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证:消渴气虚。

治则:补脾肾填精、化气。

处方:木瓜30g,黄芪50g,黄精50g,杏仁15g,土鳖虫15g,红花5g,菊花20g,桑寄生30g,续断30g,生白术30g,生白芍25g,川芎15g,7剂,水煎服。

二诊:睑微肿,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处方:上方减白芍15g,加瓜皮20g,佛手15g,7剂,水煎服。

三诊:乏力,足冷,腰酸,盗汗。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加肉桂5g,生牡蛎100g,20剂,水煎服。

四诊:头胀,健忘。舌暗红苔薄,脉细。处方:原方加桂枝5g,焦山楂20g,20剂,水煎服。

五诊:下肢胀,餐后血糖12.97mmol/L,尿糖(++++),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原方减红花加生牡蛎100g,生地黄15g,14剂,水煎服。

六诊:盗汗,失眠。舌暗红苔白。处方:黄芪100g,桂枝15g,生白芍15g,甘草15g,生牡蛎100g,稻根30g,土鳖虫15g,木瓜30g,续断30g,7剂,水煎服。

【按语】

白芍若大量(>30g)并长期应用,常会出现下肢肿、目肿、尿痛等症状;停用或减量后,上述症状即可消失。

【病例33】

王某,男,56岁。稍乏力,腰痛。有“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现空腹血糖7.10mmol/L,尿蛋白(++),以微小蛋白为主。舌淡苔白,脉弦滑。

辨证:消渴日久,脾病及肾。治则:先补肾填精。

处方:熟地黄30g,山茱萸30g,茯苓15g,泽泻15g,白术25g,穿山龙50g,续断30g,冬瓜皮15g,黄芪50g,桑寄生30g,7剂,水煎服。

二诊:腰不痛,尿蛋白(-)。处方:上方加陈皮15g,7剂,水煎服。

三诊:服方可。处方:上方土鳖虫10g,黄精50g,3剂为末,每次6g,每日3次。四诊:舌淡苔白,脉滑。处方:上方加桃仁15g,何首乌50g,5剂为末,每次6g,每日3次。

五诊:无不适,尿微小蛋白(+)。舌淡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减穿山龙20g,加赤小豆50g,7剂,水煎服。

六诊:舌暗红。处方:上方加杜仲30g,7剂,水煎服。

七诊:尿蛋白(-),血压140/90~95mmHg。舌淡苔薄,脉弦滑。处方:上方加牛膝30g,臭梧桐30g,3剂为末,每次6g,每日3次。

八诊:迎风流泪,下肢微痛痒。空腹血糖6.0mmol/L,尿糖(++),余正常。舌暗红苔白,脉弦。处方:熟地黄100g,山茱萸75g,地龙75g,牡丹皮50g,泽泻50g,杜仲75g,桑寄生50g,穿山龙100g,黄芪100g,黄精100g,红花40g,罗布麻100g,桃仁100g,冬瓜皮100g,车前子100g,菊花100g,1剂为末,每次6g,每日3次。

九诊:诸症不显,自觉舒适。空腹血糖6.0mmol/L。舌暗红苔薄,脉弦。处方:上方加杜仲100g,乌梅肉50g,1剂为末,每次6g,每日3次。

十诊: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处方:上方加土鳖虫100g,1剂为末,每次6g,每日3次。

【按语】

该患者为下消,系传变而来,故先治肾,防传变加重,或脾肾同治,整个治疗过程即以填精补气活络化瘀为法,经十诊而病情稳定,后以散剂巩固疗效。

【病例34】

薛某,女,38岁。患有“糖尿病”,口服中成药丸。少腹坠痛,腰痛,带下多。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数。

辨证:消渴并带下病。治则:清热止带。

处方:土茯苓50g,蒲公英50g,麦冬30g,败酱草50g,红藤30g,莪术20g,延胡索15g,柴胡15g,牡丹皮15g,赤芍20g,乌药10g,7剂,水煎服。

二诊:症轻,腰略痛。空腹血糖9.1mmol/L。舌暗苔薄黄。处方:上方加木瓜30g,7剂,水煎服。

三诊:口鼻干,舌淡苔白厚。处方:上方加天花粉30g,知母15g,7剂,水煎服。四诊:咳黄痰。餐后血糖11.5mmol/L。舌淡苔黄,脉细。处方:上方加泽漆15g,桔梗15g,7剂,水煎服。

五诊:仍咳黄痰。餐后血糖11.9mmol/L。舌暗红苔暗黄。改攻法治上焦热。处方:黄精40g,土鳖虫15g,红花5g,黄芩25g,甘草20g,夏枯草30g,平贝母15g,泽漆15g,芦根25g,7剂,水煎服。

六诊:舌痛,咳轻。处方:上方加皂角刺15g,7剂,水煎服。

七诊:胸痛,带下减,行经第1天,腹痛减。舌淡苔白。处方:黄精40g,茯苓20g,天花粉30g,桂枝5g,熟地黄30g,黄柏15g,白术20g,太子参30g,冬瓜皮20g,车前子(包)15g,7剂,水煎服。

八诊:胸不痛,腹泻,舌暗苔白微黄。处方:上方减天花粉15g,加桃仁10g,7剂,水煎服。

九诊:面肿,少腹痛,带下多,空腹血糖7.8mmol/L。舌淡苔厚微黄。处方:上方加通草15g,杏仁15g,7剂,水煎服。

十诊:少腹不痛,心烦,面肿。舌暗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加二头尖15g,石见穿15g,土茯苓80g,6剂,水煎服。

十一诊:肿轻,血糖6.6mmol/L,舌暗苔白。处方:上方加红花5g山楂30g,14剂,水煎服。

十二诊:仍肿,膝以下冷。血糖9.2mmol/L,尿常规正常。舌暗苔薄黄。处方:防己15g,车前子(包)15g,牛膝20g,桂枝5g,黄芪60g,黄精30g,冬瓜皮20g,杏仁15g,桑寄生30g,7剂,水煎服。

糖尿病的辨证治疗如下:

①当先纵用三焦辨证,再横辨气血精,以定其病位和病理层次。

②上焦治心。清心火益阴气,效法真朱丸。

③中焦治脾。

气伤可用钱氏七味白术散、补中益气汤。阳虚取法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口干加花粉。阴伤可用麦冬、知母、生白芍、女贞子。

填精用黄精、山药、枸杞子、山茱萸。

不论在气、在血、在精都可加入乌梅涩脾精,葛根升清气。中焦火重用白虎汤加黄连。

中焦痰湿用二陈、涤痰等。

④下焦治肾。

阴精亏取法六味地黄丸。

阳精亏取法八味肾气丸、苁蓉丸、鹿茸丸。涩精缩尿用五味子、山茱萸。

⑤时时注重活络化瘀。

【按语】

经云:“邪气入脏者死,不治。”内伤病中,若成脏病,病程虽缓慢,亦多不治,临床仅以维持治疗,彻底治愈的情况很少,且传变复杂,诱因多而易反复,但积极的治疗仍是非常必要的。本案即是如此,经十一诊治疗中血糖逐渐下降,十二诊又恢复前期水平。

(梁炜庄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