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带教医案实录
13747600000065

第65章 耳鸣、耳聋(2)

【按语】

本例为突发性耳鸣,且伴有恶心、眩晕、口干。考虑为梅尼埃综合征,中医认为为痰湿困阻气机而致清阳不升时无以养耳窍。眩晕、恶心、舌暗红苔薄、脉沉细为痰湿阻滞气机且精血已伤不利之象。方以泽泻汤加味,方中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通草,竹叶共助泽泻以化湿利水,熟地黄、沙参、当归、麦冬、石斛以滋阴养血。菊花清利头目,地龙活血化瘀通经络。

【病例8】李某,女,40岁。时耳鸣,头晕眩,恶心呕吐或下利,重听口干,舌淡苔白,脉弦细。辨证:湿阻气机,耳窍不利。

治则:祛湿利气,畅利气机。

处方:杏仁15g,豆蔻5g,桔梗15g,沙参30g,皂角刺20g,泽泻20g,通草15g,白术40g,半夏20g,陈皮15g,地龙15g。10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耳鸣加重,眩晕稍减,上方加竹叶15g,以利水渗湿,熟地黄30g,牛膝20g,以滋阴益肾。沙参30g,以养阴清热。10剂,水煎服。

三诊:自诉前症已消失,上方减白豆蔻、陈皮、半夏。7剂,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

本例同为湿邪困阻上焦,时气机不利。故因清阳不能上走于头目,浊阴不能下行为小便,故表现时发时止的耳鸣、头晕眩、恶心、呕吐或下利、重听,舌淡苔薄、脉弦细皆为湿邪阻滞之象。方以三仁汤化裁,杏仁降利气机,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使气机得畅;豆蔻芳香化湿,畅利中焦之脾气;泽泻汤健脾盛湿;通草淡渗利湿;半夏燥湿降逆止呕;陈皮健脾祛痰利湿;沙参养阴以防渗利太过;皂角刺、地龙活血散结通经络。

【病例9】

全某,男,31岁。耳鸣2年,胸痛,食后满,身重乏力,头晕心烦,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湿邪阻滞,气机不利。治则:宣畅气机,聪耳开窍。

处方:三仁汤,郁金20g,通草5g,黄芪30g,防己15g,远志20g。7剂水煎服。二诊:自诉服上方症轻,耳鸣,背痛,少寐。上方减防己、黄芪,加皂角刺15g,以健脾化湿,穿山龙30g,以通经活络散结,磁石30g,益肝肾之精以聪耳鸣目,白术30,以健脾化湿。石菖蒲15g,以化湿开窍醒神。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为素体湿郁,又感邪。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湿阻气机则身重、乏力。清阳不清而见耳鸣、头晕心烦、胸痛,湿阻脾胃则见食后满,舌淡红苔薄为湿阻且热不重之象。方以三仁汤加味,三仁汤为治湿阻上焦,邪在气兮,且湿重于热之主要方剂,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为主。加入黄芪补气以化湿浊,防己利水祛邪。远志养心安神。郁金开郁除烦。

【病例10】

石某,女,47岁,耳鸣,乏力2年,微气短,时心悸,腰膝酸软,健忘,目花而涩,心烦,咳而遗尿,畏寒。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肝肾之精不足。

治则:补益肝肾,聪耳明目。

处方:续断30g,桑寄生30g,桂枝5g,熟地黄30g,山茱萸15g,山药20g,黄芪30g,牡丹皮15g,茯苓15g,泽泻15g,石菖蒲15g,柏子仁20g,地龙15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好转,上方加丝瓜络30g以通经活络,生白术15g以健脾运湿。7剂,水煎服。

三诊:自诉不咳,微乏力,困倦。上方减黄芪,加牛膝30g,以补肝肾养血益精。

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为肝肾精血不足,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肾精与肝血,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在病理上,二者常相互影响,而表现肝肾同病。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同时可引起肾精亏虚,表现为乏力气短时悸,腰膝疲软健忘目花目涩。肾精不足则膀胱失约而见遗尿畏寒;虚火扰心而见心烦。方以六味地黄丸滋阴益肾,加续断寄生补肝肾益精血;桂枝温通肾阳;黄芪补气健脾;石菖蒲开窍醒神利头目;地龙活络化瘀;柏子仁养血养心安神。【病例11】

王某,男,26岁。耳鸣、腰酸4年,现听力略减退,目花目干,乏力,尿频,尿不净,平素多畏寒。舌淡暗苔薄,脉细数。

辨证:肝肾精亏。

治则:补益肝肾,填精通窍。

处方:菊花15g,枸杞子30g,熟地黄30g,当归15g,山茱萸15g,山药20g,牡丹皮15g,茯苓15g,泽泻15g,莪术20g,磁石30g,续断20g,桑寄生30g,土茯苓40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仍耳鸣,食差,余症皆轻。舌暗红苔薄黄,上方减熟地黄,加焦三仙各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为肝肾精伤亏之证,肝肾精血同源,肾主藏精,生髓,充脑。脑为髓之海,脑髓充则耳鸣。若肝肾精亏,精血不能养脑充耳,则脑髓空虚,耳目无所养,故目花耳鸣。阴阳两伤则见畏寒,舌淡暗苔薄,脉细数。同时本例因正气不足而兼见下焦邪气,而见膀胱气化不利之象。故治疗时以补肝肾精血通耳窍为主,同时清热解毒利尿。方药以杞菊地黄丸化裁,滋补肝肾阴益精血。加当归、续断、桑寄生养血益肾强腰膝。磁石补肾聪耳明目。土茯苓清热解毒利尿,莪术行气活血破结气。全方共奏补益肝肾,填精通窍之功。二诊时苔薄黄,食差,为防邪恋,去熟地黄,加焦三仙。

【病例12】

李某,女,48岁。耳鸣,右耳重。头枕部木痛,眩晕,腰酸背痛,健忘,时心悸胸痛,成发作性,项不利。舌淡苔薄白,脉细。

辨证:肾精不足,耳窍失养。治则:补肾填精,聪耳窍。

处方:葛根20g,山药30g,女贞子50g,杜仲20g,续断20g,桑寄生30g,川芎15g,天麻20g,熟地黄50g,当归20g,地龙15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又发作1周,头眩恶心,因劳累郁怒而发,舌淡红苔白,脉弦。处方:白术30g,泽泻20g,枳实15g,陈皮20g,半夏20g,茯苓20g,葛根20g,女贞子5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以肾精不足为主要表现,故见耳鸣,健忘,腰背酸痛。此一派精伤无以养之象,治疗是以补肾填精养血为主,同时通利脑窍。方药以熟地黄、山药、女贞子、杜仲、桑寄生、续断、当归补肾填精养血壮腰膝;以天麻、地龙、川芎活络化瘀,利脑髓经脉。天麻甘润不烈,作用平和。葛根解利肌脉治疗项背不利。全方共奏补肾填精,聪耳窍之功。二诊时头眩、恶心,舌淡苔白,此为痰饮上扰之象。方以泽泻汤加味,泽泻汤中白术,泽泻两味。泽泻利水除饮以下走,白术健脾燥湿以制其水邪上泛,清阳得升,眩冒自愈;配以枳实、陈皮、半夏理气解郁,化痰降浊;茯苓利水渗湿;女贞子补肾填精;葛根解利肌脉。

【病例13】

王某,女,66岁。耳鸣,渐聋。时眩晕,心悸,胸背痛,四肢痛。舌淡红苔白,脉弦。

辨证:饮阻耳窍。治则:和血利饮。

处方:旋覆花(包煎)20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30g,柴胡20g,泽泻15g,半夏15g,生白术25g,柏子仁20g,牛膝30g,黄精30g,7剂,水煎服。

二诊:自诉耳鸣轻,胸背痛,脉时一止,上方减牛膝,加郁金20g,薤白20g,7剂,水煎服。

三诊:自诉前症均轻,现口干舌燥,咽哑,目花。舌淡红苔白微黄。上方加知母20g,沙参30g,石菖蒲20g,土鳖虫15g,7剂,水煎服。

四诊:近日感冒,胸背痛而酸,劳累后加重,心烦,面肿口干。舌淡苔白,脉弦。处方:黄芪60g,丹参15g,防己15g,旋覆花(包煎)20g,郁金15g,威灵仙20g,柏子仁25g,柴胡20g,枳实15g,杏仁15g,生薏苡仁25g,百合4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为饮邪随经,清窍不利,饮病日久及血所致,故利经中之饮为主要治法,兼以活络利气,此病发于水与气,及血未泻,故疗效较快。

【病例14】

王某,男,59岁。1个月前下飞机后突发听力下降,经某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查体无特殊体征,舌暗红苔白,脉细数。

辨证:肾虚瘀阻络脉。

治则:补益肝肾,活血通窍。

处方:熟地黄50g,当归20g,地龙15g,土鳖虫15g,石斛30g,麦冬20g,生牡蛎50g,桃仁10g,川芎30g,山药30g,女贞子30g,7剂,水煎服。

二诊:症状好转,舌红苔白,脉细滑数,自诉近日眠差,上方加泽泻15g,天冬20g,7剂,水煎服。

三诊:症状明显减轻,舌红苔白,呃逆,上方加磁石30g,旋覆花(包煎)20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为突发性耳聋,为因巨大声响刺激后而致。耳为宗脉之所系,十二经脉皆上络于耳。各种原因皆可以导致经脉瘀阻,经气不能上荣于耳,耳窍失养,故见突发耳聋。但前提仍是肾精不足,故治疗应以补肾通经活络为主。方以熟地黄、当归、石斛、山药、女贞子补肝肾之精血,地龙、土鳖虫、桃仁、川芎活血通经,活络化瘀。麦冬养阴生津,以防活血药苦燥伤阴。生牡蛎和阴气散结气。全方共奏补益肝肾,活血通窍之功。二诊时从舌象及脉象看痰饮较重,故于上方加入泽泻以利水渗湿消痰;天冬滋肾阴。三诊时证见轻,加入磁石补益肝肾,聪耳明目。旋覆花降逆止呃。

(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