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带教医案实录
13747600000030

第30章 心水病

【病例1】贾某,女,72岁。胸闷气短半年,下肢肿,心烦,心下痞。舌暗红苔白,脉沉滑。辨证:宗气陷,心气虚,血不利,发水肿。

治则:补气升阳利水。

处方:防己20g,黄芪100g,人参15g,生石膏10g,桂枝10g,生牡蛎50g,枳实15g,白术30g,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减,舌暗红苔白,脉沉。处方:上方14剂,水煎服。

【按语】

张仲景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形象地描述了心水病的临床表现。心主血脉,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若胸中宗气虚陷,则心不能行血;血属阴主静,则血沉于下;血不利则为水,故其人下肢肿、阴肿、甚则全身肿。胸中宗气虚陷,心阳不展,饮停胸膈,肺气不降,故病者多喘而不得卧,卧则水气冲心胸,其喘更甚。宗气虚陷,心气不足,故身重而少气。心气由虚而滞,由滞化热,热扰心神,故心烦。经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今心气大虚,水滞经中,大气不得转,阴气无从生,故生躁。躁者,四肢躁动也。此外,还可见到的症状有:胸满闷、心下痞坚、颈脉动等。饮停胸膈,故胸满闷、心下痞坚。水斥脉中而随血上冲,故颈脉动。相当于现在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源性水肿。

此病与支饮重症常合并存在。前者以饮停胸膈为主;后者以血沉于下,血不利发水肿为主。由于两者的主要病机相同,所以同以木防己汤为主方。方中人参补宗气益心气升阳气,桂枝振奋心阳通阳气,防己利经中水邪而又益心气,生石膏清气分郁热而除烦。四药合用,则水气得除,心气得充,阳气畅行,阴气自生。

本例所用之方,是以木防己汤为基础方,再加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法取张仲景“牡蛎泽泻散”而用生牡蛎和阴气,下邪气;再合枳术散行气运脾破饮以除心下痞。

【病例2】

王某,女,58岁。身肿,气短而喘,畏寒,心烦,尿少,大便干。“肺心病心衰”史。舌紫暗苔白,脉滑。

辨证:喘久伤心,气虚阳衰。治则:补气温阳利水。

处方:黄芪100g,人参15g,枳实15g,生白术40g,防己20g,桂枝15g,附子10g,生石膏5g,生甘草15g,7剂,水煎服。

二诊:大便通,水肿略消。舌紫暗苔白,脉滑。处方:上方加冬瓜皮20g,茯苓30g,泽泻15g,7剂,水煎服。

【按语】

与上例不同的是,此患者由气损阳,而恶寒重;又伴脾气虚寒,而排便难。故方中加用附子,温经散寒,激发少阴心肾阳气。用生白术,运脾动腹气而通大便。二诊时,肿略消,故加用利水消肿药,用冬瓜皮味淡性平,利水消肿不伤正;茯苓渗湿利水,且有安神之效。

经云,水肿“其本在肾”。此虽为心水,但若久而不愈,必传及肾而发肾水。所以,对于心水重症,用药后,肿消不明显者,常病损及肾,当与肾水共治。此案二诊时,加入了入肾经的利水药,即是此意。

此患者舌紫暗,并有肺心病心衰史,病程较长,必有淤血,若加用活血药,效果会更好。

【病例3】

郭某,男,56岁。胸闷,心悸,胸中时痛,下肢肿,时烦,口干甚。西医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脏彩超示:左心室扩大。心电图检查示:广泛ST段下移,T波倒置。舌暗红苔少,脉细滑。

辨证:心气虚衰。

治则:补元气,利水消肿。

处方:防己15g,黄芪50g,人参15g,桂枝5g,生石膏5g,炙甘草30g,麦冬10g,白术30g,30剂,水煎服。

二诊:下肢略肿,胸闷,心悸,胸痛。舌暗红苔白,脉滑。处方:防己20g,黄芪100g,人参15g,枳实10g,白术30g,桂枝10g,茯苓15g,三七15g,桃仁5g,红花5g,生牡蛎50g,30剂,水煎服。

【按语】

与上例相比,此患者阴气虚较重。故稍加麦冬滋心阴益心气。因心水病本属气虚阳不运,故滋阴药不可重用、久用。故二诊时,阴气渐生,即减去麦冬而加生牡蛎益阴气、下邪气。水气渐消,再加三七、桃仁、红花化瘀止痛,此属二病同治。

【病例4】

谭某,女,66岁。胸闷而痛,气短,下肢肿,喘,时咳嗽,有白痰。舌暗红苔白,脉弦细。心力衰竭在某医院用强心药、利尿药治疗,住院2个月不缓解。

辨证:支饮伤心。

治则:补心气利水,泻肺化痰。

处方:五加皮50g,人参10g,黄芪60g,防己15g,桂枝5g,生石膏5g,枇杷叶20g,瓜蒌15g,泽漆20g,7剂,水煎服。

二诊:好转,仍乏力而喘。舌暗红苔白,脉弦细。处方:上方加黄芪40g,人参5g,7剂,水煎服。

三诊:右下肢不利。处方:上方加木瓜30g,牛膝30g,7剂,水煎服。

四诊:诸症渐愈。痰多。处方:上方加通草15g,半夏20g,5剂为丸,每丸12g,每日3次。

【按语】

方用木防己汤治疗心水与支饮。并加枇杷叶、瓜蒌理肺宽胸化痰,泽漆散饮结化痰。五加皮畅阳气而安心神。三诊时,加木瓜、牛膝通经舒筋。四诊时,加通草利经中水湿,用半夏祛痰治其标。

【病例5】

吕某,男,58岁。近1月乏力,下肢肿,劳累则心悸,口时干,心烦,平素多痰,时脘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复方降压片、利血平。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辨证:风眩伤心,心虚气陷。治则:利气、补气、利水。

处方:人参10g,黄芪60g,防己15g,桂枝5g,生石膏10g,半夏10g,陈皮15g,牛膝20g,7剂,水煎服。

二诊:乏力不显,水肿消。血压:145/85mmHg。舌淡红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减石膏5g,加桔梗10g,7剂,水煎服。

三诊:血压:180/95mmHg。舌淡红苔白,脉滑。处方:上方加罗布麻25g,7剂,水煎服。

四诊:好转,上楼不喘。脉沉。处方:上方加牛膝30g,7剂,水煎服。

五诊:大便2日未行,自服凉药而便稀如水,腹略胀,下肢微肿。舌淡红苔厚,脉细数。处方:原方去石膏加炒薏苡仁25g,木瓜30g,厚朴15g,7剂,水煎服。

六诊:仍腹胀,他症愈,头略胀。处方:上方加牛膝20g,厚朴10g,枳实15g,7剂,水煎服。

【按语】

心水,系由心气虚陷,不能主血脉而数,血不利则为水,故诊心水。当先补元气。而利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一衰,余脏亦易受累。故心症常见痞、满、咳、悸、小便不利等。本病或由心而发或由它病传心而致。本患者即由风眩传心。

故于木防己汤加牛膝、罗布麻等,若心水愈后,当治风眩。

【病例6】曲某,女,73岁。胸闷,平卧重,下肢肿,少寐。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心气下陷。

治则:补心利水。

处方:人参15g,黄芪50g,防己15g,茯苓15g,桂枝5g,生石膏5g,远志20g,柏仁20g,瓜蒌10g,何首乌50g,丹参10g,生牡蛎100g,7剂,水煎服。

二诊:肿消,仍少寐,多郁。处方:上方加合欢花30g,郁金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患者当属年老元气虚衰,心气下陷轻证。故二诊病情即稳定好转。

【病例7】

宋某,女,72岁。胸脘闷,劳累后加重,畏寒,胃纳差,下肢肿。舌紫暗苔白厚,脉沉滑。

辨证:心阳虚陷。

治则:补心气,通阳利水。

处方:泽泻15g,防己15g,桂枝7.5g,生石膏5g,黄芪50g,人参10g,杏仁15g,瓜蒌1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腹泻。处方:上方去石膏加薤白20g,炒薏苡仁10g,7剂,水煎服。

三诊:胸闷,气短,平卧时加重。乏力,畏寒。舌暗淡苔白。处方:上方去瓜蒌加炙川乌10g,7剂,水煎服。

四诊:仍畏寒,余症轻。舌淡暗苔白,脉沉。处方:上方加薤白10g,茯苓15g,桂枝2.5g,7剂,水煎服。

五诊:畏寒不显,乏力。舌暗红苔白。处方:原方加黄芪50g,炒薏苡仁20g,7剂,水煎服。

六诊:畏寒,纳差,眠差,手足麻。舌暗红苔微黄。处方:附子10g,五加皮50g,生白术15g,防己15g,党参30g,茯苓15g,薤白15g,黄芪100g,蒲公英30g,人参10g,丝瓜络30g,7剂,水煎服。

七诊:好转。处方:上方加首乌藤20g,7剂,水煎服。

八诊:夜间口干。舌暗红苔少。处方:上方加黄精30g,7剂,水煎服。九诊:好转,食稍差,便稀软。处方:上方去黄精加炮姜5g,7剂,水煎服。十诊:近日腹胀、呃逆。余症减轻。处方:上方加降香15g,7剂,水煎服。

十一诊:畏寒,腰软,乏力,纳略差。舌暗红苔白,脉沉。处方:附子15g,黄芪100g,党参30g,桂枝10g,丝瓜络30g,白术25g,白芍30g,炙甘草20g,茯苓15g,人参10g,熟地黄30g,7剂,水煎服。

十二诊:诸症好转。处方:上方加淫羊藿20g,7剂,水煎服。

十三诊:近日夜尿少,微肿。处方:上方加茯苓25g,7剂,水煎服。

十四诊:诸症轻。处方:上方加红花5g,7剂,水煎服。另:鹿茸25g,每次1g,每日3次,温水送服。

【按语】

此患者胸脘闷、不欲食、下肢肿,是病在心、脾胃,属气分。其患者年龄已高,舌紫暗,又属瘀血征象。所以,此患者是气血同病,以气分为主。治疗当用木防己汤加黄芪、薤白补气、通阳、利水,从心;枳术汤运脾、行气、散结、除痞,从脾胃;再加三七、丹参理血分即可。当然,也可先治气分,再气血同治。

一诊时所用生石膏之寒、杏仁之润、瓜蒌之凉滑是导致服药后腹泻的原因。此患者畏寒,而用乌头、附子等温经散寒助阳药,效果不佳;又考虑此患者年事已高,畏寒日久,所以,此种畏寒是因年老肾精亏损,不能化气升阳而致。所以,第十四诊时,予鹿茸治疗。鹿茸,甘、咸、温,入少阴肾,可填肾之精血而化气升阳,并使阳气从督脉而达全身。此物属血肉用情之品,补益精血之力甚佳,且能温补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气旺,则全身阳气旺。故鹿茸治疗阳精不足而致的畏寒,效果很好。

【病例8】

张某,女,66岁。近日“心衰”,住院治疗。现乏力,下肢肿,心烦,畏寒。心肌梗死史。舌暗红苔白而干,脉弦滑。

辨证:心气虚衰。

治则:补心气,利血脉,利水消肿。

处方:黄芪150g,人参10g,瓜蒌10g,桃仁10g,防己15g,桂枝5g,生石膏10g,丹参10g,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好转。舌淡红苔白。处方:上方减石膏5g,加葛根15g,7剂,水煎服。

三诊:肿已消退,乏力,口干。舌暗红苔白干,脉弦。处方:上方加麦冬15g,7剂,水煎服。

四诊:近日加重,住院治疗。咳嗽2月,痰色白,喘闷,心下痞,下肢肿,大便干。处方:原方加半夏15g,泽漆15g,麦冬25g,7剂,水煎服。

五诊:住院治疗中,现仍咳,喘轻,下肢肿消。处方:上方加茯苓15g,7剂,水煎服。

六诊:时胸痛,余症不显。处方:原方加郁金20g,水蛭5g,远志20g,7剂,水煎服。

七诊:好转,多郁。处方:上方加甘松20g,7剂,水煎服。

八诊:已出院。时胸痛,动则喘,乏力,小便灼热。下肢未肿。处方:人参10g,黄芪100g,丹参10g,水蛭5g,桂枝5g,生石膏5g,炙甘草30g,莲子心10g,防己10g,香附15g,瞿麦30g,7剂,水煎服。

九诊:尿痛不显,余症均轻。处方:上方加甘松20g,去瞿麦,7剂,水煎服。十诊:近1周烦躁,不寐。处方:上方加远志20g,柏仁25g,7剂,水煎服。十一诊:乏力。脉滑。处方:上方加防己5g,7剂,水煎服。

十二诊:诸症不显。

十三诊:上方加人参5g,14剂,水煎服。

十四诊:停药后,心烦,乏力,下肢略肿,平卧则咳。处方:人参10g,黄芪100g,丹参10g,水蛭5g,桂枝5g,生石膏5g,炙甘草30g,莲子心10g,防己10g,香附15g,7剂,水煎服。

【按语】

本例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转以中药治疗的。三诊病情即很快稳定,停药。后患者又因咳致心力衰竭,肺心同病,故以木防己汤加半夏泽漆等化痰定喘之品,并随症变化加减治疗,渐渐平稳。本例患者系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起来也较为困难,但以木防己汤加减治疗。每每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心水的治疗比较简单,以木防己汤为基础方,再辨病辨证而加味治疗。治疗需要注意的有:①此病证治虽然简单,但由于此病常合并其他疾病,如胸痹、支饮、心痛、不寐、肾水等,因而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所以,治疗心水,首要的一点就是确诊合病和(或)并病。只有疾病诊断确切并全面了,才可正确地辨证施治。②辨证治疗时,要分清气分、血分。在气分而伤阴时,当慎用滋阴药。在临床上,由于此病常常是由一些基础病演变而来,常常是气血同病,所以,主治气分的同时,要注意血分的治疗。③心水病多属标证、急证,虽易治疗,可又易反复,所以,待心水临床治愈后,更要注重对基础病的治疗,以杜其根,防其复。

(庄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