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从此旅游不吃亏:游客维权与防骗指南
13746300000018

第18章 旅行社与导游服务中的陷阱防范(1)

案例1:出游认资质,报名看证照

消费者袁女士一家出门到某海滨旅游城市观光,不小心在火车站订了一个二日游,并同时订了个“特价宾馆”,最终发现上了旅行社的当,全家人闹得不愉快,还好第二天与旅行社交涉,坚决退了当天的游玩行程,避免了再次上当。

袁女士一家五人是在火车站被一旅行社推销人员盯上的,旅行社人员看到这一家大大小小是出门远行的,而且也就是要去他们推销的海滨城市,随即就展开了功势。推销人员推销了一个一日游项目,并许诺只要订下来会有人到火车站接站,并且可以订下特价的宾馆房间。袁女士看了看宣传单,想着一日游也就168元一人,还有好多项目,就动心了,当场交下100元订金。当天到了宾馆,果然还有人接待,并签下了旅行合同,袁女士看他们有合同,觉得还很正规,就订了二天行程,第一天每人168元,第二天150元。可谁知上了旅行车,才知上了“贼船”。

导游一上车就让大家拿出行程单,告诉大家主要行程安排,然后告诉大家有一个自费项目套系,共有五个项目,每人要交420元。然后开始绘声绘色地介绍五个自费项目,全车人听得迷糊糊的,每个人都交了420元。到了第一个景点,是有名的军港,可是大家没有时间欣赏军港的风采,一去就是排长队玩游艇,介绍时说有一小时在海上,实际只有10几分钟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看没有任何刺激的人鳄表演和所谓正宗的泰国人妖表演,中午计划进购物店40分钟,实际花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又带到一个破烂的虎园,看了几只没精神的老虎,最后将游客带到一个广场。这本是一个知名的城市广场,可不是让你来看广场的,说是让大家到这个广场的金店上一个干净的洗手间,计划二十分钟,大家下来一看,全是旅行社的大巴车将游客带到这儿来,变相让大家来购物。导游让游客们花了近四十分钟上“洗手间”。到了下午,游客们都感到不对劲,一天下来什么风景都看不到,到了想去的著名景点门口,给你二十分钟的拍照时间,想进去玩也没有时间了。最后一个项目最忽悠人,说是要让大家穿越到古代,原来是将旅游的人带到一个4D影院看了一场二十分钟的4D电影,大家一到影院,就感到上当了:我们是来旅游看风景,怎么把我们带到了电影院?

袁女士一家参加过许多城市的一日游,发现这家旅行社太不正规了,导游没有标志,全车人也没有团队旅游标志,一看就不是正规的旅行团队。感到一天一直被导游带着被动接受不想看的东西,十分气愤。想让导游退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导游说,他不管这些事,他只管带人出去,要找就找收钱的人。袁女士一家和另外一家同车的人都订了二日游行程,不想继续上当,于是联合起来打了旅行社电话,要求退团。最终经过几次交涉,这家旅行社看他们态度坚决,到了晚上八点多,才同意退费。尽管如此,旅游的好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了。

后来袁女士换了一家宾馆,才发现这个一日游的项目一般不带自费景点,如果从正规旅行社订,也就是城市观光一日游,只要60元,而且正规旅行社只有二个自费的项目,保证大家有足够时间看风景。这样算下来,一家五个人多花了不少冤枉钱,还没看到真正的风景。

防范提示:

出门旅游的消费者要注意,参加旅游团报名时,要注意仔细检查旅行社的资质。

首要的是要查看旅行社的“照”和“证”,即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国家旅游局或当地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许可证须载明许可证号码、旅行社名称、营业场所、许可经营业务、质量保证金数额和许可证有效期等内容。千万不要看复印件,是否有旅游局监制的正规旅游合同,是否能出具正规发票,如果以上缺少一样,您最好先走为妙。出境游是特许经营的业务,在参加出境旅游选择旅行社时,要确认旅行社的经营范围,不要到未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和其他机构报名出游,以免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

要看一下旅行社的营业设施是否齐全,办公室是否正规,从业人员是否正规等,这就要看您的眼力了。简单的方法是记住各地旅游局的电话号码,对旅行社资质等问题不甚明了时,可以打电话咨询。

检查旅行社是门市部还是总部,这一点也同样重要。比如在四川成都,旅游业比较发达,从业人员多如牛毛,但一些比较老牌的旅行社在当初市场刚形成之时,与全国其它大城市一样,采取承包的方式批发了大量的门市部,而总部与门市部的关系,只是交钱的关系,经营思想、经营方式等等一概不问不管,而旅游局一时又难以找到办法治理,虽然出台了很多文件、政策、法规等进行制止,但至今没有完全好转,目前部门数是旅行社的数十倍,这已成了旅游的一大顽疾,甚至都已惊动了国家旅游局,严令整顿。按国家政策,所有与总部不在一起的旅游部门只能是为总部接待游客,他们没有资格像旅行社一样进行操作。

案例2:重签订旅游合同,勿轻信口头承诺

2007年,某市工商局的刘女士等人想利用公休假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旅游。他们与多家旅行社取得联系后,选择了其中一家还比较不错的旅行社。旅行社业务部的汪经理,承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出行。

于是,刘女士等32人与该旅行社签订了《出境旅游团队协议书》与《中国公民赴境外考察协议书》,并将旅游费用共计人民币30万元付给了该旅行社的汪经理。汪经理承诺,刘女士等32人将于1月31日出境。然而,交了旅游费的刘女士等32名游客,一直等到3月1日也不见该旅行社兑现承诺。之后,刘女士等人曾多次和旅行社进行交涉无果。刘女士只好提出更换旅行社,并要求该旅行社退还旅游预付款,但均遭到该旅行社的拒绝。期间旅行社只为5人办理了护照和安排7人赴海南旅游了一圈,其余18万元拖而不退。

于是,刘女士等人向省旅游局投诉。省旅游管理局责令旅行社改正,但旅行社仍然不退款。旅行社称:汪某不是旅行社的人,而且该社不具备从事组织境外旅游的资格。无奈,刘女士等人将该旅行社告上法院,法院最后判决刘女士等人胜诉。

防范提示:

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的时候千万不要被旅行社的虚假承诺所诱惑,更不要轻易相信旅行社的口头承诺,在缴付旅行费用的同时一定要跟旅行社签订合同,把旅行社的口头承诺以书面形式予以确定,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合同细节,逐项约定,弄清楚费用是怎么构成的,避免旅行社从中玩文字游戏。同时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进行咨询和调查,要选择规模较大、管理较规范、员工素质较高、信誉度高的旅行社。

案例3:线路包装文字游戏多,当心落入虚假或免费广告陷阱

“明明广告说1元游泰国,可是报名的时候东加西加,要交1300多元才能报名参团,简直就是欺骗。”日前,游客王小姐对此感到十分气愤。她看广告和报道,已经知道除了1元后,另有558元的机场税和签证费需要自付,但这个价格也算十分“低”,于是她到旅行社咨询具体的参团情况,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如果要参团,还得另交600元的自费项目费用、每日20元的导游费以及没得挑选的一种45元保险,这样七七八八加起来,原本认为不到600元就可以享受一次泰国游,实际需要交1324元!

防范提示:

该旅行社把本来就需要交的费用隐藏剥离,利用“1元”超低价来吸引和迷惑消费者,就好像卖一台冰箱,商家把内部的零件一样样拆开标价,然后给个空壳摆出来,说这才值一两百元,试问有谁会去买这样的空壳?这已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谁也不是傻瓜,当然不能忍受旅行社这种“把所有人都当傻子”来标价的手法。

该旅行社把本来就需要交的费用隐藏剥离,利用“1元”超低价来吸引和迷惑消费者,就好像卖一台冰箱,商家把内部的零件一样样拆开标价,然后给个空壳摆出来,说这才值一两百元,试问有谁会去买这样的空壳?这已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谁也不是傻瓜,当然不能忍受旅行社这种“把所有人都当傻子”来标价的手法。当然,“1元游泰国”本身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游客也应保持理性,提高警惕心理。

为了吸引游客,现在很多非法旅行社或违规旅游部门会采取免费赠送某些景点等的方式来吸引游客,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其实这些赠送要么是已经含在所收的旅游费中,要么就是另有陷阱,要特别注意,比如,在某旅游景区,在前往高山的途中有一个寺,很多违规旅游部门以前都采取免赠送的方式送客人游览,其实进去之后,会以烧香敬佛的名义或购买商品的名义诈取游客很多的钱,如有不从,则会被假装的和尚诅咒甚至辱骂,这方面的投诉已多不胜数,当旅游局取缔了这参观景点时,才发现里面的和尚都是当地农民装扮的,与非法旅行社联合起来欺骗游客,捞取好处。

需要申明的是:旅行社和导游大多其实没人们想的那么黑,在旅游行业只是充当中介商的作用,不要用太苛求的眼光去看待。因为任何一个商品,从厂家拿来到消费者手上,中间都是有利润层的,只要不是过分的,大家也应该去理解,因为比起药品或那些奢侈品这些,其实旅游这行业没人们想的那么暴利。在旅游接待的过程,服务也是需要费用的,一些旅行社有时为帮客人订一个酒店要费不少功夫的,所以游客也不应该片面去追求低价。至于导游,也想在这里帮他们说几句,其实他们很多没有基本工资的,他们带客人玩几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是靠景点或购物拿些中间价,但只要不是过分的,导游不去强求你消费,态度不恶劣,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毕竟别人忙一整天也不可能是白忙,别人也要养家活口的。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不经旅行社或导游去购票购物,你自己去的话肯定景点门票和酒店也不会给你什么优惠。其实中国经常有吃回扣的投诉,但国外相对少,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这点,因为国外的人都会有小费给的,而中国的游客没这种习惯,所以是消费者去决定消费市场,不能一味的把罪责都放在旅游行业里。

案例4:旅游行程玄机多,小心十个景点九个自费

298元的桂林团,只有一个景点是包括在团费里面的,其他景点都要自费。近来在东莞一些旅行社出现的低价团里面,就存在着“十个景点九个自费”的现象。在一家旅行社工作的林小姐说,这些行程的最大特色是景点多数是自费,连晚餐都是自理,实际上,几百元的团费仅仅只够路费,根本不够旅游团的其他成本,旅行社之所以做这样的线路,就是在加点、购物的时候,司机和导游可以拿些回扣,要不然根本做不来。对于司机、导游来说,他们做开了这种团队,所以也愿意接这种团。其实在出发前已经在行程上面打着自费项目的,“但是游客往往对于自己的自制能力过于自信。”林小姐说,因为整个行程只有一个是团费里包了的,其他景点如果你不自费买门票,就等于白跑了一趟,根本没有玩到什么,所以最后大部分游客都会妥协。

防范提示:

游客报名时看清楚行程,自费、自理等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多数游客在到达景点门外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掏钱进入景区,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么多的自费项目,最好在报名时另选行程。

其实,旅游行程玄机很多,暗藏很多猫腻,十个景点九个自费不是没有可能。规范的旅游行程单可以透露很多的旅游信息,需要游客仔细了解,比如:

1.行程单中所包含的景点门票,大多数为第一道门票;景区内的缆车或索道费用、环保游览车费用需以括号注明价格,是否为游客自理;2.每个景点游览时间或方式,如“车游”或“远望”或游览x小时分钟等字样。

3.每天入住酒店的标准,包括酒店名称、星级,模糊的也会写三/四星或同级。

4.用餐的费用标准和团餐的数量。餐标通常是20-30元/人,标准的团餐是十人一桌八菜一汤。

5.旅游车标准、保险种类和导游服务等信息。

案例5:6天不等于6足天,出游未必早出晚归

计划参加北京6天旅游的肖小姐走过三四家旅行社,手中拿着一堆资料进行对比,各家旅行社行程中都是8个景点,而价格相差了近千元。原来是交通在作怪。在中长途旅游中,机票总会是团费的“大头”。同一旅游线路价格差别大,首先从航班上找原因。不同时段出发的航班价钱相差不少。大部分较有信誉的旅行社都将各个团队的航班具体到行程上来。肖小姐逛了几家旅行社,手上拿到的行程都写明了往返的航班时刻,最适合旅游的航班应是“上午机去,傍晚航班返”,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旅游时间,又不至于太过劳累。

防范提示:

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游客在出完团回来后埋怨出团天数不足,原因是出发的时候是下午或晚上,回来的时候是早上,哪有行程上写的那么多天,扣除头尾两天,中间没几天在景区。但事实上交通所占用的时间在旅行中是必然的,除非消费者自己到达旅游目的地,在当地参加旅行社,便会缩短交通在旅游团中所占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