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13743300000027

第27章 中医重气化,西医重形质(1)

从一例阿斯综合征的治疗谈谈“大气下陷”理论的临床运用有句话这么说“中国80%的财富掌握在20%人手中”,也就是说80%的人并不富裕,依旧没有多少余款,当他们得了一个需要花费很高治疗费的疾病时,无力支付,生死便只好由命了。

今天就说这样一个病例,她是第6讲那顽固性湿疹患者的母亲,78岁。

这是一个治疗非常成功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例。按照现在西医学的观点,这病要想摆脱危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安装起搏器。西医的思维就是这样,重形质,窦房结有问题了,不能正常地发出激动了,就给你一个人工的起搏器代替;长肿瘤了,就切除,切了,再化疗、放疗,至于这些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则放到次要的地位;感染了细菌,就抗菌,有时候,细菌还没杀死,二重感染就来了;全然没有调动人体自我修复功能进行抗病祛病的思想,所以说西医注重形质,治的是“人的病”。

中医则不一样,其基本理论的建立是通过对生命的整体现象的观察,在把握人体功能的基础上,将人体的功能归纳分类为很多功能单元,由这些功能单元而派生出脏、腑、经脉、精、气、血、津液等概念,讨论人体的生理也好、病理也好,都十分注重人体功能的内稳态,十分强调气血调和,升降有序,阴阳平衡。

其治病出发点在于充分调动人体的潜能,使人体的功能恢复正常,或者说是使已经失衡的内稳态在病理状态下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以使人获得较高质量的生存,亦即中医十分注重人体功能在抗病中的作用,“气化”是什么?是脏腑的功能,所以说中医重“气化”。在这一点上,最有代表的是肿瘤的治疗,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中医的治疗,常常可以生存很多年,而且常能够有较好的生活质量,由此现在有人提出了“人瘤共存”的学术观点,这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说中医完全不同于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的是“有病的人”。

言归正传,我们接着来看这位患者的治疗经过。

患者的病历资料保存得很好。2002年3月29日到有“南协和”之称的湘雅医院就诊,其门诊病历记载:“去年始出现心悸,胸闷,活动后稍有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未看过病。既往经常有头昏、间有头痛,小便失禁”。这是她在该院住院的出院小结:

入院时间:2002.3.29出院时间2002.4.5

住院诊断: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冠心病 阿-斯综合征

晕厥2天入院。

患者3月28日及29日2次晕厥,每次持续数分钟,遂收住入院,入院查:P40次/分,BP 105/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40次/分,律齐,腹平软。入院后予心电监护,发现心率在40~45次/分及70~85次/分,两种状态交替。

前者心电图表现为房早未下传,Q-T间期延长。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后者为房早下传。经湘雅医院孙明教授会诊,建议用起搏器。家属及患者因经济问题不愿用此法,只能用药物治疗,予硝苯地平及氨茶碱。

硝苯地平:10mg×100#

Sig:10mgTid或20mgTid

长效氨茶碱:0.1×36#

Sig:0.1QN

硝酸甘油:0.5mg×100#

Sig:0.5mgTid

苯妥英钠片:0.1×100#

Sig:0.1Tid

中药煎服:

红参6g,枳实10g,麦冬15g,何首乌10g,五味子15g,生地黄10g,葛根15g,郁金10g,枸杞子10g,薤白10g,茵陈10g,川芎10g,熟附子(先煎30min)10g。

很有意思的是,湘雅医院的心内科医师竟然给这位患者开出了一个中药方来。

现在网上都在争论中医是否科学,但就我所知,湘雅心内的医师在抢救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时,就常用中药。孙明教授不仅是西医的权威,同时对中医也颇有研究,他指导的博士、博士后大多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研究。这患者当时属什么证,不得而知了,尽管服药后疗效不理想,但足可以说明不是每个西医的专家都认为中医不科学!所以啊,学中医的人要看得起自己!

该患者2007年1月18日来就诊,患者由儿子背着到心内的医师办公室找我,时患者精神极差、不能平卧、气短不足以息,声低息微,面色苍白。经了解其在湘雅出院后,常年反复发作晕厥,发作多的时候就用氨茶碱,但病情不能控制。

到了2006年11月26日开始,病情明显加重,每天晕厥至少发作1~2次,到了12月后,每天下午、夜晚晕厥都要发作4~5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同时伴有抽搐、小便失禁。患者诉晕厥发作前感心悸,有心气欲脱之感。此次病情加重服用氨茶碱(不能耐受已停)后一直恶心、呕吐不欲食。

这老人的命真大,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竟然能活到现在没出意外!

查体:血压120/80mmHg,神清,精神差,双侧颈静脉不充,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不齐,未听及瓣膜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结代无力。

阿-斯综合征发作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于是我劝她住院安装起搏器,患者拒绝,只要求使用中药,没钱,心电图都拒绝检查,仅要求服中药!

一诊情况基本如此,请爱好中医的朋友们先自己分析一下,看看应如何辨证施治,请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1.请归纳出中医四诊获得的主要证候。

2.如何分析病因病机?

3.立法及方药。

我们接着向下看。

首先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四诊获得的主要资料:

晕厥是常年反复发作,每天下午、夜晚发作4~5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同时伴有抽搐,小便失禁,伴心悸,有心气欲脱之感。精神极差、不能平卧、气短不足以息,声低息微,面色苍白。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结代。

这个患者应该诊为厥证,这是肯定的,我先公布我的处方,然后慢慢地给大家剖析思路,我的处方是:

白参10g,生黄芪60g,升麻3g,柴胡5g,桔梗10g,知母6g,山茱萸30g,怀山药15g。3剂。

阅读过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这方系由该书的升陷汤化裁而成。

升陷汤适用于大气下陷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或参伍不调。

从升陷汤的适应证,大家可能会看出我将该患者的证候辨证为大气下陷证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大气下陷证?大气也就是宗气。张锡纯在书中说:“胸中大气,一名宗气,《内经》谓其积于心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盖心肺均在膈上,原在大气包举之内,是以心血之循环,肺气之呼吸,皆大气主之。”

那么大气下陷有什么辨证要点呢?首先要明白大气(宗气)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是以其病位在心、肺。认真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可以总结出该方辨证要点有:①宗气贯心脉,宗气下陷,无力推动心脉以运血,故发则心悸,心气有欲脱之感,脉叁伍不调。②宗气有助于呼吸之进行,宗气虚,无力辅肺以行呼吸,故气短不足以息,患者努力呼吸感气犹难上达。③气虚的一般见证。④胸中宗气下陷,固摄无力,常有小便失禁。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结代。

善辨证者,必善抓主证,那么这位患者的主证是什么呢?简要地罗列一下:

晕厥、伴有抽搐,发前感心悸,有心气欲脱之感,发则小便失禁,气短不足以息,声低息微,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结代。

不难看出该患者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大气下陷证,所以就用了张锡纯的升陷汤!

这大气下陷证理论,我们《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里都没有讲到!

但临床上确有指导价值!我常用该方治疗心衰、汗证、喘证,多随手取效!

关于大气下陷证,我先简单介绍这么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研究一下张氏著作。

提几点问题,请爱好中医的朋友,认真地思考一下:

1.中气下陷证病位在哪里?其临床辨证要点是什么?

2.大气下陷证和气脱证有什么不同?

3.方中升麻、柴胡为什么用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