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治疗学
13743200000026

第26章 排卵障碍(5)

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不孕症疗效评价标准(讨论稿)

(1)痊愈:治疗后2年以内妊娠者(可分为1年内和2年内的疗效进行总结)。

(2)无效:经连续治疗后2年未妊娠者。

(七)小结

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的诊断,必须借助现代医学检测,治疗必须辨证论治,应采用统一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以利于深入研究与广泛交流。

黄体功能不全

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LPD)是指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萎缩。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提前、经前点滴出血,或经前乳胀、溢乳,月经周期先后不定或反复自然流产等。伴发的西医病种有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催乳素血症、早期流产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等病。

本病属中医学月经先期、月经过少、经行乳胀、暗产、滑胎、不孕症等范畴。

一、病因病机

1.肾虚 肾藏精,精化气,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肾阳虚或寒湿伤肾,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虚气弱,则生化失期,不能触发氤氲乐育之气,致令黄体功能不全;或素体肾阴亏虚,或房劳多产、久病失血,耗损真阴,天癸乏源,冲任血海空虚;或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皆可影响黄体功能,导致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

2.肝郁 若素性忧郁,或七情内伤,情怀不畅;或由久不受孕,继发肝气不舒,导致情绪低落、忧郁寡欢,气机不畅。二者互为因果,肝气郁结益甚,以致冲任不能相资,则黄体功能不全。

3.脾虚 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等损伤脾气,脾虚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则黄体功能不全。

4.血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房事不节,或寒、热、虚、实、外伤等均可导致瘀滞冲任,影响黄体功能,导致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

5.痰湿 素体脾肾阳虚或劳倦思虑过度,饮食不节伤脾或肝木犯脾,或肾阳虚不能温脾,脾虚则健运失司,水湿内停,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湿聚成痰;或嗜食膏粱厚味,痰湿内生,躯脂满溢,遮盖子宫,壅塞冲任,影响黄体功能;或痰阻气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既不能启动氤氲乐育之气,又影响黄体功能而致不孕或反复早期流产。

二、辨证论治

(一)肾虚

1.肾阳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经闭,经色淡暗,性欲低下,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 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药 右归广嗣丹(自拟)。熟地黄、附子、龟甲、鹿茸、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2.肾阴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常提前,经量少或停经,经色鲜红,或经期延长,甚则崩中或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性交痛;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 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 左归螽斯丹(自拟)。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龟甲、鳖甲、紫河车、肉苁蓉、菟丝子、牡丹皮。

(二)肝郁

主症 婚久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月经或先或后,经量时多时少,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治法 疏肝解郁,理血调冲。

方药 开郁毓麟丹(自拟)。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牡丹皮、香附、川楝子、王不留行、瓜蒌、牛膝。

(三)脾虚

主症 婚久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神疲乏力,纳呆,头晕心悸,面黄或体瘦,大便或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 补脾益气,调理冲任。

方药 济脾育嗣丹(自拟)。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大枣、当归、柴胡、菟丝子、巴戟天、甘草。

(四)血瘀

主症 婚久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多延后,或周期正常,经来腹痛,甚或成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

时经行不畅、淋漓难净,或经间出血,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治法 逐瘀荡胞,调冲助孕。

方药 逐瘀衍嗣丹(自拟)。桃仁、红花、牡丹皮、赤芍、当归、延胡索、枳壳、三棱、莪术、昆布、香附。

(五)痰湿

主症 婚久不孕,或反复早期自然流产,黄体功能不全,多自青春期始即形体肥胖,月经常推后、稀发,甚则停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目虚浮;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行滞调冲。

方药 涤痰祈嗣丹(自拟)。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胆南星、枳壳、生姜、柴胡、人参、黄芪、淫羊藿、巴戟天。

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POF)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雌激素(E2)降低的综合征。表现为继发闭经,常伴有潮热、出汗等绝经期症状。POF是由于卵巢合成性激素功能低下或不能合成,降低了对下丘脑-垂体轴的负反馈作用,使得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的一种状态。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1%~3%,在闭经者中占2%~10%。本病属中医学“闭经”、“不孕”、“妇人脏躁”、“绝经前后诸症”等范畴。《傅青主女科》所提出的“年未老经水断”是对本病的专题论述。

一、病因病机

肾藏精,精化气,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若女子未到七七即肾气衰,天癸竭,冲任虚衰,阴阳失衡,发为本病,故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

1.肾阴虚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肾阴亏虚,或房劳多产、久病失血,耗损真阴;或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等皆可致肾阴不足,精亏血少,冲任血虚,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缺乏物质基础,致天癸不足,冲脉精血亏虚,任脉之气衰竭,胞宫胞脉失养,经水渐断。

2.肾阳虚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肾阳虚或寒湿伤肾,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虚气弱,则生化失期,不能温化肾精以生天癸,通达冲任,温养胞宫,不能触发氤氲乐育之气,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低下,月水难生。

3.阴阳两虚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阳两虚,或阴虚及阳等致肾之阴阳两虚,则天癸竭,冲任不足,发为本病。

4.肝郁肾虚 肾阴亏虚,则肝血不足,而气(肝)郁者,与肝有关,肝体阴用阳,用阳不及,气机不得舒达升散,故致气郁。用阳不及,还在于肝之体阴不足。另外,长期强烈不能有效排解的情志变化,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女性而言还会严重干扰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活动。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机郁结,郁久化火,暗耗气血,气血不足,不能荣肾添精滋润冲任,下养胞宫,且肝失条达,影响中焦升降纳运之功能,纳谷运化功能低下,精微不生,气血亏虚,先天失充,天癸匮源,冲脉精血竭,任脉之气衰,胞宫胞脉失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不能维系正常功能,经血无主,血海空虚,渐致本病。

二、辨证论治

1.肾阴虚

主症 继发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头昏,腰酸腿软,面部潮红,烘热出汗,烦躁失眠,心情抑郁,或急躁易怒,神疲乏力,带下甚少或无,阴道干涩,性交困难,手足心热,舌质红或中剥少津,苔薄而黄白干燥,脉细弦数。

治法 滋肾柔肝,育阴潜阳。

方药 左归螽斯丹(自拟)。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龟甲、鳖甲、紫河车、肉苁蓉、菟丝子、牡丹皮。

2.肾阳虚

主症 继发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神情淡漠,懒言气短,畏寒怕冷,腰背尤甚,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小溲清长,面色白,舌质偏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温补肾阳,调补冲任。

方药 右归广嗣丹(自拟)。熟地黄、附子、龟甲、鹿茸、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3.阴阳两虚

主症 继发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阴道干涩,性交疼痛,时而烘热汗出,烦躁不安,时而畏寒怕冷,纳谷不香,腰背酸痛,神疲乏力,舌苔薄,脉沉细。

治法 调补阴阳,理经赞孕。

方药 地淫毓麟丹(自拟)。熟地黄、淫羊藿、山药、山茱萸、巴戟天、菟丝子、紫石英、仙茅、紫河车、当归、知母、黄柏。

4.肝郁肾虚

主症 继发闭经,头晕腰酸,面部潮红,烘热汗出,烦热失眠,胸闷气窒,心情抑郁,频欲太息,神疲乏力,乳房萎缩,带下甚少,阴道干涩,性交疼痛,舌淡红,少苔,脉细弦。

治法 滋阴养血,解郁宁神。

方药 滋水疏木丹(自拟)。熟地黄、山药、枸杞子、五味子、沙参、当归、白芍、牡丹皮、郁金、炒柴胡、川楝子、炙远志。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简称LUFS),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即月经周期有规律,而实际月经中期卵泡未破裂、无排卵的一组症候群。中医古籍无此病名,属中医学“不孕症”范畴。

一、病因病机

1.肾虚 肾藏精,精化气,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先天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大病旧病、反复流产损伤肾气,或高龄,肾气渐虚。肾气虚,则冲任虚衰,致卵泡发育不良或无排卵,不能摄精成孕;或素体肾阳虚或寒湿伤肾,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虚气弱,则生化失期,有碍卵子的发育或排出,且不能触发氤氲乐育之气,致令不能摄精成孕;或素体肾阴亏虚,或房劳多产、久病失血,耗损真阴,天癸乏源,冲任血海空虚;或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皆影响卵子的发育与排出,不能摄精成孕。

2.肝郁 若素性忧郁,或七情内伤,情怀不畅;或由久不受孕,继发肝气不舒,导致情绪低落、忧郁寡欢,气机不畅。二者互为因果,肝气郁结益甚,以致冲任不能相资,则卵子发育不良或无排卵,卵子的生长与排出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卵子的排出必须借助肝的疏泄功能,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卵子才能有规律地排出,肝气郁结,则无排卵。

3.血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房事不节,或寒、热、虚、实、外伤等均可致瘀滞冲任,影响卵子的发育与排出,不能摄精成孕。

二、辨证论治

(一)肾虚

1.肾气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 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方药 肾癸续嗣丹(自拟)。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芎、熟地黄、炙甘草、菟丝子、巴戟天、鹿茸、紫石英。

2.肾阳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色淡暗,性欲低下,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 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药 右归广嗣丹(自拟)。熟地黄、附子、龟甲、鹿茸、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3.肾阴虚证

主症 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色鲜红。或经期延长,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性交痛;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 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 左归螽斯丹(自拟)。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龟甲、鳖甲、紫河车、肉苁蓉、菟丝子、牡丹皮。

(二)肝郁

主症 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量时多时少,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治法 疏肝解郁,理血调冲。

方药 开郁毓麟丹(自拟)。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牡丹皮、香附、川楝子、王不留行、瓜蒌、牛膝。

(三)血瘀

主症 婚久不孕,测BBT均呈双相型,黄体期正常或较短,B超监测提示未破裂卵泡黄体化,月经周期尚正常,经来腹痛,甚或成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治法 逐瘀荡胞,调冲助孕。

方药 逐瘀衍嗣丹(自拟)。桃仁、红花、牡丹皮、赤芍、当归、延胡索、枳壳、三棱、莪术、昆布、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