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中医治疗学
13743200000024

第24章 排卵障碍(3)

盛玉凤以补肾为主,根据月经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经后期滋补肾阴(血)而养冲任,常用药物:龟甲、阿胶、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白芍、炙何首乌等;经间期益肾填精而疏冲任,常用药物:鹿角霜、紫石英、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柴胡、皂角刺、牡丹皮等;月经前期温补肾阳而调冲任,用仙茅、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补骨脂等;月经期活血化瘀而调月经,常用药物:当归、赤芍、丹参、红花、川芎、茺蔚子、川牛膝等。

邵志英采用自拟补肾化痰方(熟地黄20g,山药、茯苓各15g,仙茅、菟丝子各25g,苍术、半夏、川芎各10g,羌活、炙甘草各6g),从月经来潮第9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6剂,排卵后改服健黄体汤(熟地黄、山药、白芍各15g,当归、菟丝子各25g,覆盆子、枸杞子各20g,甘草6g)。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配合氯米芬治疗50例,痊愈3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

梅彬等应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滋阴补肾,配合西药氯米芬治疗50例PCOS取得满意疗效。月经第5~11天:滋阴补肾为主,稍佐温阳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覆盆子,佐少量肉苁蓉、巴戟天;月经第l2~l6天:活血化瘀为主,自拟排卵汤,用桃仁、红花、皂角刺等;月经第17~24天:温补脾肾,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月经第25天至下次月经来潮: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重用赤芍、枳壳。

郝兰枝等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青春期PCOS40例,基础方:淫羊藿30g,仙茅10g,菟丝子、鹿角霜、女贞子、墨旱莲各30g,当归、黄芪、益母草各15g,川芎10g,炙甘草6g。分期论治:月经后期(周期第6~10天)以滋补肾阴、调养冲任为主,排卵前期(周期第11~14天)为静中生动之际,上方中酌加理气活血之丹参、泽兰、香附;排卵后期(周期第15~23天),为阳气旺盛时期,应酌加补肾阳之品,经前期(周期第24~28天),为血海满盈将要溢泻之际,应因势利导,促使经血顺利外泻。结果总有效率为90%。

程泾认为月经失调有狭义、广义之分,详述、主张以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功能性月经失调,常用的调制奇经基本治则,归纳为补肾填精调冲、滋肾养阴调冲等十四法;认为治疗妇科病尤其是功能失调疾病,必须重视调理冲任(督带),常用的奇经药物有:紫石英、当归、紫河车、鳖甲、肉苁蓉、枸杞子、杜仲、山药、丹参、巴戟天、白术、莲子、川芎、附子、香附、甘草、木香、吴茱萸、黄芩、黄柏、鹿含草、鹿茸、郁金、小茴香、川乌、黄芪、三棱、莪术、龙骨、牡蛎等入冲脉;龟甲、紫河车、覆盆子、丹参、鹿茸、白果等入任脉;鹿茸、肉桂、黄芪、枸杞子、羊肾等入督脉,较具代表性的奇经方有:《千金要方》小牛角腮;《济阴纲目》茸附汤;王孟英温养奇经方;吴鞠通通补奇经方;张锡纯治冲四汤,即理冲汤、安冲汤、固冲汤、温冲汤。

(四)中西医结合

在中西药结合促排卵方面,最为多见的是氯米芬(CC)联合中药治疗PCOS。

黎小斌等自拟导痰种子方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于月经(或黄体酮撤血)第5~9天服氯米芬50mg,1/天,连用5天;同时于月经第5~14天服用导痰种子Ⅰ号方:茯苓15g,白术15g,陈皮5g,法半夏9g,胆南星9g,鸡血藤30g,当归9g,川芎5g,淫羊藿9g,仙茅9g,黄芪15g;月经第14天或排卵后服导痰种子Ⅱ号方:

茯苓15g,白术10g,淮山药15g,党参20g,黄芪15g,丹参15g,鸡血藤20g,当归9g,泽泻10g,至月经来潮或确定妊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以1~2个疗程为限。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治疗后妊娠29例,占65.9%,排卵率为85.12%,治疗后睾酮(T)及LH/FS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LH/FSH比值下降显著。陈翔以补肾中药自拟促卵泡汤配合服用氯米芬不孕症PCOS治疗38例,B超监测卵泡成熟时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临床收效显著,妊娠率为55%。邵瑞云等用补肾活血中药加氯米芬(CC)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结果其疗效优于单用氯米芬(CC)的治疗,且周期排卵率高达87%,总妊娠率为65.6%。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肾类中药能够降低PCOS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微循环,促进卵泡的发育与排卵。补肾中药联合西药,能纠正内分泌的异常,建立规律的月经。朱红鹏等治疗重度PCOS,在促排卵治疗前使用达英-35及螺内脂,服至血LH和T降至正常停药,然后开始中药人工周期,总排卵率为86.67%,妊娠率为13.33%。黎小斌等报道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多点电凝术辅以补肾化痰中药(导痰种子方)治疗PCOS不孕症24例,术后6个月治疗组总妊娠率为58.3%,对照组为2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腹腔镜术后辨证中药治疗,可提高术后排卵率及受孕率,术后T(睾酮)、LH/FSH下降后维持时间长。研究表明,腹腔镜术后的中药治疗,术后半年内排卵率及受孕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五)实验研究

归绥琪等研究提示补肾法除能调节性腺轴外,同时也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共同参与对生殖功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并为临床补肾药有效地治疗高雄激素无排卵不孕症提供了科学依据。黄玉华等研究柴松岩健脾益肾养血通利方(由菟丝子、淫羊藿、杜仲、当归、川芎、车前子、泽泻等组成),认为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方具有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多囊卵巢征象、恢复排卵的作用。

PCOS患者临床证型与基础性激素雌二醇(E2)、FSH、LH、催乳素(PRL)、T的关系:LH/FSH值<2.5,临床上多表现为肾阴虚征象,LH/FSH值>2.5,患者则出现一系列肾阳虚征象,PRL增高是肝郁证的特异性指标。检查血激素水平,应在取血前3个月内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并于月经来潮后3~5天的清晨取血。

(六)疗效评价标准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评价标准(讨论稿)

(1)痊愈: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基础体温(BBT)连续3个月双相或妊娠。

(2)显效:治疗后月经接近正常周期(40天以内),内分泌指标有改善。

(3)有效:治疗后月经3个月内来潮1次。

(4)无效:治疗后月经未见改善,内分泌指标无改善。

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不孕症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治疗后2年以内妊娠者(可分为1年内和2年内的疗效进行总结)。

(2)无效:经连续治疗后2年未妊娠者。

(七)小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诊断必须借助现代医学检测,辨证论治,应用统一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以利于深入研究与广泛交流。

高催乳素血症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妊娠子宫蜕膜和免疫细胞等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是指非妊娠期、产后停止哺乳6个月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催乳素(PRL)水平高于25μg/L,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的疾病。祖国医学没有本病的专门论述,本病属中医学“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乳泣”、“不孕”范畴。

一、病因病机

1.肝郁气滞 情志抑郁或忿怒伤肝,以致疏泄失司,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导致月经稀少或闭经,终使血中催乳素升高而不孕。

2.肝肾阴虚 禀赋不足,肾气未盛,精气未充,肝血不足,冲任失于充养,无以化为经血;或房劳、堕胎,或久病及肾,以致肾精亏耗,肝血虚少,精血匮乏,冲任亏损,胞宫无血可下,终使月经稀少,闭经,不孕;肝肾亏虚,肝失所养,疏泄失职则致气血逆乱,随肝气上逆乳房而致溢乳。

3.脾虚痰阻 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或思虑劳倦,损伤脾胃,脾虚痰湿内生,痰阻气机,经脉受阻,冲任失调而致月经后期、闭经,甚则不孕;脾虚不能摄血归经,气血逆乱,不得下注冲任,上逆乳房化为乳汁,导致乳汁外溢。

二、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主症 婚久不孕,血清催乳素>25μg/L,乳房胀痛,乳汁外溢或挤压而出。

月经先后无定期,渐至经闭不行;精神抑郁,时善叹息;胸闷胁胀;或少腹胀痛,经期加重;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调经助孕。

方药 逍遥降乳丹(自拟)。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香附、牡丹皮、川牛膝、女贞子、麦芽、甘草。

2.肝肾阴虚

主症 婚久不孕,血清催乳素>25μg/L,月经稀少或闭经,乳房胀痛,乳头可有乳汁溢出或挤出,五心烦热,头痛少寐,腰膝酸软,舌质淡红,少苔,脉沉弱或细涩。

治法 滋补肝肾,调经助孕。

方药 济阴降乳丹(自拟)。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桑椹、淫羊藿、茯苓、当归、白芍、香附、甘草、麦芽。

3.脾虚痰阻

主症 婚久不孕,血清催乳素>25μg/L,形体肥胖,月经稀发,色淡量少,渐至经闭,乳汁自出或挤压而出。胸闷痰多;纳呆腹胀;便溏;带下量多;口中淡腻;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 健脾燥湿,豁痰调经。

方药 济脾豁痰丹(自拟)。黄芪、白术、人参、苍术、茯苓、半夏、陈皮、南星、枳壳、生姜、甘草、麦芽。

三、现代研究进展

西医治疗该病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大,中医治疗该病有极大的优势,现将建国以后著名中医学家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病因病机

徐福松、莫惠等认为肝经郁热、肝肾不足、脾虚痰阻是主要病机。贾金英等提出,肝郁肾虚血瘀为其主要病机。张越林等主张肾虚精亏,肝失条达,气血失和,瘀血内阻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哈荔田指出引起不孕的原因不一,月水不调是要因,脏腑当求肝、脾、肾。吕春英强调肾阳虚肝郁、肾阴虚肝郁、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

孙跃农等认为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肾阳虚肝郁、肾阴虚肝郁、脾肾阳虚痰湿阻滞、脾虚血瘀。李祥云认为肝郁气滞、肾亏肝旺、气血两虚、痰瘀交阻为主要病机。

(二)诊断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该病辨证标准(讨论稿):

1.肝郁气滞

(1)主症:婚久不孕,乳房胀痛,乳汁外溢或挤压而出。

(2)次症:①月经先后无定期,渐至经闭不行;②精神抑郁,时善叹息;③胸闷胁胀;④或少腹胀痛,经期加重;⑤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2.肝肾不足

(1)主症:婚久不孕,月经稀发量少,甚则经闭,乳汁自溢,带下量少,阴部干燥。

(2)次症:①腰脊酸楚;②头晕目眩;③少寐;④面色晦黯;⑤性欲减退;⑥五心烦热;⑦舌红,苔少,脉细弦。

3.脾虚痰阻

(1)主症:婚久不孕,形体肥胖,月经稀发,色淡量少,渐至经闭,乳汁自出或挤压而出。

(2)次症:①胸闷痰多;②纳呆腹胀;③便溏;④带下量多;⑤口中淡腻;⑥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滑。

(三)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韩百灵对肾阴亏损者用百灵育阴汤:熟地黄15g,山药15g,川续断15g,桑寄生15g,怀牛膝15g,山茱萸15g,白芍15g,牡蛎20g,杜仲15g,海螵蛸20g,菟丝子15g,龟甲20g;血虚用育阴补血汤:熟地黄15g,山药15g,当归15g,白芍15g,枸杞子15g,炙甘草10g,山茱萸15g,牡丹皮15g,龟甲20g,鳖甲20g;肾阳虚用渗湿汤:熟地黄15g,山药15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0g,枸杞子15g,巴戟天15g,菟丝子15g,肉桂10g,附子10g,鹿角胶15g,补骨脂15g,陈皮10g,甘草10g;肝郁气滞用调肝理气汤: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白术10g,牡丹皮15g,香附15g,瓜蒌15g,怀牛膝15g,川楝子15g,王不留行15g,通草15g,甘草10g(皆为韩百灵临床经验方)。哈荔田认为治疗不孕症应重视肝、脾、肾三脏的调治,分为肝肾亏损、脾肾两虚、肾虚肝热、气滞血瘀、湿热瘀阻、寒湿凝滞等6种证型辨证施治。罗元恺认为,可分为脾肾阳虚、肝脾郁结两大类型。用肾气丸加白术、炒麦芽(可用至100g左右)及逍遥散加郁金、素馨花、鸡内金、生麦芽(用量100g左右)、生薏苡仁等,获良效。吕春英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65例,分为肾阳虚肝郁、肾阴虚肝郁、肝郁脾虚3型,方用妇孕Ⅰ号、妇孕Ⅱ号、逍遥散加减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