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13743100000007

第7章 不孕症西医疗法(1)

不孕不育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它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相当复杂,科学、严谨的排查、诊断最为关键。导致不孕症有的是局部病因,如子宫颈炎症、肿瘤、息肉、狭窄、外伤;还有子宫的原因,如子宫发育不全和子宫内膜功能异常等;也有输卵管原因,如炎症、粘连、狭窄和阻塞。但全身病因不可忽视,如营养障碍,代谢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上应针对不同病情,采取诱发排卵、补充黄体酮、改善宫颈黏液、疏通输卵管、腹腔镜松解盆腔粘连、人工授精技术、心理疗法等根除不孕不育病症。除上述的针对病因的治疗外,亦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普及科技卫生知识,掌握受孕机制。随着医学的进步,性方面的知识已不再是神秘羞耻之事。应向人们作广泛宣传,使之了解性知识,减少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减少性器官方面疾病的发生,为妊娠创造有利条件。

(2)有病早治。很多疾病可以引起不孕。如果这些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得到彻底的治疗,就不会发展成不孕症。如盆腔炎,在急性期如能得到彻底的治疗就不会变成慢性盆腔炎,如果慢性盆腔炎能及时认真彻底治疗,不一定会造成输卵管不通,也不会因此而不孕。再如男性患腮腺炎往往会引起睾丸炎,如能及早治疗,注意休息,可避免睾丸炎的发生,这样就不会影响精子的发生,有利于受孕。

(3)减少手术,重视第一胎孕育。手术不洁,或术后调理不慎均会引起感染,出现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或形成附件炎性包块而致不孕。有些不孕患者曾因诊断性刮宫、人工流产或子宫颈息肉摘除等手术,而引起月经不调或宫腔粘连等,这些病症均影响生育。减少手术,重视第一胎的孕育,对预防不孕是有积极意义的。

(4)心情开朗,减少精神紧张。夫妇生儿育女是人生的希望,但往往盼子心切,反而不会怀孕。特别是高龄者或结婚数年未孕者心情更加紧张,从而干扰了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不孕。

(5)注意自我保护,减少不孕的发生。某些人从事一些特殊工作,如接触放射线、有毒物质,从事高温工作等,应按照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认真采取保护措施,使不孕的因素降低。

如何治疗不排卵性不孕

病情背景:我结婚快6年了,刚开始时因为各自的事业还都不是很满意,经济上不太成熟,前2年都在采取避孕措施。最近2年很想要个小孩,可这么久了都没能怀上。我有些着急了。去过几家医院,可每次进医院,医生总要让我测基础体温,或者是不停地做B超,说是为了了解是否有排卵,请问有这个必要吗?我会是不排卵吗?不排卵就会不孕吗?那该如何治疗?

答:当然,不排卵就会不孕,卵巢有规律地排卵是生育的必要条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任何一环存在病理障碍都会造成不排卵,除此之外,还受身体其他内分泌腺疾病因素的影响。故在治疗之前首先应弄清以下几个问题:①卵巢是否排卵,排卵情况是否正常及有无规律性。②如无排卵,导致无排卵的因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哪一环节。③排卵障碍与身体其他内分泌腺功能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有无关系,是否与精神因素有关。④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反应是否正常。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不排卵者,可应用药物诱发排卵。

(1)氯米芬: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氯米芬50~150毫克/日,连服5天,可能在停药后5~11天排卵。如雌激素水平低,可先用小剂量雌激素,己烯雌酚0.125~0.25毫克/日,连服20天,应用1~3个周期,以增加丘脑下部-垂体-卵巢系统的敏感性,然后用氯米芬促进排卵,能提高疗效。如宫颈黏液量少且黏稠,在服完氯米芬后,加用己烯雌酚0.125~0.25毫克/日,连服7天。

(2)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对一般月经失调而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可序贯应用雌孕激素做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停药后可能出现排卵。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具有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于卵泡发育接近成熟时给药可促进排卵。①氯米芬与HCG合用。予以氯米芬50~150毫克/日,连服5天,在月经第14~16天或血中E2≥1000皮摩尔/升或B超示卵泡直径20毫米时,予以HCG 5000~10000单位肌注。②氯米芬、HMG及HCG合用。每支HMG含FSH及LH各75单位,能促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口服氯米芬50~150毫克/日,共5天,于月经第6天开始每日肌内注射HMG 2支,连用6~8天,当血中雌二醇(E2)≥1000皮摩尔/升,卵泡直径20毫米时停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36小时后肌注HCG 5000~10000单位促发排卵。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适用于丘脑下部分泌不足的无排卵者。应用微泵脉冲式静脉注射,脉冲间隔90~120分钟,小剂量1~5微克/脉冲,大剂量10~20微克/脉冲,用药17~20天;或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肌注50微克,连续7~10天。

(5)溴隐亭:适用于无排卵伴有高泌乳素血症者。溴隐亭1.25毫克,2次/日,如无副作用,1周后改为2.5毫克,2次/日,一般用药3~4周PRL降至正常即可排卵。

对于黄体功能不全者可在基础体温上升3天后,每日给予黄体酮10~20毫克或HCG 2000单位肌注,连用5~6天。

如何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不孕

病情背景:医生,这是您让我测的基础体温表,您看我的体温图表和这上面的样表不一样。我平素月经周期才22天,图上虽然也能看出有升高的一段,但体温高的时间好像短了点,只有9天左右,这是不是引起我不孕的原因?有个朋友说她月经周期也只有20多天,但她已经很顺利地生了个小孩,她说她和我的不一样,我的这是黄体功能不足,真是这样的吗?要如何治疗呢?

答:从你的基础体温看,符合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黄体功能不足一般可有月经周期过短,经前淋漓出血,生育期妇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判断是否黄体功能不足,一般需测基础体温,如黄体期体温短于12天或体温上升较慢、下降较早,上升幅度小于0.5℃;或黄体期体温波动较大,均为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但需注意应连续测定3个月经周期方可确定。此外,月经来潮12小时内取子宫内膜,若表现为分泌不良,也可作为参考。黄体功能不足包括黄体期缺陷和黄体期缩短,可引起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受精卵不易着床,或虽着床而易早期流产。有些妇女受孕后流产极早,可能仅见到月经周期延迟了1天至数天。临床上无从察觉是流产,有人称之为隐匿妊娠。黄体功能不足占不孕病因的3%~8%。黄体功能不足所致不孕症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常用方法如下。

(1)黄体酮增补疗法:这个方法用得最广泛,不论何种病因,凡查到黄体中期黄体酮值低,内膜活体组织检查提示分泌相欠佳或经临床观察确认为黄体功能不足者多可使用。具体方法为:①黄体酮阴道栓25毫克塞入阴道深部或直肠内,早晚各一次,由病人自用,于基础体温上升后2天开始(月经周期第16天或第17天)到月经来潮时止。②黄体酮油剂,每日肌内注射10毫克,或隔日肌内注射20毫克,基础体温上升后第2天起使用。

黄体酮增补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用药时间一般多主张在排卵后2~3天开始给药,即使对习惯性早期流产,也应和治疗不孕症患者一样自排卵后2~3天即开始用药。至于停药时间,有些学者认为应在排卵后第14天停药,以防假孕。也有人主张用药至月经来潮时始停药。如果延期不见来潮可做早孕试验,当证实为妊娠时应继续给药至12孕周。至于用合成孕激素治疗,不论是注射法或口服法,都不能代替黄体酮。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排卵前诱发排卵,用于排卵以后则可刺激黄体发育,促进黄体功能,增加黄体酮合成,延长黄体寿命。用法是于排卵后3~4天起,隔日肌内注射HCG 2000~3000单位,共3~4次;或排卵后第3天起,每日肌内注射1000单位,连续7~8日。

(3)氯米芬:应用氯米芬诱发排卵曾发现有部分患者黄体功能欠佳。但有报道认为对自然排卵患者,尤其在用黄体酮增补疗法无效时可于卵泡早期,即从月经周期第3天起每日服氯米芬50毫克,连服5日,可提高妊娠率。

(4)溴隐亭:黄体功能不良的不孕患者,伴有血清催乳素升高者可用溴隐亭治疗,每日1~2次,每次25毫克。

如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

病情背景:您看我越来越胖了,以前可不这样,以前我挺苗条的。就是最近两年,不断地长胖,月经也跟着乱来,有时候很长时间不来,有时候来了就不走,真把人烦死了。您看我最近还发现这里好像长起了小胡子,有人说我可能是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您看是不是真的?这种“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呢?

答:很多人和你一样问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就给你讲一讲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月经不调、多毛、肥胖和不孕等,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分述如下。

(1)抗雄激素疗法:用以治疗雄激素过多症。①口服避孕药,是一种简单和相对安全的方法。②联合应用雌孕激素,用炔雌醇0.05毫克和醋酸氯羟烯黄体酮100毫克,每日1次,每月口服3周,因可减少游离睾酮及阻断睾酮受体而发生疗效。③联合应用口服避孕药和糖皮质激素,用避孕药同时服地塞米松0.75毫克/日,连续3个周期。适用于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均升高者。

(2)促排卵治疗:目的是恢复排卵和月经促使发生妊娠。氯米芬一般在用药后7~8日排卵,为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加用雌激素,在氯米芬用药第2日起,加服炔雌醇0.05毫克,1次/日。连用7日,使宫颈管黏液变稀,有利于精子通过。②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B超监护下,待卵泡成熟后肌注HCG 5000~10000单位。③加用地塞米松,适用于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高,单用氯米芬不能排卵者,加服地塞米松0.25~0.5毫克/日。其他治疗还有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疗法;使用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3)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行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剖腹探查时先详细检查,确诊后,将卵巢楔形切除1/3组织。手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减少粘连而提高疗效。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卵巢楔形切除后,雌激素水平暂时下降,通过反馈作用使FSH分泌增多,LH/FSH比值改变,从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有人报道436例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在用氯米芬治疗后(用药1周期),有359例诱发排卵,经2~3周期用药后又有58例排卵,总排卵率达95%,但受孕率则较楔形切除患者低。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后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较高。有人用此方法治疗本病53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者46例(86.8%),妊娠者37例(69.8%)。有人认为该手术易引起卵巢周围和(或)输卵管周围的粘连,而导致部分患者在术后又引起继发性排卵障碍或输卵管伞部拾卵障碍,所以主张应把楔形切除术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有些患者于手术前用氯米芬治疗无效,而在术后仍未见排卵情况下加用氯米芬后仍可诱发排卵而后妊娠。

如何采用有利于受孕的性生活治疗不孕

病情背景:上次在您的不孕专题讲座中,听您说不同的性生活方式有不同的受孕机会,我们夫妻的性交体位只有一种,从来没有变换过。您能再讲讲采用什么体位的性生活会有利于受孕吗?

答:不同的性交体位,确实有促使或避免怀孕的作用。有利于在阴道深部射精的体位,有助于受孕。最好使射出的精液聚于宫颈口,阴茎仍保持勃起而留在阴道内,如同一个塞子作用。精液射不到阴道深处,很快流出体外,则不易受孕。

精子厌氧,遇氧气很快丧失活力。阴道内产生小气泡时,精子被吸附几秒钟后就丧失活力而残废。当射精后,阴茎继续提插,可使阴道内进入较多的空气,产生小气泡而妨碍受孕。所以为了增加受孕的机会,射精前后不宜提插,应在射精的瞬间尽力地深插,射精后阴茎应在阴道内静置一会儿后再小心抽出。

受孕并非必须有性高潮,但性高潮的出现可增加受孕机会。子宫腔内压在性高潮后急剧下降为负压,回复常态过程中产生吸力作用,精子易于游入;性高潮时子宫位置升高,使宫颈口与精液距离较近;性高潮使阴道液分泌增多,pH值升高,更适合于精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