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13742200000083

第83章 礼仪文书写作(5)

1977年3月后,张爱萍同志再次复出,历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央专委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大力拨乱反正,全面整顿,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秩序。他集中精力抓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创造性地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制度。1980年5月,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同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委合并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同年11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强调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走民富国强的路子。他建议并组织领导了我军机械化集团军试点工作;加强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并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潜地导弹和地球同步卫星发射。他十分重视我军信息化建设,对“银河”巨型计算机、军用汉字系列微机等信息装备的研制给予极大支持。他倡导“保军转民”工作,为秦山核电站等重大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出访了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军事外交和对外国防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军与世界各国军队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他积极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国防建设和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7年11月,张爱萍同志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退居二线后,他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开拓老年事业和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选集。著有《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张爱萍同志是著名的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他以诗、书、摄影为武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热情讴歌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他的大量诗词、书法、摄影作品,艺术地记录了党史、军史重要事件及重大活动,对弘扬革命传统、振奋军心士气、陶冶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张爱萍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爱萍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在长达78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生死关头,还是身处逆境,他对党和人民始终无限忠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敢于坚持真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张爱萍同志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他能文能武,军政兼优,博学多识,多才多艺。他具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务虚名,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工作严谨细致,雷厉风行。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识才,敢于用才,勇于护才,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良师益友,与科学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热爱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张爱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张爱萍同志永垂不朽!

碑文

碑文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古人的墓碑、墓志都有定制。碑多是长方形,螭首龟趺。碑头用篆体书写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额”。墓志较小,多为方形,刻石加盖,上写某官某人墓志,叫做“书盖”。有了“篆额”和“书盖”,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题目了。墓碑文的题目。称墓碑铭并序的,是先序,次碑,后铭;称墓志铭并序的,先序,次志,后铭;称墓志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无铭;称墓铭的,有铭而无志;也有虽只名志或碑,却各项都具备的。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

【例文1:碑文】

香港同胞捐助丽江地震灾区纪念碑碑文

公元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我省丽江及其邻近地区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以丽江为中心的丽江地区丽江县、永胜县、宁蒗县、华坪县,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剑川县、洱源县,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兰坪县等4地州9个县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上百万人受灾,32万人无家可归,309人遇难,17000余人受伤,大量公共建筑物、重要基础设施和大批居民、民房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40.31亿元人民币。

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灾区人民没有倒下,没有屈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指挥下,灾区各族人民奋起抗震救灾。国内外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香港同胞更是心系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共捐赠港币166,017,839.99元、人民币52,244,369.01元、美元103,323.05元,捐赠物资3288.3吨,仅香港烟草集团公司何英杰先生及其亲属就捐赠港币75,000,000.00元。香港同胞的深深爱心、浓浓情意,充分体现了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

历史将永远记住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这一不幸的时刻!灾区各民族同胞将永远铭记在遭受灾难时与自己心连心共患难的香港同胞!玉龙山高,金沙水长;骨肉情深,血脉相连;同胞厚意,光照日月;德泽千秋,立碑永志。

云南省丽江地震灾区各民族同胞敬立

公元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挽联(幛)

一、挽联(幛)的概念

挽联挽幛是追悼逝者所常用的礼仪方式。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一切逝者,无论尊卑、亲疏。格式上均是一样。

二、挽联(幛)的写作要求

挽联挽幛因篇幅短小,所以言词多费推敲,好的挽联挽幛寥寥数字却可高度概括死者一生的品德、功业,并表达挽者的心情及愿望。

挽联写法上不用横额,要用上下落款。

上款落吊唁对象称呼如“×公先父大人”,上款的标联语如“千古不朽”等。

下款落吊唁者姓名称呼如“不孝儿×’,下款的末启词如“挽、恭挽、哀挽”等。

挽幛的上款通用如“××先生千古”、“××同志千古”。

【例文1】挽男联

三更月冷鹃犹泣,白马素车愁入梦;

万里云空鹤自飞,青天碧海怅招魂。

骑鲸去后行云黯,魂驾已随云影杳;

化鹤归来霁月寒,鹃声犹带月来寒。

流水夕阳千古恨,桃花流水杳然去;

凄风苦雨百年愁,明月清风何处寻。

老泪不多哭知己,素车有客奔元伯。

苍天无故位斯人,绝调无人继广陵、

【例文2】挽女联

绮阁风寒伤鹤唳,西地驾杳归金母。

兰阶月冷泣鹃啼,南国光沉仰婺星。

宝瑟无声玄柱绝,母仪可则辉彤管。

瑶台有月镜奁空,婺宿况芒寂肃帏。

青岛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女星沉宝婺。

玉箭声断秦娥去后,凤楼空仙鹤返瑶池。

【例文3】挽长辈(包括父母)联

音容宛在,酒敬晨昏,怎教儿一滴一泪!

笑貌长存,香焚朝夕,谁说母如生如存!

美德比称典范,勤劳本质儿孙永记。

遗训常昭子孙,革命家风世代不忘。

有子读书父不死;

为人信用鬼亦英。

【例文4】挽英模烈士联

化悲痛为力量,江河大地存忠骨;

继遗志写春秋,哀泪悲思悼英魂。

人民英雄奋斗一生留业绩;

革命传统激励万代展宏图。

斗争精神人人敬,捐躯献身浩气长留环宇。

革命传统代代传,舍生取义英灵含笑苍穹。

【例文5】挽男祭蟑

福寿全归大德不灭大雅云亡

福全德备清白传家哲人其萎

南极星坠与世长辞齿德兼优

德望常昭长才未尽忠厚可亲

玉楼应召德隆望重天不假年

无不悲哀吾将安仰音容宛在

【例文6】挽女祭幛

懿范长存懿范常昭淑德长昭

母仪足式德比侃母彤管留芳

女宗共仰母仪千古慈足风寒

慈云西逝琼楼月缺共仰女宗

懿范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