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374200000008

第8章 没有中国政策的1948年(2)

(四)中国局势的恶化:国共在历经1947年的激战之后,彼此情势逆转,国民政府在军事方面已显露诸多败相。例如,□□在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已数次取得重大胜利,同时社会上也出现许多反国民政府的□□事件。此时先后有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魏德迈力主军援国府。这些均与国务院的意见不同,也造成美国政府必须有所因应。

就在上述的背景下,尽管在1948年初,杜鲁门政府即不对国民政府抱持着希望。但是杜鲁门政府还是在4月初与国会妥协,通过了一项援华的法案,以换取国会对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但其实在杜鲁门的认知中,只有中国自己才能自救,而美国并不准备直接承担起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责任。

杜鲁门除不愿涉入中国事务外,他本人在1948年也积极辩护自己过去的中国政策,尤其是1945年喧腾一时的国共联合政府之议题。杜鲁门在3月11日接受一项访问时,极力强调虽然在1945年美国主张中国政府应该扩大它的统治基础,但他与马歇尔都并非意指要包括□□在内;甚至1945年马歇尔使华的目的,也只是协助蒋介石政府因应困境而已。

总之,由于国会里的中国集团强力运作,主张美国在进行复兴欧洲计划,围堵欧洲共产主义的援助之际,也须对付中国共产主义之扩张,是以行政部门在援欧的外交策略考虑下,历经国会与行政部门的讨论后,终于国会通过一项“援华法案”(ChinaAidActof1948)。此一法案,授权杜鲁门政府可以总计四亿六千三百万美元援助中国。

不过对此一援助法案,国家安全会议的执行秘书索尔斯将军(SidneyW.Souers)并不表乐观,他质疑此法案是否能够对国府带来实际或者永久的改进,亦认为援华法案充其量仅能借由改善大城市经济,以及更新军备,拖延国府彻底分裂的时间而已。不但军方不抱乐观的态度,甚至是司徒雷登也认为此法案不可能保证国府的胜利,相反的,只是延长□□全面取得胜利的时间。事实上,从1948年秋天,所有态势皆显示出,□□取得全面胜利只是时间的问题。此时的东北,□□早已占领大部分地区,而国民政府只能够在几个孤立的据点上无助的抵抗。无独有偶华北的情况亦是岌岌可危。

面对1948年的中国情势,包括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在内的军方,都正在评估关键时刻美国所应采取的对华策略。在军方部门的意见中,可以陆军部在1948年7月26日,综合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的意见,透过国家安全会议执行秘书索尔斯将军,向国家安全会议所提出的“国家安全会议第22号文件”最为详实。由于陆军是美国的主要军种,此文件也必然代表陆军在参谋首长联席会中之立场,所以在此详细的介绍。在此一文件里,陆军部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国共双方的军事概况、国府内部的政治气氛、□□与苏联的关系、苏联的远东目标,以及政策等议题。陆军分析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政策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