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1374100000019

第19章 侦查与反侦查的结晶(6)

就这么着一年多……

您瞧那会儿的社会了吧,疯道士能在城里转悠一年多没人管。要搁头些年的北京城您试试,甭说一年了,一礼拜都用不了,一准儿被带红箍老太太们给“□□”了。

过了这一年,再想看这道士,人没了,再不出现了。

有人就琢磨他拿条鲤鱼干吗呢?拿着鱼竿,吊来的?可也不能吊木头的呀?

那个说了:别逗了,他这一年就这一条鱼,可不得用木头的吗,真鱼能坚持的了一年吗!

又有人说了:鲤鱼是不是跟李唐后羿徐知诰有关系?

大伙议论纷纷。

正当这个事儿要过去还没过去呢,城里又出了一档子事。

这回是在徐知诰所处的金陵城里,晚上大伙都睡觉了,忽听得阵阵钟声急促,大伙都醒了,原以为寺庙里出什么事儿了,估计这钟敲一会就停了,可不承想这回是西瓜皮擦屁股——没结没完了。

大伙绷不住劲了,穿上衣服上街,看看这是哪个和尚抽风呢,大半夜的敲钟玩。

徐知诰也给吵醒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赶紧叫手底下人打听,把那个半夜不睡觉的人抓来,看看到底是谁。

不久的工夫,官兵带着一和尚见到了徐知诰。

徐知诰喝道:“半夜撞钟没完没了的可是你呀!?”

和尚道:“正是贫僧。”

“你有病啊,睡不着觉至于这么折腾人吗?!”

“非也,贫僧时方才偶得四句好诗,喜不自禁,遂鸣钟释怀。”

徐知诰这个气呀,心说你是吃饱了撑的,太没“起子”了,整几句破诗瞧把你“得瑟”的。

遂道:“你念来我听听,我若听着好,今儿这事还则罢了,如果我听着不好,杀你个半夜不睡觉罪!”

那和尚开口吟诵了四句诗:“徐徐东海出,渐渐入天衢。此夕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听完了这四句,再看徐知诰这张脸,顿时面露欣喜之色。

徐知诰心想:徐徐东海出,他怎么知道我是徐州人,当过东海郡王啊,这不就是说我呢吗。

再往下一句,渐渐入天衢,这是取自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的“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之意呀,说我能一步登天?

后两句更好了,这太阳当空照,遍地都是我的光辉呀!哎哟,这是高人呐,不仅知道我的心思,而且还是赞美我的,想不到我的“天命”都传到寺院去啦?好!

于是,“先主(徐知诰)闻之,私喜而释之。”(宋•龙衮《江南野史》)

就这么着把人放了。

上述事件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带有超自然神秘色彩的东西最能引导百姓的心。

他们当时比较迷信,容易被忽悠住,所以这种事情都冲向徐知诰,人们就会觉得徐知诰真是天意所归,大伙就能支持他,百姓这可是看在老天爷的面子上,倒不是他姓徐的。

徐知诰权力逐步扩大,他实际统治的面积几乎快达到吴国的全部领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