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爱的安全伞:避孕知识问答
13740900000016

第16章 避孕与生殖健康(3)

2.怎样知道自己排卵了?

了解自己的排卵状况非常重要,尤其是想采用安全期避孕法的女性。很多女性朋友都简单地认为有月经就有排卵,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排卵是受神经和内分泌支配和控制的,当精神过度兴奋、紧张、生活环境变迁或者是身体健康状态不适等因素,对卵巢排卵都会有所影响。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排卵同时每月有月经,还有可能导致额外排卵。

在生活中比较简便的判定排卵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尽管这几种方法判定的精确度不能跟医院里的方法相比,但却是检验自己排卵状况的重要指标。

(1)月经规律性:月经规律,波动约在3天以内的女性大约95%以上有排卵,且排卵日亦可很容易算出(下次月经日往前回溯14天),每个月怀孕率在10%~20%,1年的怀孕率约在90%以上。月经大致规律,每个月都来,但时快时慢,有时慢5天,有时慢15~20天,大约有2/3以上的概率排卵有问题。有时排卵,有时不排卵,有时几乎不排卵。月经很不规律,无法预测月经日,甚至好几个月都不来;或每天、几天出一点血,并无真正月经,这种情况约有90%的概率排卵次数大约不到三四次。月经打针才来,不打针不来,甚至打针都不来是典型的不排卵,需激素才可能排卵,有时偶尔排卵一次,但亦有怀孕的机会。

(2)排卵自觉征兆:月经干净后有一两天的阴道黏液分泌,有时有一点少量出血,下腹部也会有饱胀感,一两天后突然觉得一侧下腹部有刺痛感,之后数天觉得乳房饱胀,一直到下次月经来临是标准的排卵迹象,如果每个月都有相似的感觉(不一定每种征兆都出现),90%以上排卵是正常的。没有这些征兆出现也不用担心,因为排卵的感觉有人很明显,有人不太明显,有人甚至一点迹象也没有,因此这些症状并没有诊断价值。

(3)基础体温法:测量基础体温,由本次月经来潮到下次月经开始,至少2天测量一次,发现在下次月经来潮前有12天以上的高温期(36.5℃以上)并在月经来过之后回到36.3℃以下,如果每个月都有此种现象,95%以上是正常排卵。如果有高温,但高温不稳定,或短于32天,其间伴有少量出血,表明所谓的黄体不足。高温短于5天,温度时高时低,或大多处于低温期,甚至体温都测量不到(低于36℃),不管月经来不来,都是标准的不排卵体温。

3.如何用日历法判断安全期?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月经和排卵都受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妇女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例如,某妇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妇女。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妇女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采用日历法避孕容易失败。因为有些妇女有时因健康情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可以使排卵推迟或提前,这样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来的排卵期就不够正确。据国外统计,采用日历法避孕的失败率达14.4%~47%。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能正确掌握推算安全期的人使用。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探亲期夫妇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的妇女等使用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4.宫颈黏液观察法是怎样推算安全期的?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约翰和伊芙莲比林斯两位医生根据妇女生殖系统周期性生理变化的特点,首创宫颈黏液观察法来测定排卵期,用以指导避孕。这种方法称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

宫颈黏液由子宫颈管里的特殊细胞所产生,随着排卵和月经周期的变化,其分泌量和性质也跟着发生变化。在1个月经周期中,先后出现不易受孕型、易受孕型和极易受孕型3种宫颈黏液。

(1)不易受孕型宫颈黏液:为月经周期中的早期黏液,在月经干净后出现,持续3天左右。这时的宫颈黏液少而黏稠,外阴部呈干燥状而无湿润感,内裤上不会沾到黏液。

(2)易受孕型宫颈黏液:这种黏液出现在月经周期中的第9~10天以后,随着卵巢中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逐渐增多,稀薄,呈乳白色。这时外阴部有湿润感。

(3)极易受孕型宫颈黏液:排卵前几天,雌激素进一步增加,宫颈黏液含水量更多,也更加清亮如蛋清状,黏稠度最小,滑润而富有弹性,用拇指和示指可把黏液拉成很长的丝状(可达10厘米以上),这时外阴部感觉有明显的湿润感。一般认为分泌物清彻透明呈蛋清状,拉丝度最长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在这1天及其前后各3天为排卵期。

卵巢排卵后,黄体产生孕激素,抑制子宫颈细胞分泌黏液,所以宫颈黏液又变少而黏稠,成为不易受孕型宫颈黏液,直到下次月经来潮。下个月经周期宫颈黏液又出现上述这种变化。

宫颈黏液法适用于月经正常的妇女避孕,也适用于月经不正常的妇女、更年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避孕。如果放节育环的妇女结合宫颈黏液法避孕,可以减少带环和脱环怀孕,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5.怎样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

应用宫颈黏液观察法测定排卵期,首先要对避孕对象进行培训指导。观察宫颈黏液每天需要数次,一般可利用起床后、洗澡前或小便前的机会用手指从阴道口取黏液检查,观察手指上的黏液外观、黏稠程度以及用手指做拉丝反应等几方面检查。这样经过3个以上月经周期的观察,就可以掌握自身的宫颈黏液分泌规律和排卵期。一旦发现外阴部有湿润感及黏稠的黏液有变稀的趋势,黏液能拉丝达数厘米时,就应认为处于受孕期(排卵期),直到稀薄、透明,能拉丝的黏液高峰日过后第4天,才能进入排卵后安全期。

阴道内宫颈黏液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阴道内严重感染、冲洗阴道、性兴奋时的阴道分泌物及性交后黏液、使用阴道内杀精子药物等。如对阴道内宫颈黏液的性质不能肯定,应一律视为是排卵期,不能抱侥幸心理。

采用宫颈黏液观察法避孕,必须掌握宫颈黏液的变化规律后才能使用。如果再结合基础体温测定排卵日期,那么避孕的效果会更准确。

6.采用安全期避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安全期避孕是一种生理性避孕方法,性生活是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的,可以得到满意的性快感。但是如果不能严格掌握或者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失败。

采用安全期避孕首先要准确地测定排卵期。目前用于测定排卵期的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日历法可用来推算排卵期及排卵前、排卵后安全期,但它只适用于月经正常的妇女,有时因环境改变和情绪变化使排卵提前或推迟,所以不够准确。测量基础体温法可以测定排卵日期及排卵后安全期,不能预先测定排卵前安全期,该法比较麻烦,要求又严格,如不按照规定测量体温,就不能准确测定排卵日期。宫颈黏液观察法能测定排卵期及排卵前、排卵后安全期,正确性较高,但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完全掌握后才能使用。如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能扬长避短,收效更大。

月经正常的育龄妇女在排卵期前后10天内,受孕的可能性最大,如采用安全期避孕,效果尚好,但不是完全可靠,成功率仅80%左右。妇女排卵时间虽然多在月经中期,但由于外界环境、气温、情绪、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可使排卵时间提前或延后。有些妇女受性生活的刺激时还可出现“额外排卵”,结出不情愿的“果实”。故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不能推广使用。对于月经不太规则的妇女,更不适用。为此,育龄妇女还是选用可靠的长效避孕措施为好。

7.什么是哺乳避孕法?

孕妇分娩后,垂体分泌大量的催乳素,促进乳房分泌乳汁。由于体内催乳素增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较差,卵泡停止发育因而不排卵也没有月经。另外,产后哺乳,婴儿经常吮吸乳头也能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从而抑制卵巢排卵,并持续数月之久,有些妇女可长达1年或1年以上。所以,哺乳具有避孕作用。

哺乳避孕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推崇,除了良好的避孕效应外,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婴儿身体及智力的发育,有利于优生优育,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哺乳增加了母婴接触的机会,加强了母子间的感情交往有利于孩子今后心理的健康发育,对于母亲来说,哺乳刺激了神经垂体分泌催产素,有利于母亲的子宫复旧及形体恢复,增加了妇女产后的自信心。

但是,产后满6个月后,由于给婴儿逐渐添加辅食,吸乳减少,催乳素的分泌也减少,有些妇女的卵泡就开始发育,这时虽然还在哺乳期,如不采用避孕措施,就容易怀孕。由于排卵在先,月经在后,有的妇女在月经未来之前就可能受孕,俗称“暗怀”。据调查,有5%~10%的妇女在哺乳期是莫明其妙受孕的。目前就我国广大哺乳期妇女来说,一般难于做到哺乳避孕的各项要求。所以,不宜采用哺乳避孕。

女用避孕药

1.女用避孕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由女性使用的甾体避孕药,主要为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孕激素。它是由美国学者Pieus教授和美藉华人学者张明觉教授所发明,从1956年开始临床试用,迄今已近50年的历史。1960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第一种口服避孕药异炔诺酮-10是含有雌激素的复方制剂。由于口服避孕药效果满意,很快在世界范围推广使用。我国1963年开始临床试用,至今也有40年历史。据报道,全世界约有1亿5千余万妇女应用避孕药避孕。自避孕药问世以来,女用避孕药的研究与发展较快,国内外不仅不断地研制了新型的避孕药,而且对其避孕的副反应、长期安全性,以及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短效避孕药以来,相继研制出各种类型的短效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探亲避孕药、外用避孕药、缓释放系统避孕药等。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甾体类女用避孕药,是以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复合制剂为主,也有单方孕激素制剂。现避孕药种类已达几十种之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以下5类:①短效口服避孕药;②长效口服避孕药;③长效避孕针;④速效避孕药或探亲避孕药;⑤新的缓释系统避孕药。其中以短效口服避孕药应用最早也最广泛。

上述5类药物,经过长期观察,证明对妇女的代谢和内分泌无不良影响,停药后能恢复生育,不影响健康。女用避孕药是安全高效的避孕方法。

为满足人们对避孕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用药途径、使用期限等方面不断增加的需求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甾体避孕药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1)在药物的合成方面,合成了更强的孕激素活性的新型甾体化合物,有去氧18-甲基炔诺酮和孕二烯酮,也有对乳汁分泌无影响而适于哺乳期妇女应用的孕酮类衍生物ST-1435。

(2)在药物配伍方面,多相(双相和三相)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雌激素和孕激素剂量,减少药物对代谢的影响,对月经周期的控制更理想。

(3)避孕药物缓释系统有了快速发展,不同缓释避孕系统的发展使甾体避孕药的给药途径多样化,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简化了用药方法,延长了作用时间。目前已用于临床的甾体避孕药缓释系统包括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阴道环、针剂等,正在研究阶段的有避孕贴剂和宫颈帽等。

2.避孕药的避孕机制是什么?

甾体避孕药具有很高的抗生育效果,主要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以及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如子宫内膜、宫颈等环节。其抗生育作用是多环节的综合效果:

(1)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的抑制作用:合成激素避孕药大剂量时对下丘脑-垂体产生负反馈的抑制作用,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受抑制,加之激素避孕药对腺垂体的直接作用,使之分泌的促滤泡素和黄体生成素相应降低,最终导致卵泡发育不良,以及相应低水平雌激素引起的垂体黄体生成素分泌刺激缺乏,因而排卵受到抑制。

(2)改变子宫内膜使不利于着床:由于排卵受抑制,且无黄体形成,孕酮水平很低,子宫内膜失去周期性变化;另一方面在合成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不发育,间质细胞呈蜕膜样变化。药物的持续作用使内膜变薄至萎缩。因此,即使有排卵或受精,受精卵也无法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