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艾灸疗法治百病
13740800000005

第5章 灸法的种类和操作方法(1)

(一)灸法的种类

《中国针灸学》云:“以艾灼肉体,为达疗病或防病之目的,是谓灸法。后人以其灼肤伤肌,痛苦难堪,改变其法,下垫姜、蒜、附子、盐、泥,以冀减少痛楚,名日隔姜灸法,或隔蒜灸法。”自古人发明艾炷直接灸后,发展到明清时,灸法达40余种。现就其目前常用而易行的灸法归纳如下:

1.艾炷灸可分直接灸和间接灸(又称间物灸)两大类。而直接灸,包括为非化脓灸(无瘢痕灸)、化脓灸(瘢痕灸)、发疱灸三种。间接灸(隔物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隔胡椒饼灸、隔葱灸、隔豆豉饼灸、隔巴豆饼灸、隔鸡子灸、隔药饼灸、蒸脐灸、隔黄土灸、隔脐螬灸、隔韭菜灸、隔甘遂灸等。

2.艾条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3.温针灸又名传热灸、烧针尾,热度借针体而传入皮肤深部。

4.温灸器灸包括温灸筒、温灸盒、温灸管三种。

5.触按灸又名药条灸,包括雷火针灸、太乙神针、艾火针衬垫灸(衬垫灸)、神灯照灸、百发神针五种。

6.隔核桃皮壳眼镜灸。

7.艾饼灸包括熨灸和日光灸两种。

8.艾熏灸包括烟熏灸、蒸气灸。

9.非艾灸法可分热源灸法和非热源灸法两大类。而热源灸法包括灯草灸、桑枝灸、桃枝灸、火柴灸、烟草灸、麻叶灸、竹茹灸、线香灸、硫黄灸、黄蜡灸、药锭灸、药捻灸、穴位药熏灸法、铝灸、电热灸、电子温针灸等;无热源灸法,包括毛茛叶灸、斑蝥灸、白芥子灸、墨旱莲灸、蒜泥灸、天南星灸、威灵仙灸、蓖麻仁灸、细辛灸、吴茱萸灸、甘遂灸、马钱子灸、食盐灸、半夏灸、荆芥穗灸等。此外,尚有葱白灸、巴豆霜灸、小茴香灸、芫花灸、鸭胆子灸、生附子灸、生姜灸、乌梅灸、五倍子灸、桃仁灸、川芎灸、透骨草灸、山楂灸、薄荷叶灸、蓖倍饼灸、椒豉膏灸、白胡椒丸灸、车桂散灸、桂术散灸、鹅透膏灸、复方公丁香灸等,临床可随证选用。

10.熨法包括药熨、盐熨、砖土熨、水熨、酒熨、烙铁熨、热罨熨等。

(二)灸法的选择与应用

施灸之前,必须以疾病之病情与症状进行辨证而定施灸之方,再随证而定施灸之法。因此,灸法之选择,应以施灸的目的为依据。《中国针灸学》云:“灸术应用于临床时,关于所取之部位,必从疾病之症状而定治疗法之目的。内经有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深合今日所谓诱导法、反射法。当病痛之处取穴,名日阿是穴而灸之,即得快,此所谓直接灸法。”

1.直接灸直接灸者,于病苦之局部,直接施灸,以刺激其内部之知觉神经,使其传达中枢,更于中枢移传于运动神经,使之兴奋,血管扩张,血流畅行,促进产物、渗出物之吸收,而治疗水肿、痉挛、疼痛、知觉异常等症状。

2.诱导灸诱导灸者,对患部充血或瘀血而起之炎症疼痛等疾患,从其有关系之远隔部位施灸,刺激其分布之血管、神经,诱导其血液疏散,调整其神经之生理,以达治疗之目的。

3.反射灸其病变属于内脏器官在深层时,非直接刺激所能达其目的时,乃择神经干或神经支之相当要穴,利用生理反射功能,为间接之刺激,以达治疗之目的。

灸法之应用,《中国针灸学》云:“不论何种灸法,当应用于临床时,医者必须先有一番详细诊察,如性别、年龄、体质、疾病轻重及受灸之有无经验等,然后定灸炷之大小、软硬、壮数,予以适度之刺激,则不使太过,亦不致不及。若太过失度,不但不能奏效,疾病亦或恶化。”说明施灸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及施灸部位的不同,全面考虑。各适其宜,恰到好处,达到无太过与不及。

1.一般情况少则1~3壮,多则数十壮乃至数百壮(每次施灸累积总和数)。前3日每日灸1次,以后每隔2~3日灸1次。

2.疾病之久暂急性病每日可灸2或3次,慢性病每隔3、5、7日灸1次亦可,保健灸每月可灸3或4次,终身使用,获益匪浅。

3.体质之强弱凡青壮年、初病体质者,所用艾炷宜大,壮数宜多;老人及久病体弱者,所用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小儿与衰弱者,炷如雀粪,10岁前后之小儿,以5~10壮为度;大人灸炷如米,以5~10壮为度。灸穴以5穴或7穴为适当,否则灸炷过多,反令发生疲劳。

4.男女之别男子灸炷之壮数,可以稍多,普通男子胜任力较女子为大,故女子之壮数宜稍少。

5.肥瘦之不同肥人脂肪较多,肌厚肤壅,不易传热,感艾气不足,壮炷宜较瘦者为多,炷大如米粒。

6.施灸部位之不同在肌肉丰厚的腰背、臀腹、臂等处,宜大炷多灸;在肌肉浅薄的头面、颈项、四肢末端宜小炷少灸。

7.敏感性者与迟钝性者对于感受性之敏感者,当灸炷燃至中途时,即移去之,重更1枚,待接近皮肤即去之,反复更换,至着肤为止。灸小儿亦须如此。迟钝性者,炷宜稍大。

8.施灸经验之有无未接受过施灸之病人,初起亦宜小炷,壮数亦宜少,以后逐日增加。

9.症状情况凡病属亢进性疾患(如疼痛、痉挛、搐搦等)炷宜稍大,壮数宜多。虚弱症状、功能减退、麻痹不仁、痿弛无力,宜小炷而壮多。

10.劳动不同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

11.营养不良者所用艾炷宜小,壮数适中,大炷则绝对禁忌之。

12.灸法不同凡直接着肤灸者,一般以麦粒大小艾炷为宜,每穴灸5~7壮,小儿3~5壮,每次灸3~5穴。但急救时,可不计壮数,直到阳回脉起为止。

13.病情不同在施灸时,应结合病情,对沉寒痼冷,元气将脱等证,宜大炷多灸;对外感风寒则宜小炷,不宜重灸,否则可致火邪内郁而产生不良后果。

总之,灸炷大小、壮数多少,须视疾病之种类、病情之轻重、病程之久暂与病者之体质等具体情况而变通之,不必拘泥。

(三)灸刺激强度与补泻手法

病有轻重,体有强弱,人有大小,故灸刺激之强度,应视病者具体情况而定,当分别强弱,以适应其症状,此炷之所以分大小与壮数之多少也。其标准,大致可分强、中、弱三种。

强刺激:其艾炷为大炷,捻成硬丸,12~15壮。

中刺激:其艾炷为中炷,捻成中等硬丸,7~10壮。

弱刺激:其艾炷为小炷,宜松软而不紧结,3~5壮。

施灸时,需采用何种施灸手法,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证宜补,用弱刺激;实证宜泻,用强刺激;虚实杂夹证宜平补平泻,用中刺激。因此,施灸手法很重要,是达到治病宜补宜泻之关键。

艾灸施补:于点燃艾炷后,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尽自灭,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要用手按其施灸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如用艾条灸,可取用雀啄灸弱刺激,每穴灸0.5~2分钟,或温和灸,回旋灸3~5分钟,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

艾灸施泻:于点燃艾炷后,连吹旺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以冀开其穴邪气易散。若用艾条灸,可选用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的强刺激,以达镇静,促进正常抑制。

(四)施灸的体位和顺序

1.施灸的体位选择临床施灸应选择合适的体位,以达到方便医生施灸操作,有利于准确选穴和安放艾炷施灸。病人感觉自然舒适,并能坚持施灸的全过程,或根据施灸操作要求,适当变换体位。

2.施灸的顺序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上部一下部一背部一腹部一头部一四肢一阳经一阴经。

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艾炷先小后大。

按这种顺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不按顺序施灸,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头面烘热、口干咽燥等不适感。

当然临床施灸,应结合病人病情,因病制宜,灵活应用。如脱肛施灸,就可先灸长强穴以收肠,再灸百会穴以举陷。

(五)常用灸法的操作方法

根据灸法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现将常用灸法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非化脓灸(又称无瘢痕灸)本法是直接灸的一种,但以不烧伤皮肤为度。施灸时多选用中、小艾炷。操作时,先在选好穴位的皮肤上涂些凡士林或石蜡油、甘油,使艾炷易于粘附固定,然后选用中或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粘固,再从上端点燃施灸。当艾炷燃烧至患者有灼热感时,即将艾炷压灭或用钳子取下,再更换新艾炷施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无烧伤、患者自觉舒适为度。灸治完毕后,可用油剂涂抹,以保护皮肤。此法适用于哮喘、眩晕、慢性泄泻等一般性虚寒病轻证和疥癣、湿疹、痣、疣及皮肤溃疡不愈。因不起疱,不溃烂化脓,不遗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但疗效不如瘢痕灸。

2.化脓灸(又称瘢痕灸)本法也是直接灸的一种,施灸时多选用小艾炷,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少许石蜡油或蒜汁或其他油剂,使艾炷易于固定,同时选择平整而舒适的体位,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粘固,用火点燃艾炷尖端使之均匀向下燃烧施灸,需待艾炷燃至底部,除去艾灰,更换新炷再灸。每次换新炷时,需重新涂油质1次,一般灸7~9壮。在施灸过程中,当燃艾烧近皮肤,患者感到灼热痛时,术者可轻轻拍打施灸部位四周,以减轻疼痛。待灸至预定壮数后,可在施灸部位敷贴灸疮膏(淡膏药)或一般膏药,用消毒纱布盖好,然后用胶布固定,以防感染。通常灸后局部起一小水疱,3~5天后在灸处开始化脓,1周左右形成灸疮。化脓期每天换药1次,经5~6周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瘢痕。此法施灸前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使用此法施灸。此法多用于背部及四肢穴位,禁用于面部。灸后一旦继发感染,应予治疗。

化脓灸是良性刺激,能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灸疮化脓属于无菌-性,无须顾虑,这和一般疮疖或创伤性炎症不同,只要化脓而不弥漫扩大,可以连续施灸。此法适用于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结核、瘰疬、痞块、癫癎、发育障碍(发育不良)、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虚弱等慢-性疾病以及皮肤溃疡日久不愈、痣、疣、鸡眼和局限难治的皮肤病。对高血压、中风的防病保健也有较好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本法确有良好疗效。但因其灼痛而留有瘢痕,不易被患者接受,因而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为了使患者易于接受,除在施灸部位四周拍打外,还可采用下列方法以减轻患者灼痛感。

注射麻醉:即用0.2%普鲁卡因1~2ml做施灸处皮下注射局麻,可减轻灼痛。

涂药麻醉:药用川乌、细辛、花椒各30g,蟾酥1.8g,用75%乙醇300ml浸泡24小时,取棕红色上清液备用。取中药液外涂施灸处局麻。

用上法无痛施灸法施灸,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法禁忌:凡身体虚弱、糖尿病、皮肤病及头面部不宜用此法。

3.发疱灸用小艾炷,此法也是直接灸的一种。施灸前先在施灸穴位皮肤上涂以少量蒜汁,然后将艾炷置其上粘固,用火从艾炷的顶尖轻轻接触点燃,使之均匀向下燃烧,待病人感到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比艾炷略大一点的黄斑,隔1~2小时后局部发疱,不需要挑破,3~4日后可自然吸收,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无瘢痕。此法适用于哮喘、肺结核、瘰疬、肝硬化腹水及疖疮、皮炎、疥癣、白癜风等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

4.隔姜灸就是用姜片作间物灸。生姜辛温无毒,能开发通散,调和营卫,散寒发表,祛痰下气,消水化食,调中畅胃,开宣肺气。施灸时,取鲜生姜切成0.2~0.3cm的薄片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炷燃尽,更换新炷,一般连灸5~7壮。灸中如病人感到灼烫不能忍受时,可用钳子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或在姜片下方衬一些纸片或干棉花,待灼烫感消失后放下再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如不知火热之轻重,任其灸燃,可能发生水疱。处理水疱的方法,可以用微针在水疱边刺入贯透之,压去水液,以脱脂棉拭干,外以消炎油膏敷贴,上盖纱布,外衬棉花,胶布固定,每日更换,至愈为止。

此法适用于一切虚寒证。对寒-性呕吐、腹痛、泄泻、遗精、早泄、阳痿、不孕症、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疗效较好,也可用于皮肤冷痛、冻疮、各种皮炎、疮癣等皮肤疾病。

5.隔盐灸就是用食盐填脐作隔物灸。故又称神阙灸。施灸时,取纯净食盐研细,填平脐孔(脐窝突起者,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然后再填盐),在盐上置大艾炷,或在盐上放置姜片、药饼等隔物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一般施灸3~7壮。灸中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新炷再灸。此法适用于中寒、腹痛、吐泻、痢疾、淋病、阳痿、滑泄、中风脱证、不孕症等。此法还有强壮保健、美容、抗衰老作用。用大艾炷连续施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作用,用治大汗亡阳、肢冷脉伏的虚脱证有效。施灸时不计壮数,灸至汗止脉复,四肢复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