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艾灸疗法治百病
13740800000044

第44章 男科疾病(2)

配穴方三肾俞、关元俞、志室、下腹正中线。灸法:①用艾条温和(或回旋)灸,在上述穴位上每次灸30分钟(下腹正中线用回旋灸)。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日再行下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或隔附子饼)灸,每次取2~4穴,各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衬垫灸,每次取3~5穴,将衬垫布(制法详见遗精配穴方四)覆盖在穴位上,用艾条点燃按灸3~5次,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日。

主治:早泄、阳痿、遗精。

附记:笔者经验。多年使用,坚持治疗,均有良效。

男性不育症

男性不育中医称无嗣。是指处于生育年龄的夫妇有正常的性生活,而且未经避孕,但2年以上尚未受孕者,而其原因属于男性者,谓之男性不育症。临床所见,以性功能障碍和精液异常所致的男性不育症最多见。

【病因】

致因复杂,概括有三:一是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二是后天器官病变者(如外伤所致等);三是性功能障碍和精液异常等。这里仅指后者。多因禀赋不足或精气虚冷;或精少不育,不液化或不射精等因所致。

【症状】

男性不育症。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①太溪、三阴交、关元、肾俞、复溜;②照海、阴陵泉、气海、志室、地机。配穴:如伴失眠者,加百会、内关;脾胃虚弱者,加足三里;阳痿者,加次髎、灸命门。

灸法:用针灸法,采用提插和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加艾灸。针刺关元、气海穴时,一定要使针感放射到前阴部,有胀、热、勃感为佳。

以上穴位隔日轮流交替使用,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1周。

主治:男性不育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45例,治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

配穴方二主穴:关元、中极、肾俞、三阴交。配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照海、神门;湿热下注者,加次髎、会阴(或曲骨)、阴陵泉、丰隆。

灸法:用针灸法,刺关元、中极、曲骨时,针尖向下斜刺1.5~2寸,采用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至阴茎或会阴部为止。针肾俞、三阴交时,要求局部有酸胀或麻热感;针次髎与会阴时,要求会阴部产生较强针感。出针后加用艾条温和灸各5~15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复查尚未正常者休息1周后继续治疗。

主治:精液不液化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32例,痊愈26例,好转6例。其中女方妊娠人数:痊愈者中为12例,好转者中为1例。

配穴方三主穴:肾俞、关元、三阴交、志室。配穴:腰腿酸软者,加腰阳关、关元俞;手足心热且耳鸣者,加志室、太溪;食欲不振者,加足三里;精神抑郁者,加肝俞、太冲;神疲乏力且头晕目眩者,加气海、足三里。

灸法:①用艾条雀啄(或温和)灸,每次取5~6穴,各灸10分钟,每日灸2次,7日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4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次,5日为1个疗程。③用艾炷隔附子饼灸,每次取3~4穴,每穴灸5壮左右,每日灸1次。此法主要用于肾虚证。

主治:男性不育症。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坚持调治,效果甚佳。同时注意在治疗期间,夫妻最好分居就寝,以保养肾气,提高疗效。

配穴方四主穴:肾俞、次髎、关元、气冲。配穴:阳痿加足三里、太溪;不射精加三阴交、太冲、阴陵泉;精子异常加足三里、太溪、太冲、命门。

灸法:用针灸法,先刺腰骶部诸穴,不留针,继针刺腹部及下肢穴位,留针30分钟,需灸者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20分钟。在针刺腹部诸穴时,采用直刺或针尖向下呈75°斜刺1.5~2寸,然后再采用捻转手法使其针感向下传导至会阴部为止。针感弱者采用留针候气或用右手中指端,循环轻按穴位的上下以助经气的来复后再行针,催气之法。若针感向上传导,病人即感腹部不适,即将针身上提,轻揉按所刺之穴位,再略改变进针(向上或向下)方向,得气后不急于放手而略加运气。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经复查未痊愈的休息1周后继续治疗。

主治:不育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248例,其中阳痿:痊愈42例,好转66例,无效45例;不射精:痊愈34例,无效11例;精子异常:痊愈13例,好转11例,无效26例。

配穴方五①三阴交(双)、关元、中极、曲骨;②会阴、会阳、次髎(双)、肾俞(双)。

灸法:用电针加灸法,第1日用3寸不锈钢针刺关元、中极、曲骨穴,进针2.5寸,以向下传导酸麻胀感为度(曲骨应传导至阴茎,均应慎用);然后再刺三阴交(双),进针2寸,以酸麻胀感为度,留针20分钟,接电疗器。第2日改用2寸不锈钢针,刺会阴穴,进针1寸,然后取膝胸卧位,刺会阳、次髎、肾俞等穴,进针1寸,接电疗器,通电留针20分钟。另加艾灸上述穴位。2日为1个疗程,休息1日再行第2个疗程。个别患者曾结合服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主治:射精不能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25例,有24例痊愈。其中经2次治愈者8例,3~7次治愈者10例,10~20次治愈者6例;大多数患者愈后妻子即怀孕。

配穴方六主穴:关元、中极、命门、肾俞。配穴:精子活力减弱、畸形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计数减少者,加蠡沟、次髎;不液化者,加三阴交、气海、太溪;前列腺炎者,加会阴、次髎。

灸法:用针后加灸法,刺关元、中枢、气海时,要求针尖向下斜刺1.5~2寸,然后采用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下传导至阴茎或会阴部为止;刺腰骶及其他部位诸穴,要求局部出现温热感或酸胀感,留针30分钟,针后加灸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后复查精液常规等,若未转为正常,休息1周后继续治疗。

主治:精液异常型不育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此法治疗78例,痊愈48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6%。痊愈病例中女方妊娠15例。

配穴方七①大赫、曲骨、三阴交、关元、中极、水道(或归来);②八髎、肾俞、命门、肾俞。

灸法:用针后隔姜灸,上列两组隔日交替针灸。先针刺,行补法,宜轻刺激,后用隔姜灸,各灸3壮为度。每日治疗1次。

主治:精虫减少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此法有温肾壮阳、益振气元之功。治63例,痊愈52例,有效9例,无效2例。

配穴方八①灸关元、气海穴,针三阴交;②灸命门、肾俞、针太溪。

灸法:用艾炷隔姜灸,先用第1组穴灸治5天后换第2组穴。每穴灸5壮,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日再行下1个疗程。

主治:无精子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一般连灸8个疗程多验。

睾丸炎

【病因】

多因病菌(湿热)侵入睾丸而发;或由尿道炎症累及者为最多。

【症状】

睾丸肿大,疼痛,肿甚如拳,疼痛可沿精索向腹下部放散。多一侧患病,两侧均患者甚少。急性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慢性则痛剧,经久不消。

【疗法】

配穴方一取阳池穴。

灸法:用艾炷无瘢痕灸,取艾绒捻成如绿豆大的艾炷备用。先在阳池穴的表面涂凡士林,上置艾炷,点燃灸治。每次灸3壮,每日灸1次,连灸1周。

主治:急性睾丸炎。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①疗效:用此法治疗204例,均获痊愈。②注意:灸疱注意保护,防止感染。灸治时不需任何药物,高热者可以补液。

配穴方二取足大拇趾螺旋纹正中处。灸法:用艾炷无瘢痕灸,凡左侧睾丸肿大者,穴先取左足趾螺旋纹正中处,艾灸3壮(仰卧位、足趾向上)行补手法,后取右侧(穴位同左侧一样)穴行泻手法。凡右侧睾丸肿大,穴取同上,惟补泻相反。凡双侧睾丸肿大,穴取同上,惟行补手法。每日灸1次。主治:睾丸肿大(主要为炎症引起的鞘膜积液)。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用此法所治病例甚多,均获良效。

配穴方三小肠俞(双)、关元、中极、三阴交(双)、复溜(双)、大敦(双)。

灸法:①用艾炷隔姜灸,根据辨证每次取3~5穴,各灸3~4壮,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隔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条雀啄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急、慢性睾丸炎。兼治尿浊、尿赤、遗尿、尿闭等证。

附记:笔者经验。临床屡用,颇具效验。

缩阳缩阴症

男性为缩阳,女性为缩阴。此病多属危候。

【病因】

多因阴阳虚极所致。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内寒。寒热由内所生,故为虚寒、虚热,此乃阳虚或阴虚之病理反应所致。

【症状】

缩阳症见男子阴茎或阴囊突然缩入;缩阴症见女子阴户或乳头内缩。

【疗法】

配穴方一关元、气海、中极或任取一穴亦可。

灸法:①用艾条悬灸法,按所取穴位悬灸20~30分钟,灸至病情缓解为度,每日灸2次,中病即止。②用艾炷无瘢痕灸,按所取穴位着肤直接灸,壮数不限,灸至以病情缓解为度。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一般施灸3壮后可很快缓解。

如灸法一时感到不便,采用下腹部热敷也有一定作用。同时加用内服。先内服:药用吴茱萸5g,肉桂10g,山茱萸、白术各20g,公丁香3g。每日1剂,水煎服;又1剂研粗末炒热布包熨下腹部。病情好转后,改用熟地黄、山茱萸各15g,枸杞子、党参各10g,菟丝子、巴戟天、茯苓、怀山药、麦冬各10g,炒香附、泽泻各8g,肉桂3g,水煎服。3~5剂可防止复发。

主治:缩阳(阴)症。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缩阳(阴)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余行医30年,先后仅遇5例(男4例,女1例),均以艾灸为主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此内外巧妙配合,共奏温经散寒,回阳救逆之功,故用之效佳。

配穴方二关元、神阙。

灸法:①用艾条悬灸法,每穴灸30~50分钟,以灸至病情缓解为度。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②用艾炷无瘢痕(或隔姜)灸,直接灸关元穴,隔盐垫姜灸神阙穴,壮数不拘,灸至病情缓解为度。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

同时配合热熨下腹部,用旧布鞋底两只,烘热,每取一只鞋底熨下腹部,冷则易之,交替使用。

主治:缩阳(阴)症。

附记:笔者经验。用此法治疗10例,均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