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1374000000009

第9章 不遇之珍(8)

几句冷言冷语,着实把张仪从头到脚“刺激”了一遍。

原本还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能靠着多年的同窗故交走上仕途,没想到当着大庭广众,苏秦给我说的那么不是东西。

这颗心啊,哇凉哇凉的呀——

张仪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回了头,承认这世态炎凉,走出了这间冰冷的大殿,身后响起了悲怆的交响乐……

张仪的报复

张仪这一走,他看不见身后的苏秦正在以极关注的眼神注视着他的背影。

张仪消失在了苏秦的视线,苏秦赶忙吩咐一个贴身的人,附耳上来:“张仪刚才让我训斥一通,一定伤心到了极点,他受了这种刺激一定会激发他的斗志的。凭我对他的了解,我猜想他下一步一定是投奔秦国去了。因为现在的天下,足以对抗我们赵国的,只有秦国,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按照我原计划的内容行事了。你负责跟着他,这一路的衣食住行,全要为他打点,花多少钱不在乎,发票都留着,回来我给你报销。去吧!”

“得令嘞——”

“等会儿!还有一点一定要切记,路上一定要装作跟他偶遇,然后你俩聊得投机,你就当作是他的一个同路人,这样显得比较自然,中间可千万别提我啊!知道了吗?”

“欧(OK)了!放心吧!”

这个人走了,果不其然,张仪收拾行装,准备去秦国,他上那准备报仇,一是报在赵国受到苏秦的羞辱,二是报在楚国受到昭阳的羞辱。

这一路上,苏秦的安排很周到,张仪与苏秦的“特派员”从相见到相识到相知,一路上的前前后后,全部在苏秦的掌控之中,而张仪浑然不觉,只认为都是偶然。

张仪得以顺利抵达秦国。

到了秦国,根据《史记》本传的记载,张仪“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中间不知道张仪跟秦惠王见面之后说了什么,估计是大谈国际政治外交,给秦惠王“镇乎”住了,于是秦惠王认为这是个人才,可以培养,就给他安排了客卿的官职。

张仪得以立足,生活、事业看来都有了保障。

俗语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张仪终归是一个之感恩的君子,他十分感谢这位萍水相逢的同志一路上慷慨解囊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没有这位同志,张仪甚至到不了秦国,见不到秦王。

正当张仪想要对这个人有所表示的时候,这人提出告辞,咱们就此分别,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年若见,后会有期。

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我现在正想好好报答你对我的帮助,你怎么走啦?

那人说出了实话:“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同上)

这句话给张仪彻底说蒙了。

什么意思?苏君?

那人继续说:“正是苏秦先生念及旧情,生怕你由于仕途上的坎坷就放弃了宏图大志,在随便一个小国任个一官半职就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了。苏君知道你是个旷世的人才,需要有最广阔的平台去供你实现理想,这才有意在那一天用恶语把你激怒,好重新点燃你的斗志,向着你最初的目标奋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