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曹操他安定不下来,现在各路诸侯的联军已经准备就绪了,如果趁现在士气正旺,一鼓作气,能把董卓赶回西北,可是如果一味拖延,等董卓根深蒂固了,到时候再想铲除这颗毒瘤,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曹操肩负舍我其谁的重任,自作主张,率兵亲自□□董卓。
真正做到挥师讨董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曹操,一个孙坚,但是曹操刚发迹实力不强,没法单独跟董卓抗衡,可是孙坚行,孙坚是勇猛有余,谋略稍逊,可是恰巧一点,打董卓这种人,勇猛就够了,暂时还上升不到谋略的程度,所以孙坚正合适。
那时曹操被董卓的西北军打得仓皇败退,险些身死疆场,九死一生逃脱回来,惊讶地发现整个联军中就他一个人这么拼命,别人对这事儿不闻不问,曹操一点激情都没有了,心中暗骂袁绍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老子不跟你混了。于是,他离开了袁绍,自己重整旗鼓,准备东山再起。
曹操的问题我们不纠缠了,再来说孙坚。
可以说,董卓唯一怕的人,就是孙坚,他想拉拢孙坚,但是孙坚立场坚定,跟他的名字一样,雷打不动,就算董卓你把女儿给我,我也不要,因为董卓脑满肠肥,长得歪瓜劣枣,从遗传学上来讲,就您那闺女也好看不到哪儿去,我连见都不用见,准是一胖妞,所以,我坚决不要。
当时孙坚是被邀请过与董卓联姻的,可是孙坚毅然决然地回绝道:“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董卓深感洛阳已经不再安全,决定迁到长安去,临走时将洛阳城化为一片焦土,并命人断后,自己先跑。
不久孙坚就杀过来了,他一看火光漫天,眼前的洛阳城一片废墟,当时一种迷惘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伟大的1812年的东欧,当拿破仑皇帝面对熊熊燃烧的莫斯科的时候,他也是望着库图佐夫元帅远去的背影而惆怅胜利的渺茫。
接着,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一段离奇的情节发生了。
孙坚当时驻军洛阳城南,夜色降临,忽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
也就是因为天黑了,井中的五彩霞光才开始渐渐明显起来,军队中就有这好看热闹的,本来嘛,每日无聊的征战多乏味呀,突然出现了灵异事件,谁不想凑上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一听说井中有怪光,所有人把兵器扔下,都围上去了。
孙坚一看人都跑了,不明白怎么回事,于是也跟着凑了上去,看大伙围着一口井往里探,分开众人走上前去。
众将士都围在井口,但是大家都特自觉,都站在两米开外,井边上不敢有人站着。
孙坚就问,有谁下到井里去,看看这井抽什么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