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1374000000039

第39章 传国玉玺:见证帝国政界的那些往事(1)

第三章

最意外的发现第三章最意外的发现

——传国玉玺:见证帝国政界的那些往事

楔子:

祸起萧墙,十常侍作乱,洛阳早已败絮其中,宦官、外戚人人自危。

袁绍、何进引狼入室,愤怒的诸侯点起了讨逆的狼烟。

董卓挟天子奔逃,入主新京,化故都为焦土瓦砾,孙坚在残存的废井中拾获了传国玉玺,藏匿而不发。

东汉一朝相较于西汉而言,缺乏精彩的历史。

比如,西汉有楚汉战争、刘邦开国、吕后专政、文景之治、武帝中兴、征匈奴、通西域、打开丝绸之路、汉元帝昭君出塞,成帝以后,开始逐渐进入了王莽篡汉的节奏,哀帝和平帝时间短促,主要都是王氏外戚专权和王莽的政变阴谋。

从刘邦开国以来到新朝建立,不断有大事发生,始终能让人记得有个大汉王朝,它活跃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

而东汉就不一样了,东汉为人们熟记的事情不多,一般都是一头一尾。东汉开国的过程比较精彩,后面就直接到了东汉末年,一说东汉末年,事可就太多了,就开始上演刘、关、张那一出儿了。紧接着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一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

从光武中兴以后,一直到汉献帝之前,比较重要的就是困扰我们多年的匈奴终于分家了。然后由窦固、窦宪分别于汉明帝和汉和帝时期出兵大败北匈奴,使北匈奴政权瓦解,南匈奴归附汉朝,汉匈矛盾终于解除了。就这件事值得庆祝一下,到后来外戚又开始专权,就没什么好高兴的了。

遗失的玉玺

历史经验表明,外戚一旦专权,国本就不稳定;国本一不稳定,国运就要衰颓。

病根是从桓、灵二帝时期开始落下的,诸葛亮《出师表》里写得明白:“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桓帝和灵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桓帝□□,灵帝荒唐。

桓帝刘志是意外当上皇帝的,他最著名的卖官鬻爵,给各种官职明码标价,直接当买卖来做,他这倒省事了,让潜规则直接变成规则了。

灵帝刘宏更有意思,他这个人颇有纣王的荒淫,也能想象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幺蛾子来折腾这个国家。有人给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过夜计划”,上面写明了,哪天跟哪个娘娘睡觉,三宫六院,谁家分配多少天、多少个名额等等,看得灵帝爽极了,头一次有人给我把后宫做成花名册,原来我自己都不知道曾经搞过那么些对象呢,数一数还真不少。

为了达到他所追求的高级情调,他亲力亲为,在皇宫的建筑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水渠,目的是为了让佳丽们把洗澡水倒里边,撒上花瓣,让这股香泉流遍皇宫内院,而且是循环往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