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1374000000026

第26章 不遇之珍(25)

荆轲在关键时刻果然掉链子,一把飞刀是由毒水浸泡过的,见血封喉,就是这么一把致命的武器,最后孤注一掷都没打中秦王,一下扎柱子上去了。这时候秦国的一个大夫(医生),拿手里那小药箱子朝飞奔状态下的荆轲一扔,正砸他身上,瞧人家多准,荆轲应该惭愧,就您还刺客呐,准星还不如一大夫呢,早知道刺秦应该派他去。

荆轲一闪神的功夫,秦王的宝剑砍过来了,这一砍,就预示着荆轲今天交代在这儿了,燕国也交代了。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开始打韩国,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东方的齐国,十年时间,一下灭了六个国家,速度不能说慢了,所以历史上一直用“扫”这个字来形容秦始皇的统一,他嬴政尽管有祖辈留下来的基业,但是他本人的能力也真是很强,一下吞并那么多国家,在那个时代是前所未有的,以后也不会有了。

秦国变成秦朝,意味着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的建立,以后的各个王朝,大多都是秦朝的模子,以封建帝国的形式建立起来。就现在的历史观来看,对于封建王朝来讲,倒不如说它们是封建帝国更为合适,因为尽管它们带有很浓的封建制度色彩,然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来说,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应该说我们的“封建时代”是“帝国时代”。而那种封邦建国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先秦和欧洲各大国逐步统一之前。

和氏璧一直在赵国流传,任当年秦国怎么耍心眼也弄不过来,都是因为蔺相如的缘故,但是这回秦统一六国了,便宜了秦始皇嬴政。

在杜牧《阿房宫赋》里,对于秦国灭掉六国之后对各国的财富的聚敛是这样描述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所谓取之尽锱铢,就是说毫厘都不放过,那么原来赵国的和氏璧,肯定不仅仅是毫厘吧,这应该是很多代秦王一直惦记着的事儿,而且保不齐灭了赵国以后,秦王嬴政头一个就得开始搜索和氏璧在哪儿,赶紧拿来,心里就踏实了。

接过和氏之璧以后,秦始皇交给李斯一任务,让他想一个办法,能让这块宝玉从此以后不再到处乱窜,我们的朝代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往少了说也得是传个千代万代的吧,所以这块玉石需要经过一番加工修饰,让它变成咱们秦朝的专属宝玉,具体怎么弄你看着办吧。

李斯回来值嘬牙花子,这玩意儿怎么整啊,还专属?我横不能在上面刻一秦始皇头像,然后再印上面值,流通发行吧?那成货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