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1374000000019

第19章 不遇之珍(18)

久而久之,人家觉得论军事,赵括最有一套,赵括也觉得,天下人皆不配与己谈论军事。有时候跟他爹一块儿聊打仗,赵奢也是经常被他问住,但是赵奢知道一点,就是他儿子充其量算一个军事理论家,说到实际打仗,那可保不齐。

可是家庭里一般都是爸爸理智一点,妈妈感性一点,加上爱子的缘故,赵括他妈觉得自己儿子跟个香饽饽似的,善晓军机,称得上是一名杰出的“二手的军事家”!那位说什么叫“二手”的呀?你看,他爸爸是军事家呀,这是一手,到他儿子这辈儿上那不就二手的了吗。

战国时期,因为战争连年不断,所以各国都崇尚战争。因而,能够率兵征战者即为贤才。赵括出身于将门,又很会谈论军事,故而受到了母亲的好评。但是赵夫人听丈夫说赵括这孩子“军事家”谈不上,顶多也就能担任一个“二手的”头衔。

赵夫人不明白,就问怎么回事,赵奢指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他那意思是说:战争是非常危险的,而赵括却夸夸其谈,认为率兵打仗很容易。以后赵国不用赵括为将率兵还好,如果命他为将率军,断送赵军的,就一定是他!

赵奢把话撂这儿了,信不信的,事实说话。

简段截说,若干年后,赵惠文王死,赵孝成王立,赵奢死。

后来秦军大举伐赵,我们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将开始。

简述一下秦军为什么要伐赵,按说这事儿跟赵国没关系,是秦国和韩国的事儿,秦国想要韩国的上党郡,这个上党郡相当于韩国一半的面积,韩国也是没办法,不给?不给他打你!给吧,挺不情愿的,但是也没办法。

这个时候上党郡郡守冯亭耍小聪明,觉得与其把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还不如献给赵国呢,秦国只要一知道赵国伸手儿了,肯定是勃然大怒,这样秦赵之间就不免要“交流交流”了。他们这一“交流”,哎,矛盾转移了。

糊涂,那玩意儿转移得了吗,你怎么知道赵国就打得赢秦国?万一败了呢,秦国更生气啊,回头人秦国还不是翻回来打你。

反正是能拖一天就拖一天。

结果赵国还就同意了接受上党郡这个事儿,给自己惹麻烦了。

就这么着,秦赵两国开始交兵。当然我说这个比较简略,中间好多细节给省略了,反正是最后打起来了。赵国当时派的大将是廉颇,驻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市长平村)。

廉颇戎马一生,一辈子打仗的经验,他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以为秦军锐气方盛,利在速战,便采取了慎重出战,以老秦军,待机破敌之策,阻住了秦军的东进。

秦将知道廉颇通晓兵法,实为秦军的劲敌,于是想了一条计,离间之计,促使赵王临阵易帅,把廉颇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