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玉与“各种谜团”
玉,多么神圣的字啊,神圣得我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美石为玉,在中国,它象征了太多的东西,应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您翻翻字典,看看玉部的汉字有多少,乾隆年间,皇帝用玉如意作为国礼赠送给英国使者马格尔尼,马格尔尼不能理解,觉得这东西没使用价值,反倒说咱们大清皇帝抠。
没使用价值怎么了,没有就没有了,有价值就行,所以在这一方面,马格尔尼属于外行,江湖人有个术语,称之为“空码儿”,简称“空”(音:控)。
毕竟他是个外国人,外行就外行了,咱们作为中国人,在玉这件宝贝上着实没少下功夫,文人赋予了它多少美的含义不说,单从艺术作品上来看,《玉簪记》,《拾玉镯》,这都是以玉为线索发生的故事,我一京剧团的朋友第一次拉我看戏看的就是这出《拾玉镯》,我问他演的什么故事,他告诉我:“教你怎么泡妞的!”后来我一看,别说,人家话糙理不糙。
一讲到玉,就离不开所有玉器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那一枚,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为什么说传说中的?因为现在没法确认那一块玉就是当年的和氏璧,保守地说,这一块玉玺的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到宋以前,宋朝以后有没有就不好说了,因为传说太多,莫衷一是,着实不好讲,而且这里面内容丰富,要是展开了往细里讲,这一本书的篇幅全都得扔里头,那哪行啊,后头好些个节目都还等着上呢,让玉玺一人占了它们该急了,于是,在玉玺的后面,我安排了渎山大玉海,李莲英翠玉扳指和清宫玉白菜几个短篇和中篇。
故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多,这当中尤属传国玉玺,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见证人,一代一代的帝王你争我夺,为了争一个天命的法统,每个人都当这块玉石是君权天授的象征,就这么一块不大的石头,横跨几十个王朝,其中牵连到七十多位皇帝,大量历史事件,诸多次重要战争……此玉玺要是一个人的话,那他应当掌握很多宫廷内幕,他要能把经过的见过的都讲出来,那估计二十四史得重写了,不过好在它不是人,什么也说不出来,就算能说它也未必愿意说,倒不是因为别的,累啊,上千年的历史我得几儿说完了去。
所以,我觉得以玉玺为线索串联中国古代史的前半截儿,是我以物写史思路的一个最好范例。
除此以外,我感觉清宫的玉白菜的故事也很精彩,它跟传国玉玺不同,玉玺传奇像史诗,场面比较宏大,拍电影老得用俯瞰镜头,相反,玉白菜所带来的故事比较细腻,而且凄婉,是一场纯粹意义的情感悲剧,这个适合拍文艺片,得找实力派明星演绎一下,不光如此,我还感觉玉白菜的故事有那么点子后宫内斗的意思,还能拍成清宫阴谋穿越剧。你看,可挖掘的题材有多少。
渎山大玉海的神秘消失之谜,李莲英的疑冢之谜,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我感觉我的这一本作品有点往悬疑方向靠拢,我自己也纳闷,怎么净是些疑窦丛生的事儿,不过也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来,同时也能引起我写作的兴趣来。
既然如此,那么,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