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允许他沉思,战局立即开启,元军攻破了池州继续东进,逼迫贾似道作出反应。贾似道派孙虎臣率领七万精锐进驻池州下游的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夏贵率领两千五百艘战船封锁江面,他本人统领后军屯驻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
这个布置让宋军再次陷入混乱。
夏贵怒了。
孙虎臣只是当年护送贾似道去黄州的一介中下层武官,只因为救了贾似道一命,才平步青云。这时让夏贵给孙虎臣打下手,作为南宋老牌名将,夏贵觉得对他是空前羞辱,无法容忍。
丁家洲之战爆发。这是南宋最后一次集结兵团级战力的战斗,任何有理智的人类都会在绝境中尽一切可能奋力挣扎。
而南宋,居然平静地等待着元军来进攻。至于原因,只是一只放满了木柴火具的竹筏。元军声称要用这个去烧南宋的水军,于是南宋军队提高了全部的注意力来关注这只竹筏什么时候点火、什么时刻起航。直到伯颜觉得元军休整已毕,可以进攻了。
元军步骑混杂沿江夹岸而进,阿术率战舰对垒孙虎臣部。压制半个世界的元军武器充足丰富,他们把西域炮都用到了水陆战场上来了。重一百五十余斤、落地能砸出两三尺深坑的巨石从天而降,宋军的辎重营帐等中坚地带被瞬间摧毁大半。
其中受创最重的是孙虎臣。
这位步军主帅被吓傻了,不知道有多少块巨石砸到了他的脚边,他在惶恐中迅速失去了理智。阿术开始了冲锋,数千艘元军小船“乘风直进,呼声动天地”。孙虎臣的前锋姜才挺枪接战,毫无惧色。他是南宋危亡期间最英勇的一个人。
可在他背后,孙虎臣奋力从恐惧中挣扎了出来,什么国家、民族、危亡、职责统统都被他抛在脑后。他的心里只剩下了最重要的两件东西——生命、小妾。这两件东西离他不远,只要跳上一条载着他小妾的船。步军统帅再不迟疑,想到就做了。
主帅的一举一动都被全军看着,这时激烈交锋的战场上出现一片喊声:“步帅逃了!”七万大军顿时混乱,跟着统帅一起逃。
水面上的战斗宋军本来是占优势的。元军多是小船,宋军的战舰既高且重,双方数千艘战船混战,胜负绝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
心情抑郁中的夏贵同样跳上一只小船逃跑了。
夏贵身边一名老水兵,划船速度非常快,抢在元宋双方的前面最先到达了鲁港,途经贾似道的坐舰,夏水兵向上面高喊:“敌众我寡,势不支矣!”
贾似道非常感谢提醒,立即鸣金收兵准备后撤。现场一片忙乱,没有任何人敢于迎敌,而元军的战船紧跟着就到了。
局面是灾难性的,十三万宋军狼奔豕突各自逃命,军械辎重全都扔掉,当天长江的水都是红的,漂满了尸体。贾似道本人亡命逃跑,逃出一百多里之后才终于脱险。
夏贵随后赶到,贾似道连忙召上船来议事,没说几句,孙虎臣也到了,这人捶胸顿足大哭大叫:“我军无一人用命抵敌!”
好像他玩命厮杀了一样。
夏贵见状哈哈大笑,心情变好:“我可是血战了一场,打了好大一会儿。”
贾似道此时再没了权威感,甚至不敢责问两人的战败责任,只是连连发问此后怎么办。夏贵哈哈一笑:“军队都这样了还打什么,您召集溃兵退守扬州,保着皇上去海上避难吧,俺去死守淮西。”说完扬长而去。贾、孙两人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好驾船去扬州。
第二天,上游的溃兵沿江而下。贾似道大喜,连忙派人举旗去召集。不料没一个人响应,溃兵们指着船破口大骂,要不是贾似道跑得快,很可能会被自己人干掉。
丁家洲之战结束,南宋输掉了所有,连最后一张安慰牌贾似道也失效了。神圣无比的师臣成了江南笑柄,有人还特意作了首诗:“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寄语满朝谀佞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失败使人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权势、地位;失败也会让人得到一些东西,比如理智、清醒。贾似道战败,他的官途之路是断了。临安城里一片喊打喊杀声,曾经对抗丁大全的太学生领袖陈宜中上书谢道清,要求杀贾似道以正其误国之罪。
谢道清拒绝,她认为因一场战争失败了就杀大臣,是宋朝所没有过的事,太血腥、太过分了,“失待大臣礼”。同时,她也拒绝了贾似道从前线费尽周折传回来的信。
贾似道建议她立即解散临安朝廷,马上坐船出海,在海上重新建立政权。他的大脑重新恢复了些许的理智,经过亲身接战,确信南宋再也无法挺过这次劫难。
谢道清再次拒绝。
这个老妇人的心理是绝对传统的,之前皇室没有发生过的事,她绝对不会去做。不杀贾似道如此,不迁都海上亦如此。
作出下面这个决定,还是如此——传诏天下兵马勤王。
多么的传统啊!谢道清还以为这是从前的世界,甚至是北宋灭亡时的世界。很快,现实让她震惊到呆滞,拥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居然只有三支部队应诏。
一支是郢州张世杰;一支是湖南提刑李芾,兵很少,只有三千多;一支来自赣州,应诏者名叫文天祥,带来了近一万名士兵。
文天祥,公元1236年生人,时年三十八岁。初名云孙,字履善。进士出身,中状元之后,改名天祥,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顶级履历表并没能让他仕途顺畅,这人与每个时期的权臣作对,一次次地被贬官、罢免、下岗。元军渡江,临安勤王时,他任赣州知州。
回到现实。发明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正确最伟大的理学,并贯彻执行了几十年的南宋,比起北宋末年时更可怜,太皇太后亲自下诏喊救命,全国只有三个人伸手。可悲乎,可怜乎,可笑乎?
与之对应的是,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的各级官员纷纷降元,广德军、岳州、滁州、宁国府等州军皆降,最终连坐镇江陵府的南宋京湖宣抚使朱禩、湖北制置副使高达也投降了……有他们带头,江南几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全倒。
大江南北,只有一个地方还在坚持。李庭芝、姜才,扬州。
贾似道、孙虎臣早就离开了扬州,这座陷在元军汪洋中的孤城,将是宋人最后仅存的两座象征性标志之一。
贾似道被贬去了婺州安置。婺州的百姓听说他要来,贴出了好多的大字报来驱逐。这一次民众的意愿被满足了,陈宜中借题发挥,极力要求重处贾似道,不杀也要贬得远远的。谢道清焦头烂额之余再不愿为这件事折腾,同意了。
宋廷贬贾似道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今广东龙川)安置,籍没家财,即日出发。这个处罚从表面上看仍然太轻了,可押送贾似道上路的人很有内幕。
会稽县尉郑虎臣。
郑县尉的父亲曾经因莫须有之罪被贾似道发配充军,郑虎臣早就有心报复,这次临安居然点名把这件事交给他做,真是天赐良机。
郑虎臣欣欣然赶去押运,先把贾似道的家人驱逐一空,再把贾似道坐的轿子去了上盖,南方秋天的毒太阳顿时直射贾似道的脑袋。就这样一路晒着向广东进发。一路上,轿夫杂役们“唱杭州歌谑之,每名斥似道,窘辱备至”。
贾似道不为所动,坚持着不死。
行至南剑州(今福建南平)黯淡滩,郑虎臣说,此处水甚清,何不自投其中以死?贾似道摇头,太皇太后许我不死。
这就难办了,违圣杀命官,是犯死罪的。可是郑虎臣不管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贾似道死,不惜任何代价。
当走到了漳州木棉庵时,贾似道得了痢疾,一日大泻数十次,搞得奄奄一息,可仍然不死。郑虎臣火了,他闯进了茅房,抓住贾似道一顿拳打脚踢,好一番运动之后,发现贾似道还是没死。奇怪加郁闷。郑虎臣举起贾似道狠狠地往地上摔,这一次,他的愿望终于达到了。
贾似道死了,他是死在国家大义上,还是死在私仇报复上呢?这个有目共睹。顺便说一下,不久后郑虎臣也死了,被真正的幕后黑手陈宜中杀了灭口。
当此存亡之际,杀奸佞都暗箱操作,比北宋灭亡时杀六贼的闹剧都低劣。
很多人把南宋的灭亡归结于贾似道,更多的人举手赞同。贾似道专权误国,贾似道置襄阳于不顾,贾似道……
到底怎样,用敌人的话来验证吧。
南宋灭亡一段时间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今北京)召见原南宋的一些降元的重要将领,问了一个他不解、历史也不解的大问题。
你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投降了?
诸将义愤填膺,集体怒骂:贾似道专国,礼优文士而轻慢我辈,臣等久积不平,故而望风降附。
忽必烈何等人,英明神勇绝不在中原历代开国明君之下,岂能被几个常规级马屁放倒。他哈哈一笑:“贾似道确实是看不起汝辈,就算这样,也只是他一人之过。宋国主可曾亏欠过汝辈?何以如此轻易辜负宋恩?依我之见,贾似道看不起汝辈,实在应该!”
一语道破根底。贾似道有千百般不好,也不能掩盖抹杀他早年的功绩,更不能为其他汉奸卖国贼埋单。各说各的事,贾似道一人怎么会导致整个民族的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