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93

第93章 不惧险阻,从容面对

§§第十五章 遇难获险时,淡定者会守之以从容

面对险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显得手足无措,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发生对自己不利的结果。往往,人们越是害怕什么,就越会遇到什么。在陷入困难与危险的境地时,你只有从容地去面对,你才能够让自己从中脱身。蚌遭遇了沙粒的侵害,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化沙粒为晶莹的珍珠;野马遭遇吸血蝙蝠的叮咬,自暴自弃,终因暴怒而猝死。同样遭遇不幸,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生活不会一帆风顺,遭遇险境也是在所难免。在艰难险阻面前,你是像蚌一样化沙粒为珍珠还是像野马那样因暴怒而丢了身家性命?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不错,路正长,景正好。行色匆匆的我们,何妨从容些,再从容些。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面临好多难关:求学的难关、感情的难关、工作的难关、家庭的难关……。如果我们从容自信,或许就可以轻松度过!其实我们有了从容自信,不管遇到怎样的难关,都会勇敢地面对它和接受它,进而处理它或者放下它。不论我们遇到多么复杂多么难以承受的负面压力,都可以化繁为简,恢复心灵的平静,在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行动更有力量,生命也将因此而更加有宽度。

从容是什么?从容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一种对心性的修炼,一种生命的最美情境。从容也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生深刻理解的表现。一个真正从容的人,当他面对浮华和名利,诱惑与挫折时,也会心无旁骛,面带微笑,永远守住属于自己的那方宁静的空间。

从容,更能促使一个人奋发图强。能使我们自己反省自我,调整自我和丰富自我。我们都知道大文豪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并没有叹息自怜,而是勇敢面对挫折,即使在他最为失意的时候,同样吟出了满怀豪情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谁没有经受过挫折和失意,甚至落魄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地的人都大有人在。但是他们之所以取得杰出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超乎常人的“从容”,具备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正确地对待荣辱挫折。在我们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其实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想弹奏出最最优美的旋律。可是现实生活中,谁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镇定和从容。只要我们从容,就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胜利之时,不会张扬;失败之时,更不会气馁。所以说从容是一种气质、一种魅力,更是一笔财富。

从容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拥有一种成熟美和智慧美。那些拥有这种高境界的人,即使在乌云笼罩、惊涛骇浪之中也同样能稳坐钓鱼船,以乐观的态度淡然处之。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蜚声海内外,他的作品与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他的一生相当坎坷,但是他在种种磨难和厄运面前都能从容相对,表现出沉静与娴雅,不动声色的大度。在“文革”期间中沈先生被发配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改造,在他给朋友写的每一封信中没有任何一点伤感和悲观:“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可是跟他同来的却有不少人咒天怨地,甚至悲观绝望。可是沈先生却清灯一盏,专心致志地研究古代服饰文化,他在身边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仅仅凭着自己的记忆就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服装史著。试问,假如没有高境界,没有对生活的彻底领悟,能这样从容吗?

所以说从容并不是你自己下个决心就能够办到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净,方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不错,只有淡泊世事之后才会洞明凡尘,只有清心内收之时,才会高瞻远瞩。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远,才会拥有告别火急毛躁的沉静,拥有那份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超自然。故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其实从容也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消磨时光,不是无所追求的虚度光阴,更不是逆来顺受的软弱和无能。而恰恰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一种明达事理的智慧。在当今这个喧嚣纷扰的人世间,如果能保持一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常心,表现出不求闻达、不事张扬、耐得寂寞、善待宁静的从容,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有力量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向着从容的面对现实,拿得起放得下,宠辱不惊,来去无意的境界努力。一旦进入洒脱通达得境界,我破门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呢?

因为从容,所以不迫;因为不迫,所以淡定;因为淡定,所以能笑对人生。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不惧险阻,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