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85

第85章 多面思考,摒除偏激

偏激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多表现为凡事喜欢走极端,说话爱抬杠,办事容易过火,在争论问题的时候脸红脖子粗,就是死也要争上风。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是性格上的争强好胜,但思维方法总结它是“一点论”。

我们都知道三国鼎立时的关羽,他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那时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但是他致命的弱点就在于刚愎自用,固执并且偏激。在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的那段时间,吴国的孙权派人来向关羽之女为儿子求婚,这让关羽大怒,继而出口伤人,以自己的个人喜恶和偏激情绪来对待关系全局的大事,不计后果,最终导致了吴蜀联盟走向破裂。而自己最后也落了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悲惨下场。倘若关羽少一点偏激,不要那么意气用事,吴蜀联盟或许就不会遭到破坏,那样荆州的归属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那些偏激的人总是以绝对的或者片面的眼光来看问题。他们通常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固执己见,以偏概全,爱钻钻牛角尖,对别人一些善意的规劝和平等的商讨会一概不听不理。偏激的人喜欢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是一味地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从不问自己到底为别人奉献了什么。他们缺少朋友,因为人们交朋友都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喜欢结交一些饱学而又谦和的人。但是他们老是自以为是,开口就跟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有谁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其实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正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的,这种人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所以就比较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他们一旦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什么都好,就算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有这样一个童话讲的是两个小羊分别从两个方向走上了一条独木桥,但当它们都走到桥的中央时,由于桥体窄小,双方谁也不能通过,达到彼岸。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只羊先退回去,但是它们都坚持自己是先上的桥,都互不相让,他们谁也不想后退,于是就僵持在那里。到后来越僵越久,竟然互相用犄角顶撞起来,便双双掉进了河里,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其实这两只羊的悲剧正是由于它们各持己见,各自不能谦让的偏激心理造成的。

偏激心理,指的是人们在认识问题时一种固执己见的情绪化表现。而具有这种偏激心理的人,他们看待事物时总是单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事物,并且只坚持自己的固有的观点,根本不想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有的时候为争论某个问题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情绪高涨。

我们要想克服和防止这种偏激的心理,就必须要学会让自己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认识问题。遇到同样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猜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要光凭主观认识出发,更不能从自己的直觉出发,我们应该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不要轻易地表态,更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人的意见。

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谦虚态度,因为偏激得心理与傲慢的态度息息相关。如果总觉得自己很不错,经常自以为是,这就很容易滋生偏激情绪。因此,克服自己的自满意识,树立谦虚的态度,就能使我们遇事不狂妄不自大地表态,而会在静心思考之后再陈述自己的见解。这就大大的为你赢得了思考的空间,从而不至于因为贸然得表态而造成自己的被动。

我们还需要加强学习,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认知水准。其实具有偏激心理的人并不指的是专门与人作对,他们的见解也并非完全是错误的,只是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看法罢了。我们常常会在激烈地争执之后而感到后悔。因此,为了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工作当中表述个人见解防止偏激,易于被人接受,当然就是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沉着大方,冷静自信,那样即使有人情绪偏激你也不会以牙还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