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48

第48章 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其实虚怀若谷的本质就是:不自满自负,不武断固执。当看到别人的长处时,能够虚心学习,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靠自己的自觉加以克服。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初祖达摩大师的故事。

据说,菩提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跟随般若多罗潜心研习佛法。

有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

般若多罗回答说:“你应该去震旦(中国)。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好大喜功,不能领悟佛理。”

于是,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险阻,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梁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度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别梁武帝,渡江北上。

当时,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恰好那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于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离开之后,听讲的群众中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自己却不认得,刚才自己也太没有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想要赔礼道歉。达摩在前面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站在江岸边,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正在无可奈何之际,达摩发现岸边不远处的地方坐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偌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但是此处又没有别人,只好向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听到话语,于是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着达摩。见达摩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手抽出一根芦苇递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到了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当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到了江边的时候,看到达摩一芦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的一捆芦苇,就“扑通”一声,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便沉入了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却险些溺入水中。

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声责问道:“你给他一根芦苇就能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只听老人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了,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愧不已,只有懊悔而归了。

自从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在北魏孝昌三年的时候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恰,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看了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达摩大师与神光大师都是修行与智慧很高的人。唯一不同的是,达摩戒骄戒躁,虚怀若谷,神光觉得自己的修行已是最高的了,别人对自己应该俯首帖耳才是,他万万没预料到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他醒悟过来的时候,菩提大师已乘一苇渡江而去,想去追赶,抢了一捆芦苇也无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戒骄戒躁,否则到头来苦了的还是自己。

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戒骄戒躁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蚂蚁,它力大无穷,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像这种蚂蚁大力士还不曾有过,它能够毫不费力地背上两颗麦粒。若论勇敢,它的勇气也是空前绝后的:它能像老虎钳似的一口咬住蛆虫,而且常常单枪匹马地和一只蜘蛛作战。它不久就在蚁族之内名声大噪盛,蚂蚁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几乎都和这个蚂蚁大力士有关。

一段时间后,它的脑海里充斥的都是别的蚂蚁颂扬它的话,于是它开始不满足自己仅呆在蚁族里了。它下定决心去城市去展示一下自己不凡的身手,到城市里去博得更大的名声。

有一天它爬上最大的干草车,坐在赶车人的身旁,像个大王似的进城去了。

但是,满怀热情的蚂蚁大力士在城市碰了一鼻子的灰。它以为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可事实根本不是它想象的那样。它发觉大家对它根本不屑一顾:城里人个个忙着自己的事情。蚂蚁大力士找到一片树叶,在地上把树叶拖呀拖的,它机灵地翻筋斗,敏捷地跳跃,可是没有人对它投去关注的一瞥,也没有人注意。所以,当它尽其所能地耍过了武艺,便怨天尤人地说道:“如果我觉得城里人都是糊涂和盲目的,难道是我不可理喻吗?我表现了十八般的武艺,怎么没有人鼓掌喝彩呢?如果你上我们这儿来,我想你就会知道,我在全蚁族是最有名的。”

可怜的大力士蚂蚁啊,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要知道,只有在你所在的蚁族里你才是大力士。一旦脱离了你的族群,在别的族群里去炫耀你的武艺,那将会使你变得十分得幼稚与可笑,与聪明的人类相比,你只不过是一只大蚂蚁而已。现实的工作与生活中,像大蚂蚁这样可怜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一旦取得了芝麻大的成就,就不知道自己姓谁名谁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生在世,那种自大自负是要不得的,一个人只有戒骄戒躁、虚怀若谷,他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