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32

第32章 外圆内方,做人根本

§§第六章 纷繁复杂时,淡定者会守之以简单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做人尤其需要简单。你做人简单明了了,一切就简单明了了。“人”字只有简短的两笔,做人又何须那么多的弯弯绕?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太大,如果你懂得了简单做人的智慧,你就会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让自己从繁琐的生活中、从扑朔迷离的关系中走出来,忘却工作的疲惫、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忧愁。学会简单做人,你就可以卸掉那些复杂的思想负担,你就会如释重负,你的内心就会长出翅膀,这样你才会飞得更高更远。

方,是指一个人做人的原则。圆,就是指处世老练,圆通,善用技巧。人生路,不能够直走的时候就得绕行过去。

清朝的铜钱是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其实,人生的很多失败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像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地去做人。小小铜钱告诉我们做人要外圆内方。一个人如果有着太多的棱角就像是生铁那样,一折就断;但一个人如果过分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久而久之,谁还愿与这种人打交道呢?这种人自然也是人生的失败者。所以,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十分赞赏“外圆内方”这个成语。他在给儿子写的座右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黄炎培的这句话是对“外圆内方”的一个很贴切的解释。在他看来,“圆”就是“和若春风”,对朋友、同事、左邻右舍,要以诚相待,和气共事;“方”就是“肃若秋霜”,做事要认真,坚持原则。

外圆内方虽说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但我们大多数人都做得不够好。有些人内方外也方,待人做事,冷若冰霜,把同志关系搞得十分紧张;有些人外圆内也圆,八面玲珑,四处讨好,毫无原则;还有一些人内不方,外不圆,胸中既无真理,也无原则,到处惹是生非。而具备“外圆内方”的人,一定是一个“和群”的人,而“和群”是人的重要本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做人要外圆内方,这个道理不难明白。然而要坚持时时、事事做到外圆内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来看一下唐朝名相李泌七岁时对对联的小故事。

李泌幼时就有神童之称,在他七岁那年,玄宗召其进宫。当李泌入宫晋见时,玄宗正兴致勃勃地与魏国公张说下棋。玄宗想试试他的才能,便示意张说考考他。张说以棋为题问道:“方,好比是棋局,圆,好比是棋子,动,犹如使棋活了,静,就是棋死了。你能用方、圆、动、静四字来比喻弈棋的道理吗?”

年幼的李泌立即脱口吟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呈才,静如遂意。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李泌的这句话道出了“外圆内方”的“修行”办法,或许是对“外圆内方”人格意蕴的最好诠释。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够做到外圆内方呢?

(1)在“内方”上下功夫

“方”是指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一个人对人对事,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够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2)在“外圆”上下功夫

“圆”不是让你去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而是一种高超的处世艺术。“圆”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人对事要张弛有度,把握分寸。“圆”倡导一种豁达、一种大度、一种宽厚、一种善解人意、一种与人为善。

一个人要想做到外圆内方就要发挥智慧的力量,在为人处世中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驾驭自己的意志,以开阔的心胸处事。这就需要你具备有与人为善的态度,宽人严己的风范,谦虚不躁的作风。与人发生冲突,不能得理不饶人,气势汹汹,言辞刻薄;而要讲究方法,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样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3)“方”与“圆”有机结合

做人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珑、滚来滚去的“0”,那就是圆滑世故了;只方不圆,是一个四处棱角、静止不动的“口”,面对的就是一盘死棋。要做到外圆内方,关键是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有“弯下腰当一座桥,挺起身做一架梯”的精神,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热心助人,厚德容人。

外圆内方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真正地了做到了外圆内方,他今后的人生路才能够走得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