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16

第16章 目中无人,必酿大祸

记得有两句俗语是这么说的:明人的眼睛长在头上——最忌目中无人;盲人的眼睛长在脚下——最忌一意孤行。目中无人,必酿大祸。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骄傲自满的人,言行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过于纵容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好朋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成功之路。

那位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什么事都自以为是,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将一一远离你,免得受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丁半点的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有限得很,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富兰克林听了父亲朋友的这一番话,大受感动,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事待人处处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一变而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

试想一下,假若当初富兰克林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美国历史上就不会这样一位伟人了。

如果你目空一切,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们,个个感觉头痛,对你留下一个不良的印象,从此你所能交得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到你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试想到了那时,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你此生还会做出什么样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其实,要改正目中无人的不好癖习也并不难,你只要明白:未来要去成就的事业还有很多,现在即使有了一点点小成就,比起未来的成就是很微乎其微,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使有人已对你大加赞美,也只是表明他们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说是你的成就已达顶峰。当你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你应该明白:你是在向对方吸取学识经验,而不是把你浅薄的学识全部搬出来炫耀。你对某事发表意见,必须抱着求人将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来压倒人。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情愿被迫接受任何意见的。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假若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可以不再努力了,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立刻接踵而来。”

一个人是否伟大,是可以从他对于自己的成就所持的态度上看出来的。学会谦虚吧,这样可以累积你的成就。把已经取得的成就作为你更上一层楼的阶梯而不是你目空一切的筹码。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马谡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骄狂之极,目中无人!

马谡出兵街亭之前,诸葛亮曾十分明确地告诫他:对手十分强劲!诸葛亮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但马谡丝毫不放在心上,大言不惭地说:“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在马谡看来,司马懿等人不值一提,固守街亭不过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其狂傲之态由此可见一斑。

马谡终因其狂妄自大导致街亭失守,所以才有了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