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上部)
13654700000007

第7章 《青春诗》

~1906 意大利~

Salute to you, Satan, You rise to rebel, Ah; you are rational revenge Power source!

Let's dedication to you the sacred wishes! You more than Priests of the Lord.

向你致敬,啊撒旦,你奋起造反,啊,你是理性复仇的 力量源泉!

让我们向你奉献 神圣的祝愿!你胜过 神甫们的耶和华。

“获奖理由”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名人小记”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

有人信奉伟大神圣的上帝,也有人歌颂叛逆无畏的撒旦。这位敢于抨击教会扼杀自由,歌颂撒旦的理性人物便是出生于十九世纪的乔祖埃·卡尔杜齐。

1835年7月27日,意大利托斯卡纳区维尔西亚镇,乔祖埃·卡尔杜齐在一户普通人家诞生了。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医生,也是一名“秘密”革命团体烧炭党的成员。

卡尔杜齐在父亲思想的教育下,逐渐培养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操,并且执著于革命。年幼时期的他就经常与其他小朋友玩关于组织革命的游戏。后来全家搬到佛罗伦萨,在当地的教会读书,获得了良好的古典文化的教育。富有革命热情的他经常参与民族复兴的运动,年轻气盛的他成为了一名持激进观点的斗士,共和党首领马志尼和革命领袖加里波第成为了他的偶像。

卡尔杜齐自幼聪明好学,对古罗马和意大利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85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比萨高等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壮志豪情的大学生,同时在政治上异常活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1856年,卡尔杜齐以优异的成绩从比萨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然后来到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圣米尼亚托任教。他经常同一些与他志趣相投的崇尚古典主义的青年教师住在他们称为“白塔”的地方高谈阔论。由于当时他们的蔑视宗教、抵抗天主教的情绪高涨,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招来了警方的怀疑。

卡尔杜齐本人曾这样说道:“在我的周围升起了一片烟云,这片烟云不久就会将我笼罩,使我的本色完全改变。”果不其然,关于这些现代诗人的谈论如一阵风般吹过整个佛罗伦萨城,更有些排斥他们的人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们,甚至对这些年轻人所创作的文学恨之入骨。在圣米尼亚托任教一年之后,因为社会上的影响使他被迫离开了圣米尼亚托。

为了维持生计,卡尔杜齐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都在打零工。有时就在别人家里教授些课程赚取生活费。在此期间,他曾被任命为阿雷佐市高中教师,但是很快就被当时政府否定了。后来,在出版社任编辑,主要负责研究注释古典文学,由于他确实拥有真才实学,被诚聘到教育部工作,进入博洛尼亚大学进行主持讲座。

他一直认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与自己的创作生涯紧密相连,也与意大利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他创作的诗篇充满了激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他在诗中表达着自己对英雄的崇拜和怀念,同时对这失望的社会表达了无限的愤慨和抵抗。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月里,终于迎来了来自世界的肯定。他就像一颗在黑夜闪烁的星星,无论是平日里的光芒还是流星般的闪亮都将他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

“内容梗概”

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政坛是风云突变的状态,对于意大利民族来说,那场民族复兴运动一点也不必文艺复兴的影响小。

诗人卡尔杜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长大成人。青年时期的他怀着满腔激情和爱国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自由统一的战争中去。

早期出版的《青春诗钞》、《轻松的诗和严肃的诗》歌颂了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通过清新高雅的诗风歌颂了那些在革命运动中献出一切的英雄,深刻地谴责了封建专制和侵略的社会现象,同时代表广大群众抒发了渴望独立自主的强烈感情。

意大利实现统一之后,却没有出现像诗人所期盼的情景,这让诗人再次对社会失望。他陆续发表了《新诗钞》、《蛮歌集》、《有韵的诗与有节奏的诗》三部主要诗集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渴望和期盼。

古典主义是他的象征,作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做到了将情感写入文字,成就了永恒而美丽的力量。

“精彩赏析”

那缭乱的城市,最终没能留住他一丝气息。1907年,世界文坛上,又一颗闪烁的巨星划过天际消逝而去。他是为人民而生的诗人,也是为人民而生的歌手。

在那个动荡摇摆的年代,没有谁的心中是平静的。十九世纪对于意大利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诗人卡尔杜齐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意大利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环境下。当时,意大利国内社会民众的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觉醒。教会和上流贵族掌握着几乎全部的财富和社会权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极度困乏,仍然处在落后的封建制度中。

由于民族与上层权贵的冲突,导致国家产生了分裂的状态,而长期受到外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也变得无法进行下去。拿破仑一世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效仿法国进行改革,还大肆对意大利进行蹂躏和践踏。

卡尔杜齐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时刻关注着革命的动态。革命领袖马志尼和加里波第是他崇拜的偶像。然而,意大利就像一场久病不治的病人,民族复兴这剂良药很难打入她的体内一下子彻底医好她。

他熟读过很多关于古罗马和意大利的著作,深信只有改革才能彻底改变社会。他怀念往日的英雄,那些为了民族而奋起的英雄,那些生活在革命当中的英雄。教会和上流社会的独裁专制让卡尔杜齐十分厌恶。那位伟大的正义派或许是撒旦吧,如果上帝和教会能像撒旦一样有着“含情的双眼,明亮而坚定,尖锐多情中透出挑战精神,显得无限坚定。”那么,伟大的意大利又怎么会落得如此地步呢?

要是撒旦出现在这混乱的社会当中,那些“教皇和国王,都在瑟瑟发抖:修道院里,传出造反的怒吼。”人民又怎么因为战争和剥削生活得艰苦不堪?在他的眼里,这撼动不了的教会就像那旧的恶势力一般,死气沉沉的世界是时候以一种新的形式对它洗礼了。“它像火山一样,闪着亮光冒着浓烟,越过叠嶂层峦,席卷大地平原。”撒旦代表着新生力量在诗人的心中替人类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诗人要感谢他!感谢撒旦!“向你致敬,啊撒旦,你奋起造反,啊,你是理性复仇的力量源泉!让我们向你奉献神圣的祝愿!你胜过神甫们的耶和华。”《撒旦颂》就是这样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地谱写出了这样华丽宏伟的史诗。

《撒旦颂》写得有些华丽而凄美,诗人充当着时代的宣传者,鼓舞斗士们要完成那历史留下的使命!诗人口中的撒旦正是这些对民族复兴运动做出努力的英雄们。比如,那位共和派首领马志尼,诗人在《朱塞佩·马志尼》中这样形容:“看到了海外的新世界,在晚霞照映的天空下,他以格拉古的心和但丁的思想张望。”

马志尼确实看到了海外的新世界,不然他怎么要鼓舞斗士去向共和方向发展?马志尼就是诗人卡尔杜齐所说的理想,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化身。“这位勇敢顽强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崇拜的另外一位英雄加里波第。“意大利文明史上的英雄,他的事业基于正义,他高瞻远瞩,将理想处处传颂。”

民族英雄总是能让他发出感叹,著名的爱国者文琴佐去世后,诗人向这位英雄致敬:“如果我低头向着你孤寂的墓,我心怀崇高的骄傲,我可以说:‘文琴佐’请站起来,我们一起前往坎皮多利奥。”卡尔杜齐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正是由于这种古典文学的魅力。

终于,1870年,意大利实现了统一!“可爱的女人们在广场上跳舞,执政官们带着俘获的国王归来。文艺女神对着诗轻轻地微笑,诗中透出对古老的美的愿望。”“幸福的陶立克青年弹琴歌唱,夜莺住口不出声。在这海滨,啊,在贝亚特里切美丽纱巾中是希腊人的灵魂。在诗中使你陶醉;在乡间正午的寂静中,天空、大海和四周,一切感觉沉默逃遁。”这是多么完美无缺的世界啊!经历了那么残酷而无情的时代,终于等到了统一幸福的时刻。

这简直可以和古代的罗马相比了!那个时候的罗马拥有寂静的市场,世上所有的文明,神圣而伟大。那是诗人最向往的文明之城。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啊,罗马女神!我低头望着市场的废墟,含着甜甜的泪,敬慕你散见各处的足迹,你是祖国、神和神圣的母亲。”

那是意大利城市的母亲,是的,就像是一潭清澈的湖水,它来自一个洁净的泉眼般。在那橡树和山脚的阴影下,意大利就像是那条河流,仙女们似乎就生活在那里。

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总是稍纵即逝的。意大利确实经过残酷的争斗实现了统一,但是社会情况却不如诗人文字里呈现得好。不仅在政治上,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就连财政上也开始出现赤字现象。欧洲大国更是对意大利看都不看一眼,诗人感到大失所望。当初那么努力,那么激情所奋斗来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吗?现实的社会中,掺杂了太多的腐败、卑劣、无能甚至懦弱。这样的情况将诗人心中向往的意大利焚烧在摇篮当中,卡尔杜齐不甘心,他不相信这就是最终的结果。意大利就好像被治好了一种病,却感染了另一种病一样。于是,他再一次站出来讥讽了这个失败的社会。“直到有一天,在月末,塞拉一脚踢翻箱子,将我的骨骼零星售给英国考古学者。”诗人代表“已经统一的意大利”诉说了苦衷。难道真的要到将意大利粉碎的地步,这样的情况才会消失吗?眼看着“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位大臣换上又一位大臣,我撤换中右内阁换成中左内阁,就这样艰难地苦熬生活。”这就是当时真实的感受,即便诗人在内心愤怒地挣扎扭动,也无法改变这样的情景。

诗人卡尔杜齐是那样的怀念这古典的魅力,那遥远的古老历史就像是扎进他的心中。那般不可缺少就像太阳,没了它就没有了生命。“太阳温和亲切;帮助劳作的人,使他们的心灵欢乐:金色的庄稼为它激动地低下头”看啊,太阳就是这样温和,就像卡尔杜齐所认识的古典主义。

为了自由,为了挣扎,诗人“锻出了宝剑,锻出了勇士的盾甲,也锻出了胜利的花环。”“诗人是伟大的手艺人,这职业使肌肉变得坚硬如钢:头总是高仰,脖颈挺直,胸脯赤裸,手臂有力,眼睛含着欢愉。”

卡尔杜齐这样形容诗人,但是更多的人喜欢叫他伟大而出色的时代歌者。他对古典主义太深爱了,以至于可以信手拈来那远在古老历史当中的英雄和伟大楷模。读者读不懂没有关系,那是他的标志,是创作的最佳标准。

只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热爱着国家,热爱着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那他就永远都是那个伟大的时代歌者。他的诗清丽,悲壮,拥有强大的感染力,那颗圣洁而优美的灵魂长存在永恒的时空中。作为诺贝尔第六届文学奖的乔祖埃·卡尔杜齐就有这样的才能,让一颗闪烁的流星常挂在天边,照耀整个民族。

“名家点评”

在这些诗作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高傲的人,不再是那个化名“埃诺特里奥·罗马诺”进行血与火的战斗的人,而是透露出最温馨、最甜蜜的旋律,诗人的整个个性似乎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