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上部)
13654700000025

第25章 《母亲》

~1926 意大利~

This evening, Paul seems to be going out again. Mother remember, recently a few times, she caught sight of him like a women tend to mirror the hope, trim the nails, leaving the head very long hair that seems to want to cover that show them bald.

今天晚上,保罗好像又要出去了。母亲记得,最近有几次,她撞见他像个女人一般对镜自盼,修剪指甲,把那头留得很长的头发梳到脑后似乎想遮盖那块表明圣职的秃头。

“获奖理由”

为了表彰她那些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述其海岛故乡的生活,并在洞察人类的一般问题上也表现的深刻和同情。

“名人小记”

格拉齐亚·黛莱达(1871—1936)

过去,谁也不知道撒丁岛是个什么地方,更不知道那里的落后、偏僻和贫困。但是,就是这样一片不为人知的土地上,竟孕育出一位世界级的女作家格拉齐亚·黛莱达。

意大利撒丁岛生活环境艰苦,人们的思想落后,但这里仍是黛莱达一生思念的地方。她能走向意大利,走向世界,也正是因为她在此收获了丰富的文学宝典。

1871年9月27日,是黛莱达诞生的那天。她出生在撒丁岛的努奥罗城的一户农庄主家,排行老四。她的祖父是靠制作圣徒像为生的,所以对上帝十分虔诚。他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农场主,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在那个封闭的小镇,女孩子是被规定不能接受五年以上正规教育的。所以,黛莱达四年级时就被迫辍学了。这让小黛莱达的心里很受伤害。幸好,他的父亲经常在她小的时候讲当地的民歌,有时候也拿出自己的诗篇来读给她听。黛莱达身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但是她对文学的求知欲特别强,她经常在叔叔的私人藏书馆中如饥似渴地读书。从卡尔杜齐、大仲马、爱伦·哈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人都是她喜爱的作家。她不仅阅读文学作品,还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她的父亲见她如此热爱学习,便给她请了一个中学教员,专门为她讲意大利语。这位教员非常喜欢聪明的小姑娘黛莱达,经常出一些题目让她写作文。而黛莱达写的作文常常出色得让老师瞠目结舌。在老师的鼓励下,年仅十三岁的她便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撒丁尼亚之血》。

得知自己的小说在杂志上刊登,她更是信心大增,从此更加勤奋学习,尝试各种风格的文学创作。几年之后,年仅十九岁的她又发表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在蓝天》。1888年,她又在罗马的《新潮》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撒丁人的血》。随后,又转而向中篇小说进军。《秋天的故事》、《东方的星辰》、《爱的报复》等作品的出炉,让这位带着乡土气息的女子受到了文学界的注意。

长篇小说《邪恶之路》的发表,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也使她的名声四起。1899年,在一次旅游中,遇到了在财政部任职的罗马人士帕尔米罗·莫得桑尼。第二年,两人结婚并定居罗马,一直到黛莱达谢世。

结婚之后的黛莱达进一步体会到了人生所带来的奥秘。她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埃利亚斯·波尔托卢》、《风中芦苇》、《玛丽安娜·西尔卡》、《母亲》,短篇小说《变迁》等。这些作品的创作突显了黛莱达在文学方面的不断进步和技巧的成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真实主义”风格。

“内容梗概”

这尘世的痛苦生活与遥远的天堂欢乐生活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人性、神性该如何抵挡住诱惑?在这个被魔鬼诅咒的贫困村庄,教父保罗本应该是一位受人尊敬,不受外界干扰的上帝使者。可是,他却被邪恶的老教父的灵魂所迷惑,爱上了山脚下那个美丽、健康、孤独的女子艾葛娜斯。

当他的母亲发现这一切时,痛苦不已。该如何选择?当保罗抵抗住诱惑,重新接受信仰的时候,艾葛娜斯对保罗的爱却根本停不下来。最终,在疑惑、痛苦、纠缠当中,母亲被恐惧致死。

这场人与人、神与灵魂、灵魂与人、神与人的较量,不知道这样的结局算不算悲剧。

“精彩赏析”

今夜,身为神父的儿子保罗又要出去了。母亲记得,这一阵子,他总是像个女人一样对着镜子打扮,修剪指甲,甚至把那一头稀少的头发努力梳到脑后,希望遮盖那块表明圣职的秃头。他还过分地喷了香水,用带有香味的牙粉刷牙。

母亲无奈地将自己的房门关上,在胸前划着十字架。一定是那四处游荡的恶魔把保罗困住了!母亲侧耳倾听保罗在隔壁的动静,他又要出去了!就这样,保罗被风吞入肚子卷走了。她多么希望保罗是去了哪位需要帮助的信徒家里。可是,这个想法连她自己也说服不了。于是,她决定跟随保罗,看看他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一路奔来,保罗在山脚下的古宅前停住了。直到这时,跟在后面的母亲还希望保罗是去看一位教民。然而,古宅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美丽、健康、孤独的女人。女人诱惑了单纯、质朴的保罗!

她像一头受了伤的动物回到了家中。外面狂风呼啸,就好像那只魔鬼又来摧毁她的家。真相总是接近人们内心最不愿看到的结局,人们悲伤,可是无法扭转。

那只魔鬼原本也是个仁慈圣洁的神父。那是100年前,这里还是个穷苦的教区,没有一个神父愿意来到这里。终于有一天,总算来了一位神父。他在五十岁之前是个仁慈圣洁的神父。然而,神父同样是凡人,不管他被神带领着生活了多久,身上的欲望还是会抓准时机侵入人的体内,泛滥蔓延。后来,神父像变了个人,简直就像魔鬼一般。他酗酒、专横、满口粗话,在村子里放纵成性,最后染病而亡。但是他的灵魂还一直想统治着这里,所以在每个漆黑的夜里,他就会出来寻找堕落的灵魂。直到十年之后,母亲带着小保罗来到这里。

想到这里,母亲悲伤地将脸埋进手里,低声问道:“我该怎么救他?我该怎么办?”她又记起了二十年来,他们母子来到这村子的情景。转眼间,二十年已经过去了,保罗也从八岁变成了二十八岁。而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没人喜欢的老太婆。这二十年,不是没有人追求她,她只是不停地工作,抗拒每一种诱惑。她只想一心一意地把儿子教养成人,成为人人敬仰的神父。因为在她的心中,神父的母亲要守卫贞洁,神父也应该一样。

她面对着悬挂在墙上钉着耶稣的十字架,眼泪大颗大颗地顺着脸颊流下。她觉得上帝给她的痛苦和考验是不公平的。她是个孤儿,生活在亲戚家,从小就受尽折磨,后来嫁给了一个年过半百的磨房帮工。婚后,她生下保罗,儿子还不会说话,她便守了寡。她曾在神学院的厨房当女佣,为的就是能送儿子上学。她为了儿子工作、生活,希望儿子能成为个有用之人。可是,这一切全都毁了。儿子还是毁在了留恋尘世生活上。

保罗从那个美丽的艾葛娜斯的宅子里出来时,他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东西侵入他的身体,让他感到刺冷。他意识到一种可怕的力量。他发觉自己爱上了这个女人,在几个小时前,他还觉得这份爱情是纯洁的精神之爱。但是现在,他觉得这种感情是非常可怕的。他就好像一丝不挂地站在村子中央,被所有教民指责一般。他那服侍上帝的灵魂在挣扎,他跪倒在教堂前,哭喊道:“主啊,快救救我吧!”

他顺着母亲刚才走过的路回到自己家中,看见母亲就像一具尸体守着灶里的死灰,他立刻明白了什么。

他祈求母亲原谅他,并且发誓再也不犯错误了。“母亲,我对您发誓,我永远也不进那个房子了。”随即,他走回自己的屋子。少顷,他听到了来自母亲的哭声,他自言自语道:“真正坚强的人是从不发誓的,发誓的人都会像戏一样,随时要毁誉的。”

痛苦之后,他开始深刻地反省自己,这一切都清晰明了。他是个神父,信仰上帝,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与教会成了婚,并且也发誓再也不变心。但是他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仍然爱着她,或许只是青春与精力的骤然成长过程,让他有了对异性爱慕的感情。可是,母亲为了他,做了十年的女佣。他仍记得当修道院的院长命令他去吻母亲的手,请她宽恕他时,他还觉得自己应该祈求上帝的原谅而不是母亲。但是当他逐渐长大,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的伟大。

他必须要站起来,不能为欲望所支配!清晨终于再次迎来了阳光,外面清纯的空气弥漫进整个屋子,母亲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他的床边叫他起床。风已经停止了,周围都是新鲜的气息。他拿起笔,坐在书桌前,写了这样一封信:“请你不要再盼望见到我了,我不会再去看你,请你原谅我,不要写信给我了,也不要再想着见到我!”然后叫母亲给艾葛娜斯送去。

艾葛娜斯读过那封信之后,直接晕倒了。明明晚上说好了第二天晚上私奔,可是他却变卦了。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白天,保罗站在圣台上,他突然发现自己整天读的《圣经》与自己心中所想是那样的矛盾。深夜,他在小酒馆里,遇到了艾葛娜斯的女仆,并且得知了她晕倒的事情。

最终,保罗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重新踏入了那所房子。为了保住他们之间的爱情,艾葛娜斯要求保罗和她连夜远走高飞。保罗痛苦地对她说道:“你现在是快乐了,你不知道我有多痛苦,我把我的灵魂都给你,但是除了我的灵魂,我还能给你什么呢?”

她坚定而充满敌意地看着保罗:“现在,你听我说,要是我们想生活在一起,就必须立刻走,今天夜里就走。我们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你快回答我,到底行还是不行?”

“可是,我不能跟你走。我的主啊!”

她终于暴怒了,一把将保罗推开。“我老了,是你造成的,我找一个丈夫,你给我们证婚!然后我们照样私会,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可是,你却跑来对我说上帝!我们干脆一了百了!那好啊,你今夜就离开这个村子,再也不要让我看到你!否则,我就在圣坛上对大家说:‘大家看啊,这就是你们的圣人,他白天在这里显现神迹,可是到了晚上却跑去玩弄无助的少女’!”

第二天一觉醒来,保罗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昨晚与艾葛娜斯的分手。她恐吓他。于是,他告诉了母亲,可是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拿头巾裹住了颤抖的下巴。她决定要陪保罗去教堂。

当保罗来到教堂的时候,已经有几位忏悔者在等他了。弥撒正在顺利地进行着,但是保罗的心中却十分恐惧。在教民们一片杂乱的祈祷声中,他看到艾葛娜斯正朝他走来。就在她要踏上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她突然绊了一跤,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道墙。她立即下跪,一阵浓雾迷住了她的视线,使她再也无法走上前去。她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转身往门口的方向去了。

保罗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见有人大喊:“她死了!”那是保罗的母亲,他来不及脱下祭袍,迅速奔到母亲身边。她的头枕在一位妇人的腿上,被四周人围得严严实实。“母亲,母亲”保罗呼唤着,可是母亲已经死了!她牙齿咬得紧紧地,眼睛半闭着,她是被吓死的!被刚才的那一幕吓死的!他克制住自己不哭声来,然而,当他抬起头,又碰上了艾葛娜斯凝视他的眼神。

母爱是伟大的,她为了儿子奉献了一生,为了神圣的生活牺牲了一切。可她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艾葛娜斯最终看到了上帝在保罗身上显露的神迹,而这位母亲,一辈子什么也没得到。

“名家点评”

仅从描写自然方面来看,欧洲文坛是没有人能望其项背的。她并非徒然浪费鲜明的色彩,而是如同一幅线条简明的古代风景画一般,保持着纯正的朴实和庄严,这是一种与人物心态多么和谐生动的大自然!她像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将人们的情绪特征与社会习俗成功地融洽在自然的描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