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
13654500000007

第7章 磨杵成针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天资聪颖,五岁时,随父亲迁居到绵阳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到十岁时已能吟诗作赋了。但因家资阔绰,李白渐渐养成贪玩的习惯,不再集中心思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儿,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日,李白又读得烦躁起来,便走了出来。刚到河边时,遇到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你为什么要磨这根铁棒呢?”

老婆婆抬起头瞧了瞧李白,答道:“孩子,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奇极了,说:“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怎么可能呢?”

老婆婆笑了笑说:“我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就会一天比一天细,终有一天会被磨成针的。”

李白听了深受启发,于是浪子回头,坚持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原文”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耳朵里经常能听到些不中听的忠言,心中时常想着些不顺心的烦事,才能真正磨炼自己的道德品行。如果听到的尽是些好听的话,遇到的尽是些顺心的事,这就像把自己一生浸泡在毒酒里一样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