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新编宠物犬健康百科2
13653200000028

第28章 犬的内分泌和免疫性疾病及防治措施(1)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内分泌组织和分散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腺体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松果体,此外还有存在于其他器官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群。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对犬的生存,如生殖、生长发育、维持体内环境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调节,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由淋巴管和淋巴、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组成。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为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周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等器官,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并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本章主要介绍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过敏症等内分泌和免疫性疾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

甲状腺机能减退是一种甲状腺素和三磺甲腺原氨酸的缺乏病,以全身发胖、躯干部皮毛稀少、嗜睡及不育为特征。本病是犬常见的内分泌病,主要发生于4~6岁的犬,母犬的发病率高。

病因 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甲状腺萎缩和重症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少见原因有严重缺碘、甲状腺先天性缺陷及促甲状腺素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缺乏等。此外,放射性碘疗、服用治甲状腺肿的药物、手术切除甲状腺等医源性因素也可引起本病。

症状 成年犬主要表现为脱毛,尤以尾部为明显。皮肤干燥、脱屑,皮毛无光泽、脆弱,皮毛再生障碍,毛色变白。有的在脱毛的同时呈现油腻性皮脂溢出。还有的表现为精神迟钝、嗜睡、耐力下降、怕冷、流产、不育、性欲减退、发情紊乱等症状。

重症病例皮肤色素过度沉着,皮肤因黏液水肿而增厚,以眼上方、颈和肩的背侧最为明显。体躯肥胖,体重增加,四肢感觉异常,面神经或前庭神经麻痹,犬兴奋性及攻击性增加,体温低下,便秘,窦性心动过缓。

幼犬在青春期前,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性侏儒和智力低下。血清T含量低于10毫克/升,2/3病犬患高胆固醇血病。

治疗 采用甲状腺素替补疗法。左旋甲状腺素钠,0.02~0.04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2次;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5微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3次。对伴有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及糖尿病的病犬,应逐渐增加剂量。一般治疗后6周内显效。疗效差可能是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不当,病犬吸收不好,或药物被迅速地代谢排出体外所致,也可能是诊断失误。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素(T1)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分泌过多的一种疾病。以多尿、繁渴、体重减轻、食欲亢进、体温升高等高基础代谢率症候群和肌肉震颤、心率加快等高儿茶酚胺敏感性综合征为临床症状。

病因 主要与甲状腺肿瘤有关,且多见于甲状腺癌。

症状 高基础代谢症候群包括多尿、饮欲亢进以及繁渴、食欲亢进、体重减轻、肌肉无力、消瘦、易疲劳、体温升高等症状。

高儿茶酚胺敏感性综合征,包括肌肉震颤、心动过速、各导联心电图振幅增大及易惊恐等症状。

甲状腺毒症包括肠音增强、排粪次数增加、粪便松软、骨骼脱矿物化而发生骨质疏松等症状。过多的甲状腺素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心肌厚大、心率加快、心血输出量增加,外周循环阻力降低,最终导致高输出性心力衰竭。

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疗法:以硫脲类为主,常用硫氧嘧啶和丙硫嘧啶。丙硫嘧啶的用量为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每日1次。病情好转后减少用药剂量。碘制剂可作为硫脲类的替代药物。犬可每日口服饱和碘化钾液5滴,连续1~2周。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致使糖代谢发生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是犬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8~9岁为多见。母犬的发病率是公犬的2~4倍。

病因 原发性因素包括胰腺创伤、肿瘤、感染、自体抗体、炎症等引起的胰腺损伤;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诱发的β-细胞衰竭;以及靶细胞敏感性下降等。

继发性因素有:急性和复发性腺泡坏死性胰腺炎以及胰岛淀粉样变。镇静药、麻醉剂、噻嗪类及苯妥英钠等药物可影响胰岛素的释放。

症状 常表现为夜尿、多尿、繁渴、轻度脱水、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有的可触及肿大的肝脏,有的伴有膀胱炎,1/2的病犬有白内障。即便在空腹状态下,血液亦呈明显的高脂血。伴发酮酸酸中毒时,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可能升高,中度乃至重度脱水、呕吐、腹泻、少尿或无尿,空腹血糖含量可达200毫克/百毫升以上。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降低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口服降糖药,常用的药物有醋酸苯磺酰环己脲、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优降糖等。一般仅限于血糖不超过200毫克/百毫升,且不伴有酮血症的病犬。

过敏

由各种过敏源激发第I型超敏反应,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乃至死亡的综合征,统称为过敏反应或过敏症。全身性过敏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局部性过敏反应有支气管哮喘、胃肠炎和皮炎。犬临床过敏病例常见为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发病无季节性,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犬都可发病。1岁以内的犬发病较多。

病因

①食物性过敏:如饼干、牛奶、牛肉、马肉、鸡肉、猪肉、大马哈鱼、小麦、玉米、马铃薯、葱、姜、大蒜等大多数食物。

②吸入性过敏:有花粉、粉尘、螨虫、真菌及尘埃等。

③药物性过敏:最易引起犬过敏反应的药物是青霉素;其他有磺胺类药物、灰黄霉、5-胞嘧啶等,可引起犬湿疹;奎尼丁可引起犬表皮脱落;苯妥英钠可引起犬疱疮;氯霉素可引起犬紫癜;四环素可引起犬荨麻疹;硫苯哒唑可引起犬类寻常天疱疮;氨苄西林可引起犬固定药物疹等。

④昆虫叮咬性过敏:对犬威胁最大的是跳蚤叮咬,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皮炎。

⑤自身组织抗原:由于精神紧张、受微生物感染、烧伤等生物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者自身组织抗原改变,成为过敏原。

临床症状

①在过敏原进入机体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出现不安、肌肉震颤、流涎、呼吸窘迫、荨麻疹等症状,甚至发生虚脱和休克。

②犬在最初出现短暂兴奋,随即发生呕吐,频频排粪排尿,继而发生虚脱、肌肉无力、呼吸抑制;最后出现惊厥、昏迷,常在数小时内死亡。主要的休克器官是肝静脉,呈现充血和其他脏器充血。

③食物性过敏反应常出现皮肤病变(瘙痒、红斑、脱毛、表皮溃疡、荨麻疹、湿疹等)和胃肠道症状(水样腹泻和呕吐)。

④吸入性过敏反应多数伴有皮肤病变、结膜炎、鼻炎、耳炎、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症状。

⑤药物性和疫苗性过敏反应多数出现药物疹,也有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可导致犬虚脱、休克,最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