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气功点穴按摩术
13637900000022

第22章 神经科疾病的气功点穴按摩治疗

一、神经衰弱

1病因

神经衰弱是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之一,属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心、肝、脾、肺、肾功能失调有关。

本病青壮年以及脑力劳动者为多见。主要是用脑过度,休息不好,或者焦急忧郁、生活节奏失调等原因都可引起本病。另外,与患者的素质、性格、工作环境和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2症状

本病症状较多,多数患有头昏、脑胀、头痛、烦躁、困倦、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疲乏无力,可是到了夜间则精神兴奋,不能人睡、失眠、多梦等。有的患者情绪不稳,常为一点小事发怒或哭泣。有的患者还伴有耳鸣、目眩、心慌、胸闷、腰酸背痛、食欲不振、便秘、腹泻、****减退、遗精、阳痿和月经不调等。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坐式,闭目,头、肩、上肢放松。

(2)取穴:太阳、神庭,百会、通天、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郄门、内关、神门、合谷、劳宫等穴。

(3)手法:点按法、揉法、推法、拿法等。

(4)患者改为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心俞、肝俞、脾俞、肾俞、长强、环跳、承山、昆仑等穴。

(6)手法:点按法、掌按法、揉法、振颤法、拍法等。

(7)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8)取穴:膻中、中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9)手法:点按法、摩法、揉法、振颤法等。

4注意事项

(1)治疗神经衰弱,属于“补法”治疗,手法要轻柔和缓,切忌用蛮力,给患者以“强刺激”,影响疗效。

(2)嘱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最好练本书中的“静坐气功”,对调符神经系统,增强体质,防治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5病例

(1)刘某某,女,24岁,北京某研究所描图员,患神经衰弱两年,失眠多梦,头痛,头昏,浑身无力。1981年10月找我求治,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两个疗程(每疗程6天,两疗程之间休息一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痊愈。1989年10月追访,8年来未复发。

(2)温某某,男,42岁,北京某研究所工程师,患神经衰弱20多年,常头晕、疲劳、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1987年4月30日,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自述:“头脑清醒,耳聪目明,浑身轻松,有力,好像年轻了几岁。”后又连续治疗10次,痊愈。一年后相遇,追访未复发。

(3)手法:点按法、揉法、推法、拿法等。

(4)患者改为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心俞、肝俞、脾俞、肾俞、长强、环跳、承山、昆仑等穴。

(6)手法:点按法、掌按法、揉法、振颤法、拍法等。

(7)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8)取穴:膻中、中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9)手法:点按法、摩法、揉法、振颤法等。

4注意事项

(1)治疗神经衰弱,属于“补法”治疗,手法要轻柔和缓,切忌用蛮力,给患者以“强刺激”,影响疗效。

(2)嘱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最好练本书中的“静坐气功”,对调符神经系统,增强体质,防治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5病例

(1)刘某某,女,24岁,北京某研究所描图员,患神经衰弱两年,失眠多梦,头痛,头昏,浑身无力。1981年10月找我求治,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两个疗程(每疗程6天,两疗程之间休息一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痊愈。1989年10月追访,8年来未复发。

(2)温某某,男,42岁,北京某研究所工程师,患神经衰弱20多年,常头晕、疲劳、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1987年4月30日,我按以上方法为其治疗一次后,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自述:“头脑清醒,耳聪目明,浑身轻松,有力,好像年轻了几岁。”后又连续治疗10次,痊愈。一年后相遇,追访未复发。

二、面神经麻痹

1病因

本病又称“面瘫”、“口眼歪斜”,俗称“歪嘴巴”。一般由于夜晚睡觉醒来外出受凉,或睡熟后头面受风所致。小儿患者多数为发烧后而引起。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气血虚亏,感受风寒之邪,经络闭阻而引起口眼歪斜。

2症状

发病突然,大多在早晨起床后发现患侧面部有僵木感,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变浅。患侧面肌松弛,口角被牵拉向健侧,饮食吞咽受影响,说话漏风,流涎。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坐式,闭目,头面部、颈部放松。

(2)取穴:太阳、攒竹、人中,迎香、地仓、承浆、上关、下关、颊车、风池、合谷等穴。

(3)手法:点按法、揉法、推法、摩法、振颤法等。

4注意事项

(1)点按太阳、迎香、上关、下关、颊车等双穴时,双手同时点按两侧穴位。

(2)根据患病时间长短、轻重,决定治疗期限。

5病例

(1)赵某某,女,53岁,北京某工厂退休工人,1987年6月27日初诊,4天前不慎患左面神经麻痹。左眼闭合困难,流泪,说话无力,我按以上方法为其连续治疗3次后痊愈。

(2)吴某某,女,29岁,北京某运输单位工人。因受风寒患右面神经麻痹一年多,病情较重,经多方治疗稍有好转。1988年2月5日慕名求治。检查。患者右眉抬不起来,嘴歪向左侧,说话和笑时较重,并且左面部红肿。由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我按以上方法连续为其治疗29次(隔一天治疗一次)后,基本痊愈,症状已不明显。

三、坐骨神经痛

1病因

本病又名“坐臀风”。它是许多疾病的综合症状,其发病多为坐骨神经受到不同原因的侵害或压迫所致。较常见的是风湿性坐骨神经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不足、劳损和风、寒、湿侵袭所致。青壮年病人较多。

2症状

多发于单侧,疼痛常由臀部或下腰部开始,并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直至脚后跟。疼痛多为阵发性和连续性,有时似针刺、火烧,很难受。大多夜间疼痛加重。站立时,腰向患侧弯,脚跟不敢着地。咳嗽、打喷嚏、翻身和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病人大多喜侧卧,并将患侧弯曲,使神经免受牵拉,减轻疼痛。临床检查时,措坐骨神经如臀中、胭窝和小腿肚等处有痛点。病程久者可有下肢肌肉萎缩、发凉、功能受限,以及腰椎侧弯等病理改变。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俯卧式,腰带解开,闭目,全身放松。

(2)取穴:阳关、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等穴。

(3)手法:点按法、掌按法、揉法、拿法、振颤法、拍法等。

(4)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阳陵泉、足三里、悬钟、照海等穴。

(6)手法:点按法、拿法、拍法、振颤法等。

4病例

(1)张某某,男,36岁,北京某工厂工人,两年以前因在水泥板上睡觉着凉,以后腰部疼痛,并且发展到右下肢。阴天和劳累时疼痛加重,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药物治疗,不见好转。1988年6月12日来我处求治,按以上方法连续治疗14次(隔一天治疗一次)后,痊愈。

(2)刘某,女,43岁,北京某中班教师。患坐骨神经痛3年多。1989年3月20日来求治,我按以上方法连续为其治疗5次,徒弟又勾其治疗几次,痊愈。

四、偏瘫

1病因

发生偏瘫的病因较多。在临床上常见的是由于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脑部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

中医称本病为“半身不遂”,认为它多因脏腑阴阳平衡失调,或忧思恼怒,导致肝阳偏亢,或饮酒暴食、生痰化热而引动内风,或平素气血亏虚所致。

2症状

多为身体的一侧发生瘫痪症状,故名“偏瘫”。人体的脑神经对四肢支配功能呈交叉性,如果左侧脑血管发生病变,则右侧肢体偏瘫;如果右侧脑血管发生病变,则左侧肢体偏瘫。

一般发病较急,意外昏迷清醒后,常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服歪斜,口角流涎,吞咽困难,并可伴有颜面麻木、手脚麻木、沉重或手指震颤等。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也有少数中年患者。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坐式,不能坐者,也可取侧卧式或仰卧式。腰带解开,闭目,全身放松。

(2)取穴:攒竹、太阳、人中、承浆、百会、率谷、风池、肩井、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穴。

(3)手法:点按法、揉法、推法、拿法、振颤法等。

如果患者口眼歪斜,可参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

(4)患者改为俯卧式,如果不能俯卧者。也可侧卧,闭目,全身放松。

(5)取穴:大椎、至阳、肾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

(6)手法:点按法、掌按法、推法、摩法、揉法、拍法、振颤法。

(7)患者改为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

(8)取穴:气海,风市、血海、足三里、照海等穴。

(9)手法:点按法、揉法、拍法、振颤法等。

4注意事项

(1)因患本病者大多是老年人,也有一些中年人,有的是因“生气”而得的病。因此,治疗期间多关心、体贴病人,开导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2)这种病较重者,一般的治疗时问较长,有的十几次,有的则治疗一二个月或更长时间、因此,医者要有耐心,患者也要有恒心和决心。

(3)在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学练气功配合治疗,治疗效果会更好。

5病例

(1)赵某某,女,52岁,北京某厂退休工人,因患脑血栓留下后遗症偏瘫一年多,左上肢、下肢活动障碍,走路不便,需有人扶。1988年6月15日慕名求治,因我当时住5层楼,初次来,是由其子和司机扶着上楼的。治疗前查血压为209/7169毫米汞柱,心跳61次/分。我按以上方法治疗一次后,患者感到症状减轻,浑身轻松。再查血压为201/157毫米汞柱,心跳58次/分。可喜的是,患者不用人扶,在屋子里能走几步路了。连续治疗几次后,患者能独自走着来治疗了。,治疗期间,我教其练站桩气功,嘱其每天练两次,每次15分钟以上。患者每天认真练功,有一次在我这里练功,练得满身大汗,似水淋过,衣服都湿透了。由于她认真练功配合治疗,因此恢复较快。我连续为其治疗9次后(她认真练功也起作用),患者基本上恢复了健康。

(2)于某某,女,65岁,退休工人,因4年前患脑血栓留下后遗症,右下肢麻木,偏瘫。走路靠拄棍子,很不方便。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于1986年10月22日来求治。我按以上方法为其连续治疗12次,症状已明显减轻,患者感觉右腿比以前有力,走路也轻松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