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61

第61章 盛唐时期的建筑画

盛唐时期,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水平达到了顶峰,壁画中的建筑画也发展到了最高峰。盛唐开凿的81个洞窟、400余幅大型经变画中,幅幅都有高大宏伟的建筑画。这么多的建筑画介绍那幅好呢?只能百里挑一,介绍最有代表性的第172窟中的建筑画。

第172窟开凿于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是盛唐中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此窟为方形覆斗顶窟,窟顶藻井团花图案,圆形网幔铺于四披。主室西壁开平顶敞口佛龛,塑坐佛、弟子、胁侍菩萨和天王像。南北二壁通壁各画一幅《观无量寿经变》,是唐代同类经变画中最精美的大型经变画,也是莫高窟建筑画水平最高的代表作。

《观无量寿经变》是大乘佛教净土三经之一。主要宣扬进入西方极乐净土的修行方法和根据个人善恶造孽,在进入西方极乐净土时所得到的等级差别。这两幅经变画中间是巨大的长方形西方净土和西方三圣说法图,两侧配条幅《未生怨》和《十六观》。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这两幅经变画争艳斗丽,显示出两位古代画师高超的绘画技术和不同的绘画风格。其北壁稍早,结构宏伟,透视深远,使有限的画面变得无限广阔、悠远。一般的同类经变画多是在殿堂、楼阁下画碧水流泉,以表现西方净土中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此壁净土变却是将一座庞大的楼阁台榭置于荡漾的湖泊之中。画面中央的天宫楼阁前是西方三圣说法图。正中端坐无量寿佛,两侧是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周围簇拥着33身听法供养菩萨。他们不是安置在殿内,而是聚于水榭中间。三圣前面围栏水榭平台上是舞乐场面,中间是二人挥巾对舞,两侧乐队共10人,席地而坐,演奏各种乐器。舞乐台前有五只妙音鸟展翅起舞,两只白鹤引颈长鸣。上部西方三圣的背后,才是西方世界的重楼复殿。两旁环以参差精致的水阁,用剔透玲珑的回廊通连转角处,高耸的钟楼、鼓楼、佛塔在接连天光水色的天际线上高低错落,对称变化,极有韵律。天宫楼阁上空有赴会的诸佛圣人,飞天翱翔散花,各种乐器不鼓自鸣。下部宽阔的湖水中,碧波荡漾,绿荷浮水,红莲映影,鸳鸯嬉戏,化生童子浮游水中。全图采用鸟瞰透视法,视平线较高,使上下左右具有辽阔的境界。大殿作仰视显得高大雄伟。配殿作俯视,显得深檐蔽户,具有深幽之妙。整个画面的建筑布局是按照当时真实的佛寺来设计的。建筑物不过于密集,相互之间的呼应向背、疏密进退,处处符合建筑群的设计逻辑。

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绘制稍晚,以人物描绘娟秀典雅、建筑绘制精细取胜。全图分上中下三大部分,构图布局和北壁相同,只是上部天宫楼阁建筑群画面较大,下部七宝池,八功德水画面较小,中间西方三圣的形象较突出。上部的建筑群,重楼高阁,正中前后有三座大殿,两侧有配殿、角楼、塔式圆亭,并以虹桥相接。整个建筑群俯视向下,透视清楚,连细部都能看得十分清晰,飞檐比翼,勾心斗角,碧瓦横空,雕梁画栋,绣柱罗列,描绘精细,真是一幅富丽豪华、雄伟精美、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古典建筑立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