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47

第47章 佛像(第259窟)

北魏佛像塑造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凸起的泥条随人体起伏转折表示衣纹,即"曹衣出水式"。是从北凉257窟交脚菩萨的裙子褶纹继承而来。另一种风格是敦煌的艺术家以中国传统的塑像技法和审美习惯为基础,吸收印度佛教塑像式样而创作的富有本地特色塑像,即"敦煌风格"。北魏第259窟北壁东头的佛禅定像,就是其代表作。

这尊佛像比真人略小,因位居北壁龛内,所以略高于常人视线。面部丰满圆润,高髻披发,两耳垂肩,体态端壮匀称,造型古朴凝重。袈裟蔽体,衣纹用纤细流畅的阴刻线表现,富有绘画的线条美。雕刻家在力求表现女性风度和温顺慈祥的内在情感的同时,避免了乳房高隆的性感刺激,强调了宽厚雄健的男子形体和坦荡豁达的气质。不仅使佛像刚柔并济,形神兼备,而且准确、巧妙地表现了佛国人物"非男非女"的特征。尤其是面部表情文静端庄,口角之处怡然自得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神秘的微笑。许多欧美游客将此佛像誉为"东方女神"。

北魏时期的菩萨塑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上介绍的高居佛龛之中的弥勒菩萨:一类是侍立佛旁的胁侍菩萨。如259窟西壁龛外南侧站立的胁侍菩萨头戴金胜冠,着长裙,披大巾,璎珞长垂,双耳挂环,服饰是典型的印度式。此像神情温婉,人体塑造简明概括,展示出强烈的本地风格。